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亮

作品数:1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文化
  • 2篇政治
  • 2篇政治工作
  • 2篇中国梦
  • 2篇社会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想政治工作
  • 2篇农民
  • 2篇主义
  • 2篇文化自觉
  • 2篇家园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化
  • 1篇人学
  • 1篇人学视野
  • 1篇社会进步
  • 1篇社会批判
  • 1篇社会现代化
  • 1篇视域
  • 1篇权力

机构

  • 9篇首都师范大学
  • 4篇滁州学院

作者

  • 13篇薛亮
  • 1篇张美玲

传媒

  • 2篇淮海工学院学...
  • 2篇消费导刊
  • 2篇南昌师范学院...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人民论坛(中...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形与超越:“中国梦”的一个阐释
2016年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路径的选择。"化形"与"超越",或者自上而下的"下得去"与自下而上的"上得来",应成为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其化形的表现为:从人民的梦化形为公民的梦,从国家梦化形为个体梦,从国家—国民的结构化形为国家—市民社会—公民的结构。其超越的过程是:个人超越狭隘的私人利益走向整体利益,国家超越各种特殊利益的羁绊与影响,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与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
薛亮
关键词:中国梦
文化自觉与人的现代化
2013年
文化是人的创造,是人的自我确证的重要载体。但是,从文化的产生到文化自觉的出现却是一个长久的历史过程,比如,对文化的探讨并非马克思及其同时代思想家的研究重点。20世纪初中西方以不同的原因共同达至文化重要性的认识。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文化热、人的现代化的热烈讨论,以及文化自觉概念的提出,使得探讨文化自觉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成为可能和必要。高度的文化自觉有利于人的现代化的提升,人的现代化也对文化自觉有积极的作用。在追求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中,还应保持对人的现代化的批判空间,以铲除妨碍人的现代化的因素,拓展人的发展的空间。
薛亮
关键词:文化自觉互动
文化自觉与人的发展
文化自觉与人的发展
薛亮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教学、反馈与反思
2016年
阐述了人们爱的是什么意义上的国家,是否应当爱国,爱国有什么样的体现以及如何具体而不是抽象地爱国等问题。在反思活动中,提出了如何看待"爱自己的骨肉同胞"与"爱自己"的问题,以及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第四个层次应是"爱法治政府"的思考。
薛亮
关键词:爱国主义
从规范公权力运行看大部制改革
2010年
三十年改革风生水起,波澜壮阔,成就显著。当前,为了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大部制应运而生。大部制旨在规范公权力运行。因而本文试图从权力的基本问题出发,从规范公权力的视角看大部制改革,并展望这一改革的前景。
薛亮
关键词:权力大部制
人的发展与社会现代化
2010年
人的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自人类社会启动现代化以来,社会的进步与人的发展日新月异,然而人的异化以及人不成其人的状况也如影随形。本文从人的发展的理论探讨入手,进而分析在社会现代化条件下人的发展的进步与不足,最后探讨在现代化条件下如何实现人的又好又快发展。
薛亮张美玲
关键词:社会批判社会进步
紫南家园社区“上楼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结合地区大量土地被征用,大批农民失地并搬迁上楼。农民失地上楼后,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会交往方式等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既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成为游离于"农...
祁凤山薛亮
文献传递
人的发展视域中的七种集体
2015年
随着中国社会现代性建构的不断推进,利益主体日益分化,价值逐渐多元,个人的权利意识与个体意识不断觉醒。在此背景下,如若希望对集体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就需要历史地看待集体,需要对历史进程中的七种集体进行认识,并阐述这些集体对于人的发展的意义。
薛亮
关键词:集体主义
人学视野下的集体与个体关系论纲
2016年
人学视野下的集体与个体之思有其理论背景、现实背景及认识背景。人学视野下的集体与个体的关系,一方面是做清理"地基"的工作,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个体在经济、社会和哲学三个维度上均是重要的,集体既可为善亦可为恶。人类历史上的集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七种类型,个体也可区分为生物意义上的个体、伦理道德意义上的个体、政治法律意义上的个体及审美意义上的个体;另一方面在关系主义思维中,集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正向关系、负向关系及亦此亦彼关系,集体与个体良性互动的进路是捍卫个体权利与建立既有实质正义又有程序正义的集体。
薛亮
关键词:人学
开放发展新探:由来、进路与向度
2017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包括开放发展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开放发展的理念对于建设一个富裕繁荣、充满活力、持续进步、流动不息、安全公正、制度完备的现代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决战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未来十三五之后的三十年建成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事实上,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一直与坚持开放发展密不可分。未来的科技革命与国际竞争要求我们不仅应该在经贸合作意义上开放,而且应该在人文交流的意义上开放,不仅应该对外开放,而且应该对内开放。
薛亮
关键词:进路向度现代社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