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健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肝炎
  • 4篇病毒
  • 3篇毒性肝炎
  • 3篇乙型
  • 3篇疗效
  • 3篇病毒性
  • 3篇病毒性肝炎
  • 2篇乙肝
  • 2篇重症
  • 2篇细胞
  • 2篇利巴韦林
  • 2篇慢性
  • 2篇安全性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地塞米松治疗
  • 1篇丁二磺酸腺苷...
  • 1篇血必净
  • 1篇血必净注射液
  • 1篇乙肝患者
  • 1篇乙型病毒

机构

  • 9篇广东省普宁市...
  • 1篇广东省普宁华...

作者

  • 9篇李伟健
  • 7篇李颖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科学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联合组(A组,n=60)和对照组(B组,n=50)两组。B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A组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化疗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其用药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水平(Hb)及血细胞比容(HCT)变化差异。结果:(1)A组显效20例,有效2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3%,明显高于B组的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及血细胞比容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且A组增幅大于B组(P<0.05)。(3)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其中A组发生率为63.3%,B组为5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予以化疗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方案,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贫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林长裕何伟珊李伟健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肿瘤相关性贫血安全性
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对比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分别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奈达铂治疗,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奈达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74.0%,对照组疾病控制率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血小板及胃肠道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及吉西他滨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且疗效简单,培美曲塞毒副作用较轻,应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首选方案。
林长裕杨锭洪李伟健
关键词:培美曲塞吉西他滨奈达铂非小细胞肺癌
应用FibroTouch评估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学改变的作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扫描评估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改变情况,以评价替诺福韦酯对慢乙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宁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18年7月住院或门诊资料完整的患者100例,年龄> 16岁,其中男7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5.2±9.7)岁,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接受替诺福韦酯治疗,一组接受一般护肝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过程第12、24、36、48周肝脏弹性值的变化及生化指标、HBV-DNA的情况。结果替诺福韦酯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Ls及HBV-DNA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组织学情况,肝脏瞬时弹性扫描可作为CHB抗病毒治疗随访检测方法,LS早期快速下降可作为疗效较好的预测因素。
李伟健李颖吴锐城
关键词:慢性乙型抗病毒治疗替诺福韦酯
不同剂量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0年8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施以1000 mg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实验组给予2000 mg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行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TBi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推行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疗法,可改善预后,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李伟健吴锐城李颖
关键词: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安全性
地塞米松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及细胞因子水平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地塞米松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将2011~2012年在我院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所有入选病例均予利巴韦林10mg/(kg·d),A组予0.1mg/(kg·d)地塞米松+1g/(kg·d)人免疫球蛋白,总量为2g/kg治疗,B组予1g/(kg·d)人免疫球蛋白,总量为2g/kg治疗。结果 A组总有效49例(98%);B组总有效38例(7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细胞因子IL-10、TGF-β、IL-35水、TNF-α、IFN-γ、IL-17水平,分别与入院时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不仅仅是病毒对机体的直接作用,可能与病毒感染后促发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李伟健李颖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地塞米松
凯时联合优思弗治疗重度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凯时联合优思弗治疗重度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以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感染科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均采取常规护肝治疗,实验组加用优思弗0.25g,2次/d口服,和NS 10m L+凯时10μg静注,每天1次。对照组加用NS 10m L+凯时10μg静注,每天1次。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仅达71.43%,明显较实验组(97.14%)低,且TBIL、ALT、ALP、GGT水平(32.37±16.66)mol/L,(60.81±29.86)U/L,(55.16±12.23)U/L,(59.21±29.73)U/L,显著低于对照组(56.26±18.12)mol/L,(64.14±32.77)U/L,(74.81±14.52)U/L,(81.68±32.14)U/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凯时联合优思弗治疗重度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明显。
李伟健李颖吴锐城
关键词:凯时优思弗重度黄疸乙型病毒性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4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应用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普通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时的丙型肝炎病毒(HCV)DNA载量及阴转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4周与48周HCV DNA载量下降幅度超过3 lg(拷贝/ml)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1.4%、81.0%高于对照组的36.8%和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与48周HCV DNA阴转率分别为66.7%和81.0%高于对照组的31.6%和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12/21)高于对照组52.6%(10/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可持续有效抑制HCV病毒复制,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李伟健李颖林长裕
关键词:干扰素利巴韦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失衡在乙肝急性肝损伤中的机制及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乙肝急性肝损伤中机制中的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失衡情况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乙肝急性肝损伤患者,按照病情程度均分为病情改善组和病情恶化组(n=20)。同时选取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入院时的乙肝急性肝损伤患者,进行凝血酶原时间与肝功能检查,并对比分析3组研究对象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水平,比较2组乙肝急性肝损伤患者入院时与治疗后的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2组乙肝急性肝损伤患者入院时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000U/L;病情恶化组的促炎因子TNF-α、IFN-γ、IL-17、IL-35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情改善组与对照组(P<0.05),而病情恶化组的抗炎因子IL-10、TGF-β水平均显著低于病情改善组(P<0.05);抗炎因子IL-10、IL-35水平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改善组患者治疗后抗炎因子IL-10、TGF-β、IL-35水平及促炎因子TNF-α、IFN-γ、IL-17水平,分别与入院时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炎因子与促炎因子水平在乙肝急性肝损伤患者中出现失衡,对患者的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与判断患者肝组织损伤程度,促炎因子水平高,则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抗炎因子水平高,则有利于病情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伟健林长裕李颖
关键词:乙型肝炎急性肝损伤抗炎因子促炎因子
血必净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重症麻疹的临床对比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比血必净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重症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8例重症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为(3.19±0.91)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4.91±1.12)d,喉炎缓解时间为(4.71±0.68)d,心衰纠正时间为(2.31±0.61)d,胸片改善时间(6.32±1.41)d,住院时间为(5.51±2.1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18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5%(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麻疹患者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强化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李伟健吴锐城李颖
关键词:血必净利巴韦林重症麻疹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