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艳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鱼类
  • 1篇珊瑚礁
  • 1篇碳源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资源发掘
  • 1篇贻贝
  • 1篇系统发育
  • 1篇系统发育分析
  • 1篇牡蛎礁
  • 1篇海草
  • 1篇海洋生物
  • 1篇发育分析
  • 1篇贝类
  • 1篇RRNA
  • 1篇28S_RD...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山东富瀚海洋...

作者

  • 3篇王海艳
  • 3篇王海艳
  • 2篇马培振
  • 1篇张涛
  • 1篇肖永双
  • 1篇赵伟
  • 1篇赵伟
  • 1篇刘建国
  • 1篇刘建国
  • 1篇刘洋
  • 1篇李翠
  • 1篇李翠
  • 1篇白涛
  • 1篇赵亮
  • 1篇徐江玲
  • 1篇张振
  • 1篇刘洋
  • 1篇张振
  • 1篇宋浩
  • 1篇石璞

传媒

  • 2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常见贻贝基于28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贻贝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翼形亚纲(Pteriomorphia)、贻贝目(Mytilida)、贻贝超科(Mytiloidea),大约有400种贻贝分布在世界各地,可适应淡水、潮间带至深海多种生境。本实验以贻贝科6亚科12属28种中国沿海常见贻贝的28SrDNA为目的片段,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运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演法分析了贻贝科的系统发生,并追踪贻贝科物种系统演化历史。结果显示:贻贝亚科Mytilinae、偏顶蛤亚科Modiolinae、石蛏亚科Lithophaginae均非单系群。在属阶元,深海偏顶蛤属Bathymodiolus、贻贝属Mytilus和股贻贝属Perna为单系群。本研究发现应接受将原隔贻贝属Septifer分为Septifer属和Mytilisepta属的分类提议;应接受将原石蛏属Lithophaga中的膜石蛏亚属Leiosolenus提升至属的地位的分类提议。此外,短齿蛤属Brachidontes的单系性不被支持,刻缘短齿蛤Brachidontes setiger并未与短齿蛤属其他物种在系统发育树上聚拢,亲缘关系较远,为不同属物种,建议恢复刻缘短齿蛤原属名Volsella(Dunker,1857)。
郭笳谢慧盈张振张振刘玉盟马培振马培振李翠
关键词:贻贝系统发育
海洋生物诞生过程、新资源发掘与高值利用被引量:4
2021年
本文以46亿年来地球、海洋及生命的形成与演化为主线,简要回顾了生命体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从水生到陆生逐级演化的历史进程,以及重大环境变化事件对生物毁灭性灭绝、生物适应与多样性演化的影响,阐明海洋尤其热带海洋在生命诞生、孕育及庇护等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同时,分析了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中心形成的重要自然环境因素及可能机制。并针对印太交汇区深海极端环境微生物生态系统、浅海典型的海草/藻床、珊瑚礁、生物多样性和热带渔业资源,论述了热带海洋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发掘与高值开发利用。
刘建国刘洋刘建国刘洋刘洋王海艳
关键词:鱼类贝类珊瑚礁
牡蛎礁碳源–汇功能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4
2022年
针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体现了我国主动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担当。海洋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牡蛎礁作为全球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碳储量和强大固碳能力。牡蛎礁在生物钙化、呼吸作用等过程中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但在生物合成、沉积作用等过程中却可以埋藏大量碳。目前,全球牡蛎礁是大气碳的源还是汇尚不明确。为探究牡蛎礁碳源–汇功能,本文综述了牡蛎礁碳源–汇功能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牡蛎礁碳源–汇功能的关键生态过程,探讨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牡蛎礁碳源–汇特征。研究表明,牡蛎礁不仅可以成为大气碳的汇,还可以提高盐沼植被、海藻、海洋动物等生物的碳汇功能。未来应尽快开展牡蛎礁碳汇功能评估技术等研究,形成以提高牡蛎礁碳汇为目的的牡蛎礁保护与修复技术,提升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奉杰张涛马培振张涛马培振王海艳白涛徐江玲王海艳王海艳宋浩周骢赵伟胡朋朋赵伟
关键词:牡蛎礁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