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华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景观
  • 2篇绿化
  • 2篇边坡
  • 1篇地震
  • 1篇新校区
  • 1篇三星堆
  • 1篇三星堆文化
  • 1篇生态恢复
  • 1篇生态修复
  • 1篇生态治理
  • 1篇蜀文化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桥下空间
  • 1篇群落
  • 1篇微生物
  • 1篇校区
  • 1篇露采矿山
  • 1篇绿化研究
  • 1篇景观分析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建筑职业...
  • 1篇德阳市审计局

作者

  • 6篇辜彬
  • 6篇吴华
  • 4篇张浩然
  • 3篇宋长明
  • 2篇武文娟
  • 1篇陈佼立
  • 1篇杨晴
  • 1篇王玉梅
  • 1篇李渊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德阳市历史文化主题市政公园景观元素比较分析
2016年
以三星堆文化为主题的南公园和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北公园是德阳市两座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主题市政公园。笔者对南公园和北公园的建筑雕塑、水景、植物、园林设施及园路等景观元素加以比较分析,发现两座市政公园在满足市政服务与改善生态环境功能需求的同时,通过精细的景观元素实现了现代文明与古蜀文化的融合,使得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市政公园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中诠释城市文化形象,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李渊吴华辜彬陈佼立
关键词:三星堆文化古蜀文化景观元素
露采矿山生态恢复植被群落构建策略研究
2016年
以舟山庆丰采石场为研究对象,对人工恢复坡体2010年及2015年2个时间节点植被以及周边自然坡体原生植被展开调查,分析各个阶段植被资源的差异,结果表明:与自然坡体植被资源相比,恢复10 a的人工坡体物种丰富度更高。比较不同时期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群落结构均与最初设计群落有很大差别,与自然坡体群落结构相比,恢复5 a的人工坡体群落结构层次单一,可视为先锋群落,恢复10 a的群落结构层次更为复杂,稳定性高。总结10 a修复经验,提出植物群落构建策略,为今后矿山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张浩然杨晴宋长明吴华辜彬
关键词:露采矿山生态恢复群落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造景植物调查与分析
2015年
以四川大学新校区——江安校区为研究对象,对校区园林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对教学区和生活区植物配置及抗性进行分析,发现江安校区植物造景存在川西地区乡土树种不足,垂直绿化欠缺,植物丰富度较低,群落生态功能降低及绿化管理混乱等问题。建议增加川西特有古树名木来展现强烈的校园文化和地域性特征,在保持现有造景风格的同时,利用篱墙等来构建垂直绿化景观等,以供未来校园环境建设参考。
王玉梅张浩然吴华辜彬
关键词:新校区景观分析
震损边坡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
2016年
采用稀释平板法对四川省北川县治理5年多的震损边坡坡上、坡中、坡下的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三大类微生物的数量进行调查研究,并与周边未受地震破坏的自然边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震损边坡与自然边坡的土壤微生物类群组成大体一致,细菌在微生物类群中占绝对优势,占微生物总数的87.7%-93.4%,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分别占微生物总数的3.6%-9.5%和1.9%-3.0%;震损边坡不同坡位的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差异较大,整体呈现出坡下〉坡中〉坡上的特点,而自然边坡则是坡中〉坡下〉坡上;与自然边坡相比,治理5年多的震损边坡坡下、坡中和坡上的微生物数量分别减少了56%、70%和79%,恢复到自然边坡状况仍需更长时间。
武文娟张浩然吴华宋长明辜彬
关键词:地震边坡土壤微生物生态修复
浙江岙山石油储备库生态治理被引量:1
2016年
石油储备库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干扰和破坏,而石油储备库选址的战略特殊性和石油物资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殊性,对生态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浙江岙山石油储备库生态治理为例,阐述了在库区治理中针对边坡采取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和针对场地进行土壤改良与绿化的治理方法;根据岙山石油储备库的生态治理情况,提出了石油储备库生态治理的制约条件和治理原则与对策,旨在为类似建设项目的生态治理提供借鉴。
吴华辜彬
关键词:生态治理边坡治理
成都市二环路高架桥下空间绿化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为营造良好的高架桥空间景观,选取成都市二环路高架桥下具有代表性的10个交通节点,对桥下环境特征、绿化植物种类、配置方式、生长状况及景观效果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桥下植物种类单一、配置单调、景观效果差、隔离防眩功能不突出等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及可选模式。
吴华宋长明张浩然武文娟辜彬
关键词:高架桥绿化研究景观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