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瑛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肝炎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干扰素
  • 2篇传染
  • 2篇传染病
  • 1篇性病
  • 1篇序贯
  • 1篇乙肝
  • 1篇乙肝肝硬化
  • 1篇乙型肝炎肝
  • 1篇乙型肝炎肝硬...
  • 1篇乙型脑炎
  • 1篇疫情
  • 1篇治愈
  • 1篇省卫生厅
  • 1篇死亡病例

机构

  • 5篇太原市第三人...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清华长庚...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5篇郭瑛
  • 1篇梁红岩
  • 1篇陈新月
  • 1篇高志良
  • 1篇鲁凤民
  • 1篇李文华
  • 1篇李玉杰
  • 1篇王雪花
  • 1篇王翠梅
  • 1篇郭小青
  • 1篇王坤

传媒

  • 2篇健康向导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2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视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为终点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策略的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干扰素α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初的治疗目标是维持患者病毒学持续应答,以改善长期预后。更深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示,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部分患者中可能实现临床治愈,从而引起极大关注。临床治愈可以作为某些优势人群的治疗目标已逐渐形成共识,但如何通过调整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仍缺乏大样本、设计良好、有对照的临床试验数据的支持。关于以临床治愈为目标的初治患者的适合疗程、一次性治疗还是分阶段治疗、持续性治疗还是间歇性治疗,以及停药指征和复发相关因素等诸多治疗策略问题尚需要更深入地研究。近年来,由研究者发起的以临床治愈为首要治疗目标的研究逐渐增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旨在强调要加强和重视以临床治愈为治疗终点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策略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
万谟彬王福生高志良陈新月张鸿飞鲁凤民韦嘉郭瑛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聚乙二醇干扰素Α
皮肤炭疽可防可治
2012年
近日,辽宁省沈阳市等地发生人感染皮肤炭疽传染病疫情,引起大家广泛关注。据辽宁省卫生厅透露,截至8月13日,已确认7人发病.其中沈阳市辽中县3例,于洪区1例。其他地区3例。暂无死亡病例。一时之间,炭疽成为大家最关注的词汇之一。炭疽到底是什么病?人是怎么感染上炭疽的?还能吃牛羊肉吗?应该如何预防炭疽?下面我们将——进行解答。
郭瑛
关键词:皮肤炭疽传染病疫情省卫生厅死亡病例牛羊肉
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失败患者序贯阿德福韦酯再治疗观察
2010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失败后,序贯阿德福韦酯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同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9例,分为序贯组26例和初治组33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HBeAg定量,对2组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定量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于3、6、9、12个月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血清HBeAg、HBV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BeAg定量检测序贯组3、6、9、12个月时均明显低于初治组(P均<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失败后,序贯阿德福韦酯治疗比初始即选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可明显降低HBeAg定量值,也有助于增加HBeAg与HBVDNA转阴率。
郭瑛李玉杰梁红岩王翠梅李文华
关键词:干扰素肝炎乙型慢性阿德福韦酯
蚊子惹的祸——流行性乙型脑炎
2012年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以蚊虫为传播媒介的人畜共息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病毒性脑炎中病情危重而且预后较差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较高,后遗症多。虽然流行性乙型脑炎“来者不善”,但是人类和流行性乙型脑炎早已“相熟”.对它的“脾性”及其传染途径、方式了如指掌,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疫苗早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效果明显,保护率高。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有关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知识。
郭瑛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蚊子防治知识急性传染病病情危重
吲哚菁绿排泄试验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
2020年
吲哚氰绿(indocyaninegreen,ICG)是一种无毒、红外感光、合成的水溶性染料,能够被肝细胞高选择性地摄取,随后直接以游离形式由胆汁排出,无肠肝循环,同时不在肝外代谢和排泄,其排泄快慢取决于肝细胞功能,能动态评估肝脏功能,被认为是测定肝脏储备功能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法,尤其在肝硬化患者术前手术风险的评估中准确性得到公认[1]。本研究重点探讨ICG排泄实验在乙肝肝硬化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郭小青郭瑛王雪花史晓峰王坤
关键词:肝细胞功能肝脏储备功能乙肝肝硬化肠肝循环吲哚氰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