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

作品数:17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值模拟
  • 3篇网络
  • 2篇等值面
  • 2篇数据结构
  • 2篇隧道
  • 2篇桩基
  • 2篇桩基础
  • 2篇桩基施工
  • 2篇无线
  • 2篇无线AD
  • 2篇内力
  • 2篇混凝土
  • 2篇计算机
  • 2篇既有隧道
  • 2篇光线
  • 2篇SHELL
  • 2篇HOC网
  • 2篇HOC网络
  • 2篇K-D树

机构

  • 17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交通勘...
  • 1篇合肥城市轨道...

作者

  • 17篇张伟
  • 4篇周健
  • 4篇罗月童
  • 3篇汪亦显
  • 2篇王忠培
  • 2篇徐得潜
  • 2篇朱会国
  • 2篇胡龙茂
  • 1篇李娴
  • 1篇谭文敏
  • 1篇杨伯源
  • 1篇丁胜
  • 1篇汪忠明
  • 1篇陈慧
  • 1篇徐冰清
  • 1篇薛浩

传媒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安徽建筑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图学学报
  • 1篇隧道建设(中...
  • 1篇全国第25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08
  • 2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絮凝剂提高疏浚泥浆泥水分离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考察絮凝剂对疏浚泥浆泥水分离效果的影响,以当涂姑溪河疏浚泥浆为研究对象,选用8种絮凝剂通过量筒静置试验观测泥浆静态脱水效果,确定最佳絮凝方案并研究不同泥浆浓度情况下絮凝剂的投加量及沉降效果,并在动态试验中结合经济性统筹选择最佳方案。结果表明,疏浚泥浆含泥量为5%时,最佳絮凝剂为PFS,其投加量为200 mg/L时沉降比为21.38%。当泥浆含泥量在15%以下时,絮凝剂最佳投加量与泥浆浓度基本无关,但随着泥浆浓度上升,沉降速度明显下降,上清液也变清澈,剩余淤泥体积显著增加。动态试验中Ca(OH)_(2)最佳投加量为70 mg/L,此时泥水分离效果好,成本低。絮凝剂可显著提高疏浚泥浆泥水分离效果,减少疏浚堆场占地面积和泥浆干化时间。
刘黎黎张伟徐得潜陈慧吴立人李云龙
关键词:絮凝剂沉降性能
乡村河道生态护坡评价方法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乡村河道生态护坡的评价方法,为提高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河道生态综合治理水平提供支持。[方法]从生态护坡成本、施工材料、对基本水利功能影响、生态功能和社会景观功能等5个方面系统地构建平原、丘陵和山区3种乡村河道生态护坡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这3种乡村河道生态护坡指标权重,并运用秩和比法对生态护坡进行评价。[结果]对生态石笼护坡、生态混凝土护坡、植物护坡、木桩护坡、山石护坡、生态砖挡墙和生态袋护坡等7种生态护坡进行选择并在3种不同乡村河道下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生态砖挡墙和植物护坡适用于十五里河中下游河段,其加权秩和比值(WRSR)值分别为0.692 3和0.662 2;生态砖挡墙和生态混凝土护坡适用于慈湖河采石段,其WRSR值分别为0.663 5和0.659 0;生态混凝土护坡和生态石笼护坡适用于九华河上游段,其WRSR分别为0.551 6和0.537 8。[结论]该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较为合理,可用于改善和提高乡村河道生态护坡的建设水平。
徐得潜张伟
关键词:生态护坡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含预制孔洞混凝土的断裂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为研究含孔洞缺陷类岩体在单轴加载条件下裂缝萌生、扩展、演化及贯通的过程,制作了 含不同数量的预制孔洞混凝土试件,进行单轴加载断裂实验,根据实验过程使用ANSYS软件进行数值模 拟,分析其应力分布情况,将实验结果和数值计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模式及孔洞的贯通 模式与孔洞的数量及分布有关,试件破坏模式主要为劈裂破坏和剪切破坏,使用ANSYS软件计算所得的 结果和实验结果较为吻合.
汪亦显汪志强张伟刘飞飞
关键词:数值模拟
基于SYN的DDoS攻击的判定和过滤机制被引量:3
2008年
介绍了基于SYN的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的原理,提出基于数据包流量的检测方法及包过滤机制。通过计算当前瞬时流量与预测流量的偏离程度及半连接数量,判断主机是否受到攻击。攻击发生后,通过在SYN包中加入认证码进行过滤,降低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危害。
胡龙茂周健张伟
关键词:分布式拒绝服务消息认证码
结合K-D树和Shell的快速动态等值面光线跟踪法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K-D树和Shell常被用于加速等值面光线跟踪法。如果Isovalue保持不变时,Shell方法效率更高,否则Shell方法需要重构Shell,而K-D树方法速度更快。提出一种结合K-D树和Shell的动态等值面光线跟踪方法,其关键是如何实现两者的平稳切换。方法首先改进基于K-D树的等值面光线跟踪算法,使得该方法在绘制过程中渐进地构建Shell数据结构。在Isovalue发生变化后,首先使用改进的基于K-D树的等值面光线跟踪算法进行绘制,并在绘制过程中渐进地构建新的Shell数据结构,从而平滑地过渡到绘制效率更高的基于Shell的等值面光线跟踪算法。结果实验中,在Isovalue动态变化时本文方法的效率接近K-D树方法;但用户在进行缩放、旋转等操作时,本文方法能达到Shell方法的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结合了两者的优点。结论提出了一种快速Isovalue光线跟踪算法,综合运用K-D树和Shell两种数据结构,在Isovalue保持不变和动态变化两者场合都实现了较高的绘制速度。
罗月童石放放张伟朱会国
关键词:等值面光线跟踪K-D树
桩基施工及承载阶段对运营盾构隧道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针对合肥某立交桥上跨既有盾构隧道工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单桩邻近隧道施工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并进一步研究立交桥单桥墩桩基础与双桥墩桩基础在施工及承载阶段对盾构隧道管片变形与内力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2种立交桥跨越既有盾构隧道方式下的地表沉降、盾构隧道管片及铁轨变形,探讨2种跨越方式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1)单桩对邻近隧道结构的影响,随着桩长、桩径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桩隧净间距的增大而近似呈指数函数形式降低。2)当桩长与隧道埋深比值大于1时,增加桩长是减小隧道结构变形的有效途径。3)单桥墩桩基础施工阶段对盾构隧道的影响效应小于承载阶段,管片位移以沉降为主。承载阶段随着荷载的增加,横向轴力与弯矩在靠桩一侧拱腰位置变化最大,纵向轴力与弯矩在拱顶位置变化最大。4)双桥墩桩基施工及承受上部荷载时,较单桥墩而言同一管片处的沉降增大0.3mm,水平向位移减小0.56mm。经比较,中间无桩的跨越隧道方式更优。
张伟查正刚汪亦显刘飞飞
关键词:桩基础既有隧道内力数值模拟
结合K-D树和Shell的快速动态等值面光线跟踪法
等值面光线跟踪法具有精度高等优点,但存在速度慢的不足,K-D树和Shell等空间分割法常被用于实现快速等值面光线跟踪法.因K-D树和isovalue无关,所以基于K-D树的方法适合isovalue动态变化的场景,但该方法...
罗月童石放放张伟朱会国
关键词:计算数学数据结构
文献传递
基于结构特征的自适应光线投射算法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光线投射法是一种重要的直接体绘制算法,但其效果取决于复杂的传递函数。为此提出基于结构特征的自适应光线投射算法,从而使得利用简单传递函数即可很好地揭示体数据特征。方法首先分析光线方向标量值的变化趋势获取结构特征——特征段;然后基于若干意义明确启发式规则(特征段的次序、尺度、重要度)自动计算特征段的可见度,根据特征段可见度调节每个采样点的不透明度;最后基于调节后的不透明度完成绘制。结果使用合成数据、医学真实采样数据和工业CT(computed tomography)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展示体数据的内部结构特征,尤其是细小结构方面优于其他类似算法;本文算法速度比DVR(direct volume rendering)慢,但仍可满足交互需求。另外,本文算法还提供多个形象直观、意义明确的参数供用户调节,进一步增加了本文算法的灵活性。结论本文提出的自适应光线投射算法,允许用户使用简单传递函数和调节意义明显的参数即可有效揭示体数据特征,进一步提高了光线透射法的直观性。
罗月童张伟石放放谭文敏
关键词:体绘制结构特征自适应光线投射
BIM技术在无锡地铁车站绿色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文章基于BIM技术解决无锡地铁3号线长江路站绿色施工过程中“信息孤岛”、各部门相互协同性差、工期长、造价高等的问题,研究内容包括:针对长江路站实际工况利用Revit软件构建地铁车站模型并结合数值分析完成对项目建设各工序的施工管控;基于Navisworks对车站主体结构施工进行4D进度管理;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量统计研究;基于BIM技术的车站基坑围护结构的监测及预警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IM技术在无锡地铁3号线长江路站绿色施工中得到成功应用,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缩短了建设周期,节约了建设成本,为信息化施工提供新的思路。
陈朝阳王冰赵鹏程张伟
关键词:监测预警
基于隐式梯度模型的混凝土损伤的数值模拟
2008年
分析了局部损伤模型在进行混凝土应变软化模拟时存在的问题:网络依赖性和零能量损耗问题;分别应用隐式梯度模型和局部模型对混凝土应变软化进行了模拟。计算表明该隐式梯度模型可较好避免有限元在应变软化模拟时的网络依赖性,预测出的荷载-位移响应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张伟汪忠明杨伯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