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媛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视网膜
  • 4篇网膜
  • 4篇玻璃体
  • 3篇血管
  • 3篇术后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玻璃体切除
  • 3篇玻璃体切除术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病变
  • 1篇单抗
  • 1篇动脉瘤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性
  • 1篇新生血管性青...
  • 1篇悬吊术

机构

  • 7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7篇刘媛
  • 4篇顾朝辉
  • 3篇张月玲
  • 3篇李洁
  • 2篇张海江
  • 2篇杨倩
  • 2篇赵玮
  • 2篇王丽英
  • 2篇陈娜
  • 1篇杨娜
  • 1篇冉振龙
  • 1篇付燕
  • 1篇李威威
  • 1篇李素平

传媒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利用硅胶环扎带行额肌悬吊术治疗婴幼儿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体会
2013年
目的硅胶环扎带行额肌悬吊术是适合治疗婴幼儿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方式。方法利用硅胶环扎带行额肌悬吊术治疗婴幼儿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26例33只眼,对术后疗效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随访8~26个月,所有患儿疗效满意。结论硅胶环扎带行额肌悬吊术,手术时间短,损伤小且硅胶环扎带有一定弹性瞬目较自然,睑裂闭合好,效果满意。是一种适合矫正婴幼儿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方式。
李素平陈娜李洁刘媛张月玲顾朝辉
关键词:婴幼儿
23G和25G玻璃体切除术后对PDR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变化及炎症反应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究23G和25G玻璃体切除术后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变化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眼科接受玻璃体切除术的497例(497只眼)P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观察组(25G玻璃体切除术,256例)和对照组(23G玻璃体切除术,24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T0)、术后3 d(T1)、术后7 d(T2)、术后14 d(T3)、术后30 d(T4)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 I试验(SIT)值,以及术后1 d炎症反应情况。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点效应、组间效应、时点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会对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BUT、SIT水平造成显著影响(P<0.05)。T1、T2、T3、T4时刻观察组较对照组CFS评分显著低(P<0.05);T2、T3时刻两组CFS评分显著升高(P<0.05),T4时刻观察组CFS评分基本恢复正常,而对照组CFS评分仍显著高于术前(P<0.05)。T1、T2、T3、T4时刻观察组较对照组BUT显著长、SIT显著短(P<0.05);T2、T3时刻两组患者BUT显著降低,SIT显著升高,T4时刻观察组BUT、SIT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BUT显著短于术前,SIT显著长于术前(P<0.05)。观察组(50只眼,19.53%)和对照组(49只眼,20.33%)患者术后1 d炎症>2分的眼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25G玻璃体切除术较23G玻璃体切除术对PDR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较浅,泪膜稳定性较强,炎症反应无明显差异。
刘媛杜鹃杨倩
关键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变化炎症反应
虾青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探讨虾青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实验组(虾青素15 mg/kg)、高剂量实验组(虾青素30 mg/kg),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它各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30 mg/kg)并持续高糖高脂饲料饲养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变化;免疫沉淀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活性氧(ROS)、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实验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ROS、VEGF水平降低,CAT、SOD和PEDF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实验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T、SOD和PEDF水平高于低剂量实验组(P<0.05),ROS、VEGF水平低于低剂量实验组(P<0.05)。该结果表明虾青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氧化应激、PEDF和VEGF有关。
杨倩刘媛李威威
关键词:虾青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除术的21例NVG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5 mg,3~5 d后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完成全视网膜光凝,16例联合行白内障手术,15例联合行睫状突光凝.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眼压、视力及虹膜新生血管(NVI)消退情况.结果 术后3周80.95%(17/21)患者NVI完全消退.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明显低于术前[(18.6±5.1)、(14.3±4.8)、(12.8±4.4)、(15.1±3.7)mmHg(1 mmHg=0.133 kPa)比(42.8±7.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个月2例因眼压难以药物控制,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术后6个月眼压完全控制15例,条件控制6例,无低眼压发生.4例视力没有明显改善,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对于伴有玻璃体积血和增殖明显的NVG患者,首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然后联合玻璃体切除、全视网膜光凝、睫状突光凝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李洁顾朝辉赵玮陈娜杨娜杜鹃刘媛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睫状突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严重高眼压原因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总结分析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发生严重高眼压的常见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住院和随访期间发生严重高眼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高眼压发生的原因.结果 37例患者术后眼压45.5~76.2 (52.7±8.6) mm Hg(1 mm Hg=0.133 kPa),原因:有晶状体眼硅油进入前房7例,无晶状体眼硅油进入前房5例,瞳孔后粘连导致闭锁4例,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6例,发生闭角型青光眼5例,硅油乳化4例,前房积血2例,不明原因4例.结论 高眼压是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损害视功能的重要原因,术前仔细评估和合理选择术式,重视术后的观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发生.
顾朝辉张月玲赵玮苏陆青刘媛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硅油类高眼压
OCTA在视网膜大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视网膜大动脉瘤诊治中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1例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单眼患病且接受OCTA检查。分析OCTA诊断结果与临床结果的一致性;将入选患者分为静止期、视网膜前出血、视网膜内出血亚组,对比本组内不同时间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底及OCTA检查结果。结果OCTA检查诊断视网膜大动脉瘤有典型的表现,如动脉分支灰白色圆形病灶、点状黄色渗出物环绕、出血灶情况等,诊断结果与实际病情的符合率为98.59%;静止期亚组患者不同时间BCVA、眼压、CMT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BCVA均高于就诊当天(P<0.05),眼压、CMT均低于就诊当天(P<0.05);视网膜前出血亚组患者不同时间BCVA、眼压、CMT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VA比较,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前;眼压比较,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1周<术前;CMT比较,术后2个月<术后1个月<术后1周<术前;视网膜内出血亚组患者不同时刻BCVA、眼压、CMT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VA对比,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抗VEGF术前;眼压对比,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1周<抗VEGF术前;CMT对比,术后2个月<术后1个月<术后1周<抗VEGF术前;所有患者治疗后不同时刻经OCTA检查发现逐渐显著好转。结论在视网膜大动脉瘤诊疗中OCTA检查不仅能明确诊断病情,还可评估治疗效果,均有较高价值。
杜鹃张月玲刘媛顾朝辉冉振龙张海江王丽英
关键词:视网膜大动脉瘤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后脉络膜厚度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s,RRD)玻璃体切割(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术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CT)的变化及其对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收纳2016年至2019年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RRD行PPV术后成功复位者,共63例63只眼纳入研究,同时取对侧健眼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检者行23 G PPV联合硅油眼内填充;均于PPV术后3个月行硅油取出术。分别于PPV术前和硅油取出术后3 d、3个月行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OCT检查,观察BCVA、SCT和黄斑区微结构改变,同时分析SCT变化与术后BCVA的相关性。结果RRD组硅油取出术后3 d、3个月,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0.56±0.20、0.39±0.18;较手术前(0.81±0.39)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663,P<0.05)。术前BCVA与术后3个月BCVA呈正相关(r=0.732,P<0.05)。硅油取出术后3 d RRD组SCT(303.32±25.68)μm,与术前及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8、4.027,P<0.05)。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SCT(272.02±17.11)μ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71,P=0.09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RD患者SCT与BCVA无关(r=-0.023、-0.31,P=0.569、0.784)。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早期SCT增加,后期逐渐下降,且变化与术后BCVA无相关性。
付燕张海江王丽英李洁刘媛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厚度视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