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凤鸣

作品数:47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抑菌
  • 10篇根腐
  • 10篇根腐病
  • 9篇花椒
  • 7篇核桃
  • 6篇抑菌活性
  • 6篇抑菌作用
  • 6篇活性
  • 6篇病原
  • 5篇核桃黑
  • 5篇核桃黑斑病
  • 5篇黑斑
  • 5篇黑斑病
  • 5篇斑病
  • 5篇伴生
  • 5篇病原菌
  • 4篇幼苗
  • 4篇杀菌剂
  • 4篇种子
  • 4篇万寿菊

机构

  • 47篇陇南师范高等...
  • 3篇天水师范学院

作者

  • 47篇田凤鸣
  • 26篇陈强
  • 25篇王瀚
  • 18篇赵淑玲
  • 17篇何九军
  • 8篇孙杰
  • 6篇王永斌
  • 5篇黄兆辉
  • 5篇陈文东
  • 4篇李志虎
  • 4篇王一峰
  • 3篇朱秀娟
  • 2篇王昱
  • 2篇胡文斌
  • 2篇庞世伟
  • 1篇崔文辉
  • 1篇叶文斌
  • 1篇赵桂芳

传媒

  • 10篇甘肃高师学报
  • 8篇宁夏师范学院...
  • 4篇现代农村科技
  • 3篇绵阳师范学院...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甘肃科技
  • 2篇寒旱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资源综合...
  • 1篇种子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四川理工学院...
  • 1篇农业技术与装...
  • 1篇农业科技与装...
  • 1篇陇东学院学报
  • 1篇东北农业科学

年份

  • 8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陇南玉米耕种区秸秆分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2019年
为获得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和复合菌,以期用于陇南玉米秸秆资源的再利用.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固体培养基获得3株具有高效降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在刚果红培养基上的透明圈分别达到19.1 mm、29.1 mm、29.9 mm.将该3株单菌和复合菌分别接到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中测定酶活力,得到酶活较高的混合菌组为:YH-1 + YH-2+YHZJ,同时测得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滤纸糖化力、天然纤维素酶活力分别达到12.30 U/mL、14.61 U/mL、35.21 U/mL.混合菌酶活力强于单株菌,同时将单株菌和混合菌分别应用于玉米秸秆的液态发酵,降解率分别提高了16%、20%、22%和30%.菌株经16S rDNA分子鉴定结合形态特征确定菌株YH-1、YH-2和YHZJ均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此结果为后期开发降解玉米秸秆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奠定了基础.
田凤鸣陈强陈强庞世伟王瀚
关键词: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酶活性
不同光周期处理对万寿菊鲜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23年
为了提高万寿菊育苗后对光周期适应性,规避不利气候因素危害,选用万寿菊品种色素1号为指示品种,在播种育苗期设置了长、中、短3个光周期处理(长光周期,光照16 h/黑暗8 h;中光周期,光照12 h/黑暗12 h;短光周期,光照8 h/黑暗16 h),从种子萌发开始至第3对真叶完全展开期间持续处理,成苗后移栽到田间自然光周期中生长,观测了万寿菊株高、直径、主茎叶片数、鲜花产量及叶黄素含量。结果表明,中光周期(光照12 h/黑暗12 h)处理至3叶期移栽到田间的万寿菊顶花可见期各性状指标表现良好、产量较高,为19507.0 kg/hm^(2),干花叶黄素含量最高,为4.425 g/kg。
陈强田凤鸣田凤鸣杨文何九军王永斌
关键词:万寿菊光周期叶黄素
不同杀菌剂对陇南花椒根腐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被引量:2
2021年
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防治花椒根腐病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陇南花椒根腐病主要病原菌茄腐镰孢菌H1的室内毒力抑制效果.结果表明300亿/克的枯草芽孢杆菌、氟硅唑、四霉素、多菌灵、咯菌腈5种杀菌剂对茄腐镰孢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EC50分别为0.41 mg/L、2.08 mg/L、2.39 mg/L、2.57 mg/L、3.02 mg/L,其中对该菌毒力最强的杀菌剂为300亿/克的枯草芽孢杆菌;1000亿个/克的枯草芽孢杆菌、甲基硫菌灵、寡雄腐霉菌对该菌的毒力相对较强;噁霉灵、笨谜甲环唑、根腐灵对该菌的毒力相对较弱;10亿芽孢/克的枯草芽孢杆菌、代森锰锌对该菌的毒力明显较弱,氯溴异氰尿酸对该菌没有抑制效果.此结果为后期有效地防治花椒根腐病提供了参考.
田凤鸣陈强陈强卓平清何九军
关键词:杀菌剂根腐病毒力测定
盆栽用土量对万寿菊生长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2022年
为了研究盆栽用土量对万寿菊生长的影响,给盆栽万寿菊栽培提供参考。在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梁山校区荒地,以大田栽植为对照,采用盆栽的方法(盆栽土不添加任何营养物质),研究了盆栽用土量(3、5、7 kg)对万寿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种植万寿菊的部分生理指标显著高于盆栽万寿菊,5、7 kg的盆栽用土量之间指标差异并不显著,3 kg的盆栽用土量部分生理指标显著低于5、7 kg。综合各农艺性状的观测结果,推荐万寿菊盆栽用土量为5 kg。
陈强田凤鸣田凤鸣王让军赵淑玲姜雪峰
关键词:盆栽试验万寿菊农艺性状
重金属Pb^(2+)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以"秦油3号"油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Pb^(2+)胁迫对该品种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20mg/L、40mg/L、80mg/L、160mg/L) Pb^(2+)溶液处理油菜种子后,对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不大;当Pb^(2+)浓度达到或超过40mg/L时,对其幼苗生长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浓度的Pb^(2+)胁迫,对油菜幼苗的株高、鲜重及根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Pb^(2+)胁迫对油菜幼苗各项生长指标的抑制作用强弱依次表现为:对根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苗鲜重和株高。
孙杰王一峰田凤鸣赵淑玲
关键词:油菜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
指导高职生参加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技能大赛的体会被引量:3
2017年
回顾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参加"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笔者作为指导教师,从选手训练、比赛过程等方面做以下总结,为今后参赛的选手和指导教师提供参考。
陈文东苏满春朱秀娟卓平清田凤鸣陈强
关键词:高职生新城疫职业技能大赛
一株纤维素酶高产菌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对筛选得到的1株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对废弃秸秆资源的降解效果.本文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固体培养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获得了1株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并对其进行不同碳源酶活力的初步研究.利用PCR法,结合18S rDNA的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产黄青霉菌,将该菌株接种到不同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48 h后测定酶活,发现该菌株不到12 h对滤纸完全崩解;15 d内对小麦秸秆分解迅速.同时测得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滤纸糖化力和小麦秸秆纤维素分解能力分别为:4.653 U/m L、5.445 U/m L和6.876 U/m L.
田凤鸣陈强王瀚卓平清黄兆辉
关键词:纤维素分解菌发酵培养
响应面法优化贝莱斯芽孢杆菌T-1的发酵条件
2023年
为了获得对花椒根腐病病原真菌腐皮镰孢菌有拮抗效果的贝莱斯芽孢杆菌T-1的最佳培养环境,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贝莱斯芽孢杆菌T-1菌体浓度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pH值、温度、接种量、转速.采用Box-Bennie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对其发酵培养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其菌浓度.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发酵条件为:pH7.0、温度30℃、接种量为4%、转速181 r/min,测得的OD600值为1.905,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优化后的菌落数可达83.6×10^(8)CF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9.08倍.
田凤鸣陈强陈强王瀚何九军王让军
关键词:发酵条件响应面法
陇南花椒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1
2022年
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柯赫氏法则、结合形态学和真菌rDNA-ITS序列分析法分离鉴定出引起甘肃陇南花椒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不同光照、pH值、温度、培养基、碳源、氮源条件下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为后期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造成陇南花椒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光照条件对菌落的生长无明显差异,适宜菌落生长的pH值为5~7,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培养基为PDA,葡萄糖和乳糖为最佳碳源,硝酸钠为最佳氮源。
田凤鸣陈强王瀚卓平清孙杰
关键词:花椒根腐病病原鉴定茄病镰刀菌
一株花椒根腐病拮抗菌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背景】花椒根腐病的防治一直是生产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优良生防菌的筛选是微生物菌剂研发的重要方向。【目的】解析花椒根腐病拮抗菌T-1的遗传信息,深入挖掘其拮抗基因簇资源,揭示该菌的拮抗机制。【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结合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拮抗菌的分离鉴定,同时对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分离获得的菌株经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编号T-1,该菌对花椒根腐病的抑制率可达72%,可使菌丝前端的生长严重受阻,抑菌谱检测和花椒根片的离体拮抗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菌T-1具有较广的抑菌活性且离体状态下对花椒根片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其全基因组序列数据提交到NCBI的SRA数据库中获得登录号为SRX11086663,基因组总长为3886726 bp,GC含量为46.42%,全基因组中有4015个编码基因,占总基因组的89.74%,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显示,菌株T-1与贝莱斯芽孢杆菌模式菌株FZB42相似性高,拮抗基因簇预测结果发现B.velezensis T-1基因组序列中有12个编码次级代谢产物基因合成簇,其中8个与已知功能基因簇高度相似,分别为butirosin A/butirosin B、macrolactin H、backland、泛革素(fengycin)、difficidin、bacillibactin、溶杆菌素(bacilysin)和表面活性素(surfactant),4个基因簇功能未知。【结论】本研究明确了拮抗菌T-1全基因组的遗传信息,获得了拮抗基因相关的基因簇,为后期研究该菌株在抑菌方面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参考。
田凤鸣陈强陈强卓平清何九军王国斌张晓娜
关键词:全基因组序列次级代谢产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