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文君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台州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子计算机断...
  • 3篇电子计算机断...
  • 3篇断层扫描
  • 3篇血管
  • 3篇脑病
  • 3篇计算机断层
  • 3篇计算机断层扫...
  • 2篇血管源性
  • 2篇血管源性水肿
  • 2篇血压
  • 2篇源性
  • 2篇水肿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脑病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动脉
  • 1篇血管造影
  • 1篇液体衰减反转...

机构

  • 5篇台州市立医院

作者

  • 5篇程文君
  • 3篇徐浩
  • 3篇徐小辉
  • 3篇陈慧
  • 1篇储洪娟
  • 1篇吕静瑶
  • 1篇叶华富
  • 1篇陶宝鸿
  • 1篇蔡志毅
  • 1篇袁建军
  • 1篇江波
  • 1篇张朝晖
  • 1篇徐玉琴
  • 1篇李志海
  • 1篇陈瑶

传媒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第一届放射青...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工耳蜗植入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研究
储洪娟叶华富吕静瑶张朝晖李志海江波程文君蔡志毅陈正侬陶宝鸿
为了提高人工耳蜗植入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技术水平,应用显微解剖测量技术,对经面神经隐窝径路进行了系统的显微解剖学观察;利用多层螺旋CT斜位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面神经隐窝及经乳突-上鼓室径路手术中的手术剖面多种解剖标志同...
关键词:
关键词:神经性耳聋显微解剖学
高血压脑病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12例经临床确诊为高血压脑病患者的头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影像学表现特征,分析其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及磁共振成像中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弥散加权成像及表现弥散系数的变化。结果3例患者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发现异常,12例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发现异常,病变主要以双侧顶枕叶、小脑半球及脑干等后循环系统皮质下白质多见,病变主要呈T1稍低、T2稍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较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病变呈等及稍高信号,表现弥散系数值升高,且呈可逆性改变。结论高血压脑病的头部影像学改变为血管性水肿所致,常累及双侧顶枕叶、小脑半球等后循环系统皮质下白质,特别是磁共振成像中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弥散加权成像及表现弥散系数等这些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有助于高血压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及疗效观察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徐小辉徐浩陈慧程文君
关键词:神经病学高血压脑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高血压脑病CT和MRI特征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头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高血压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0例经临床确诊为高血压脑病患者的头部CT和MRI表现特征,分析其头颅CT表现及MRI中FLAIR、DWI、ADC值变化。结果3例患者头颅CT发现异常,10例患者头颅MRI发现异常,病变主要呈T1稍低、T2稍高信号、FLAIR较高信号,DWI病变呈等及稍高信号,ADC值升高,病变主要以双侧顶枕叶、小脑半球及脑干多见。结论本病的头部影像学改变为血管性水肿所致,常累及双侧顶枕叶、小脑半球等后循环系统皮质下白质,特别是MRI中FLAIR、DWI、ADC等有助于高血压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及疗效观察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徐小辉徐浩陈慧徐玉琴程文君
关键词:高血压脑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血管源性水肿
16层螺旋CT颈部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作为一种微侵袭性检查手段,对颈部动脉狭窄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16层螺旋CT扫描技术及高级后处理软件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了CT血管造影检查的时...
陈瑶程文君袁建军
关键词:16层螺旋CTCT血管造影
文献传递
子痫性脑病的CT和MRI特征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头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子痫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例经临床确诊为子痫性脑病患者的头部CT和MRI表现特征,分析其头颅CT表现及MRI中FLAIR、DWI、ADC值变化。结果5例患者头颅CT发现异常,以顶枕叶皮质或皮质下白质内基本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影为主;8例患者头颅MRI发现异常,病变主要呈T1稍低、T2稍高信号、FLAIR较高信号,DWI病变呈等及稍高信号,ADC值升高,病变主要以双侧顶枕叶、小脑半球及脑干多见,且为可逆性改变。结论本病头部可逆性的影像学改变为血管性水肿所致,常累及双侧顶枕叶、小脑半球等后循环系统皮质下白质,特别是CT显示后循环对称性低密度灶,MRI中FLAIR、DWI、ADC等有助于子痫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及疗效观察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徐玉琴徐小辉徐浩陈慧王恩程文君
关键词:子痫性脑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血管源性水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