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艺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8篇凹陷
  • 6篇沙四段
  • 6篇西部凹陷
  • 6篇辽河西部凹陷
  • 5篇滩坝
  • 3篇物性
  • 3篇成岩作用
  • 3篇储层
  • 3篇储层物性
  • 2篇东辛油田
  • 2篇东营凹陷
  • 2篇油田
  • 2篇沙一段
  • 2篇孔隙
  • 2篇孔隙结构
  • 2篇古地貌
  • 1篇地震相
  • 1篇震相
  • 1篇上白垩统
  • 1篇斜坡

机构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9篇高艺
  • 8篇姜在兴
  • 4篇吴明昊
  • 3篇王夏斌
  • 2篇李俊杰
  • 1篇陈骥
  • 1篇孙晓玮
  • 1篇王旭影
  • 1篇刘若涵
  • 1篇刘超
  • 1篇汤望新

传媒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东营凹陷东辛油田沙一段滩坝沉积特征与控制因素研究
东辛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中东段,属复杂断块油气田,其北部、南部和西部分别与民丰、牛庄、利津三大生油洼陷相邻,油气成藏条件好。该研究区的范围包括东辛油田及其相邻洼陷的部分区域。通过岩心观察、测录井分析、三维...
高艺姜在兴
关键词:东辛油田沙一段
文献传递
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滩坝沉积体系研究
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综合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分析测试等多种资料,对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滩砂和坝砂的成因、类型、沉积特征以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综合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
王夏斌姜在兴李俊杰高艺
关键词:滩坝辽河西部凹陷古地貌
文献传递
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沙四段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对其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通过对岩石薄片及铸体薄片的观察和分析,结合大量物性及压汞分析资料,对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沙四段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储层物性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常见压实、胶结、交代、溶蚀、蚀变等成岩作用类型;常见孔隙类型有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等,其中粒间扩大孔隙最常见;孔隙结构主要为细-中孔细喉型,储层类型主要为中孔低-中渗型,储层物性较好。主要分析了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压实和胶结作用对储层具有破坏性作用,溶蚀作用对改善储层物性具有建设性作用。溶蚀作用形成的粒间溶孔、粒内溶孔、粒间扩大孔及超大孔隙对储层的贡献最大,形成了中-粗孔、中-高渗型优质储层。900~1 900 m和2 300~2 900 m深度段为孔隙度和渗透率异常带,带内溶蚀作用发育,在其中寻找有利的储层应当成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目标。
刘圣乾姜在兴王夏斌陈骥高艺吴明昊孙晓玮栾天思
关键词:成岩作用储层物性
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影响
西部凹陷地处渤海湾盆地东北部辽河坳陷,是叠置在中生界盆地上发育起来的新生代大陆裂谷盆地。其形态上具有南宽北窄、西缓东陡、东断西超的特点,是一个倾向南东、呈北东向展布的狭长箕状凹陷。西部凹陷西部缓坡带沙四段地层,发育扇三角...
刘圣乾姜在兴高艺吴明昊
关键词:成岩作用储层物性孔隙结构沙四段辽河西部凹陷
辽河西部凹陷曙北地区沙四段滩坝沉积体系沉积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
滩坝为断陷湖盆滨浅湖地区的重要沉积类型,总体表现为砂岩与泥岩或碳酸盐岩薄互层的特征。单层厚度通常小于4米,但叠加厚度可以达到几十米。按照岩性组成,可以将滩坝沉积分为砂质滩坝和碳酸盐岩滩坝两种类型。砂质滩坝形成于陆源碎屑物...
高艺姜在兴
关键词:滩坝辽河西部凹陷
文献传递
东营凹陷东辛油田沙一段滩坝沉积特征与控制因素研究
东辛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中东段,属复杂断块油气田,其北部、南部和西部分别与民丰、牛庄、利津三大生油洼陷相邻,油气成藏条件好。该研究区的范围包括东辛油田及其相邻洼陷的部分区域。
高艺姜在兴
关键词:东辛油田沙一段
古地貌恢复及其对滩坝沉积的控制作用——以辽河西部凹陷曙北地区沙四段为例被引量:22
2015年
古地貌是控制滩坝沉积的重要因素,决定了滩坝发育的规模与特征。运用印模法与层序地层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残余厚度求取、真厚度校正、压实恢复、潜山剥蚀区确定和古水深恢复5个步骤,恢复辽河西部凹陷曙北地区沙四段层序2低位体系域主要滩坝砂体沉积时期的古地貌,据此分析研究区古地貌对滩坝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区古地貌总体上呈西高东低,西部为斜坡带,东部为洼陷带,斜坡带中部为古隆起区。根据古地貌特征将曙北地区分为沿岸带、潜山带、北部斜坡带、南部斜坡带和洼陷带5个地貌单元,滩坝砂体主要分布在沿岸带与古隆起周围。古地貌控制了湖盆水体的范围与相对深度、水动力的强弱分带、滩坝沉积的地形坡度、物源的搬运通道与卸载场所等滩坝沉积的影响因素,进而控制滩坝砂体的发育。
高艺姜在兴李俊杰刘圣乾吴明昊王夏斌
关键词:古地貌恢复滩坝沙四段
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影响
西部凹陷地处渤海湾盆地东北部辽河坳陷,是叠置在中生界盆地上发育起来的新生代大陆裂谷盆地。其形态上具有南宽北窄、西缓东陡、东断西超的特点,是一个倾向南东、呈北东向展布的狭长箕状凹陷。西部凹陷西部缓坡带沙四段地层,发育扇三角...
刘圣乾姜在兴高艺吴明昊
关键词:成岩作用储层物性孔隙结构沙四段辽河西部凹陷
文献传递
尼日尔Termit盆地上白垩统Madama组地震相识别与沉积相演化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以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测井、录井以及地震资料,将尼日尔Termit盆地上白垩统Madama组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MS),并进一步识别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以及高位体系域。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识别出前积反射地震相、河道充填反射地震相、平行-亚平行反射地震相以及杂乱反射地震相等四种类型,并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相类型。认为层序MS的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高位体系域则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Madama组整体表现为一个海退的沉积演化过程。
刘若涵姜在兴王旭影汤望新刘超高艺
关键词:上白垩统沉积相地震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