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印诗缘开新篇——印度狄伯杰《中国诗歌》评介被引量:1
- 2013年
- 中国与印度诗缘悠久。在中国,很早以来就流传"月兔"的故事。屈原《天问》里有"厥利为何,在顾菟在腹"的诗句。季羡林先生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是国产,它是来自印度。"①印度学者查特吉(S.K.Chatterji)认为,迦梨陀娑《云使》的母题,受到中国文学影响。屈原有"愿寄言于浮云"之句,徐斡有"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之句。但是,这些都是由于意象或母题相同而引起的联想,两者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真正可信的确证。比较可信的是曹孟德的《短歌行》,其中以朝露喻人生,"不仅袭用了康僧会《六度集经》的文句,而且袭用其譬喻文学的技巧"②。至近代,虽然泰戈尔等钟情中国诗歌,但他们一般阅读的都是中国诗歌的英文译本。
- 郁龙余朱璇
- 关键词:中国诗歌《短歌行》母题《天问》文学影响迦梨陀娑
- 季羡林美文游记与中外文化交流
- 2015年
- 季羡林是一位文化交流的倡导者、研究者与践行者,同时又是一位独树一帜的散文家。他的欧洲美文游记、印度美文游记、日韩美文游记、东南亚美文游记和非洲美文游记,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美文游记和文化交流互为映证,不仅令美文游记在隽永可味之余有了史料价值,而且使中外文化交流变得美妙和醇厚起来。
- 郁龙余朱璇
- 关键词: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