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威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旋转颅骨骨瓣及带蒂骨膜瓣修补婴幼儿颅骨生长性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利用自体颅骨骨瓣及带蒂骨膜瓣修补婴幼儿颅骨生长性骨折的新方法。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利用旋转颅骨骨瓣加带蒂骨膜瓣修补颅骨生长性骨折的14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4例均有明确颅脑损伤史,术中见较大颅骨和硬膜缺损区。均给予自体组织修补硬膜,并利用旋转骨瓣和碎骨片外覆带蒂骨膜瓣的方法进行修补。患儿术后2周手术区已无法触及明显的缺损区,行颅骨三维CT重建可见到颅骨塑形良好,骨碎片无浮动、移位。术后6个月三维CT颅骨重建见颅骨缺损区大部愈合。结论:局部旋转骨瓣加带蒂骨膜瓣一期颅骨成形术充分利用了婴幼儿颅骨的再生能力,是一种治疗婴幼儿颅骨生长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王杭州陈民王勇强徐金许威向永军
- 关键词:颅骨生长性骨折婴幼儿
- NF-κB1通过促进BCL2表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早期凋亡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1(NF-κB1)在人脑胶质瘤和胶质瘤细胞株U87、SHG44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相关性;以及NF-κB1对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NF-κB1在非瘤脑组织和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法将化学合成NF-κB1过表达/沉默表达质粒(NF-κB1 shRNA),以及BCL2沉默表达质粒(BCL2 shRNA)转染上述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NF-κB1对胶质瘤细胞株U87、SHG44凋亡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NF-κB1、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qRT-PCR显示,NF-κB1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明显高于非瘤脑组织,并且表达水平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逐渐升高(均P<0.05)。在同一人脑胶质瘤标本中BCL2的表达水平与NF-κB1的表达趋势相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抑制NF-κB1表达明显促进人脑胶质瘤细胞U87、SHG44的凋亡(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证实,抑制NF-κB1蛋白表达后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也随之降低。结论 NF-κB1通过促进BCL2的表达而抑制胶质瘤细胞的早期凋亡。
- 杨天权王杭州王勇强徐金许威向永军苑斌韩勇周幽心陈民
- 关键词:BCL2胶质瘤凋亡
- 儿童脑干胶质瘤的治疗及生存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儿童脑干胶质瘤的治疗策略,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6例儿童脑干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弥漫内生型31例、局灶型25例(包括局灶内生型10例、外生型10例、延颈髓型5例)。弥漫内生型患儿中,12例采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1例化疗,18例随访观察;局灶型患儿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共19例行手术治疗)。随访患儿的生存情况,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56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2~83个月,死亡32例,存活24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56例患儿的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7.1%、36.7%。31例弥漫内生型患儿,死亡29例,存活2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02~31)个月。10例局灶内生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9(19~72)个月,死亡2例,存活8例。10例外生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7(18~83)个月,3例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高级别胶质瘤患儿均死亡,7例存活。5例延颈髓型患儿均存活,中位随访时间为46(28~80)个月。56例患儿的随访时间均≥18个月,其中年龄为5~10岁、治疗前症状持续时间<1个月、肿瘤位于脑桥、WHO高级别胶质瘤(33例经病理学诊断)以及弥漫内生型胶质瘤患儿18个月生存者的占比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术治疗的19例患儿中,15例低级别胶质瘤患儿均存活,中位随访时间为43(18~80)个月;4例高级别胶质瘤患儿均死亡,存活时间为8~15个月。结论儿童脑干胶质瘤总体生存期短,个体化治疗是其主要策略;WHO低级别胶质瘤患儿可以从手术中获益;治疗前症状持续时间、年龄、肿瘤分型、病理学级别、肿瘤部位是影响患儿生存期的可能因素.
- 韩勇王杭州苑斌许威李春德陈民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儿童预后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 2023年
-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E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患儿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分类、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5例患儿中4例表现为癫痫发作,1例表现为头痛、嗜睡等脑积水症状。术前CT和磁共振检查诊断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按影像学特点分类并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根据影像学特点,5例中DNET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1例。1例Ⅰ型患儿行单纯额叶病灶切除术;2例Ⅱ型患儿行颞叶病灶+前内侧颞叶切除术;1例Ⅱ型患儿病灶侵犯功能区及基底节区,予病灶大部切除术;1例Ⅲ型患儿病灶位于脑室内,行脑室镜下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8~14个月,5例患儿Engel分级均为Ⅰ级,1例脑积水患儿术后症状改善。结论DNET患儿常表现为癫痫,也可表现为脑积水等症状,临床表现与影像学分型相关,大部分患儿经单纯肿瘤切除或包含肿瘤的脑叶切除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 许威杨天权韩勇王杭州陈民王勇强
- 关键词: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