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君 作品数:4 被引量:48 H指数:4 供职机构: 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通气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究影响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通气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10例AECOPD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其中,实验组患者又按照APACHEⅡ评分分为三组,分别是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每组再分为有效亚组和无效亚组。结果治疗后实验组Pa O2升为(71.32±12.81)mm Hg,Pa CO2降为(47.25±8.41)mm Hg,呼吸频率和心率更接近正常值;实验组在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轻症组、中症组有效亚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低于无效亚组,中症组有效亚组患者血PH和血磷水平高于无效亚组,重症组有效亚组患者的PCT、血糖、和血乳酸(Blood lactate,LAC)水平低于无效亚组,血PH高于无效亚组。以上几种影响因素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对AECOPD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血PH、血磷、血糖、PCT、LAC是影响无创通气治疗不同患病程度AECOPD患者有效性的因素。 徐秀君 付会文 李英 崔利峰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无创通气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清甲状腺激素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发病阶段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重症病人中血清TH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预后影响的研究。方法筛选48人老年慢阻肺伴随呼吸衰竭症重症病人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照组48人为相同年龄段的单纯慢阻肺患者。应用时间荧光分辨免疫技术定时检测所有参与者的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血清甲状腺素(TT_4)、游离TT_3(FT_3)、游离TT_4(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判断其变化情况。结果老年慢阻肺伴随呼吸衰竭症重症病人者TT_3比对照组要低很多(P<0.05),有显著性的差别。观察组TT_4、FT_4、TSH和对照组差距不大(P>0.05),没有显著性的差别。观察组中病死组病人TT_3、TT_4、FT_3、FT_4都比存活组低很多(P>0.05),有显著性差异;TSH水平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TH水平变化情况能够反映出老年慢阻肺伴随呼吸衰竭症重症病人的发病情况,老年慢阻肺伴随呼吸衰竭症重症病人TT_3明显低,检测的血清TT_3作为指标能有效诊断老年慢阻肺伴随呼吸衰竭重症病人发病情况及其预后估计。 张萍 徐秀君 赵东升关键词:血清甲状腺激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 )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AP患者86例,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三组:轻度急性胰腺炎(MAP)27例(MAP组),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39例(MSAP组),重度急性胰腺炎(SAP)20例(SAP组)。比较三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血清淀粉酶、PCT和CRP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淀粉酶、PCT和CRP水平随时间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各组患者不同时段APACHE Ⅱ评分、淀粉酶、PCT 和CR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APACHE Ⅱ评分、血清淀粉酶、PCT和CRP水平与患者预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P <0.05)。出院后随访6个月,MAP组无患者死亡,MSAP组死亡率2.56%(1/39);SAP组死亡率35.00%(7/20),三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PCT和CRP水平可反映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二者检测简单、方便,在AP患者预后评估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李英 韩丽 崔利锋 徐秀君关键词:降钙素 C反应蛋白质 胰腺炎 急性病 同步间歇指令加压力支持通气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呼吸内科收治的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分析,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选取54例采用SIMV+PSV治疗模式(观察组);另54例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模式(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的肺功能、氧代谢、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氧代谢、血气分析等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对照组肺功能、氧代谢、血气分析等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7.4%的患者患有低钠血症,13.0%的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现象,9.2%的患者有抽搐症状;对照组有42.6%的患者患有低钠血症,22.1%的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现象,24.1%的患者有抽搐症状,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分别有14.2%,12.7%和5.4%的患者有呼吸困难,意识障碍,长期卧床等不良症状;对照组患者分别有48.5%,38.7%和24.3%的患者有呼吸困难,意识障碍,长期卧床等不良症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用SIMV+PSV治疗模式,比BiPAP治疗模式更能明显改善肺通气换气功能、增加机体氧供和纠正体内酸碱失衡。 徐秀君 付会文 李英 崔利峰 王菡侨关键词:BIPAP 氧代谢 血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