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利军
-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代谢综合征对心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心血管病(CVD)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临床资料判断CVD患者中,MS的发生及MS中冠心病(CHD)与器官功能衰竭(OFF)。结果108例CVD患者,检出MS49例(45·37%),其中24例CHD(48·98%),MS组OFF18例(36·73%),与非MS组相比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S是多重CVD危险因素的聚集,MS患者的CHD和器官功能衰竭比非MS的患者发生率高。
- 黄利军祖雪芹朱继田高丽谢厚田夏文书王雪胜钱旭久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冠心病器官功能衰竭
- 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房颤动的关系
- 2011年
-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探讨炎症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将84例心房颤动患者分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组(>30 d)43例和阵发性心房颤动组(<48 h)41例,并选择40例水平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hs-CRP。结果: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对照组(P<0.01),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房颤动与炎症有关,炎症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
- 程仁力黄涛张澍黄利军孙彤谢后田
- 关键词:心房颤动炎症超敏C反应蛋白
-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左心房重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膜活化糖蛋白Ⅱb/Ⅲa(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Ⅱb/Ⅲa,GPⅡb/Ⅲa)同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关系,初步探讨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机制。方法:临床选取100例研究对象,分为心房颤动组(房颤组)60例、窦性心律组(窦律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其中房颤组中41例患者通过经胸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又分为血栓阳性组(21例)和血栓阴性组(20例)。所有的研究对象均给予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ial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记录以下指标:(1)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2)左心房、左心耳血栓情况。测定全部研究对象的血浆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包括(1)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vWF和D-D;(2)流式细胞仪检测全部研究对象的全血中GPⅡb/Ⅲa水平。结果:LA-D、vWF、D-D、GPⅡb/Ⅲa的测定值均为窦律组<血栓阴性组<血栓阳性组(P<0.01);房颤组LA-D、vWF、D-D、GPⅡb/Ⅲa的测定值均高于窦律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窦律组LA-D、vWF、D-D、GPⅡb/Ⅲa的检测值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重塑、内皮损伤、血小板激活和凝血酶增加等因素可能共同参与左心房血栓的形成。
- 程仁力王志荣张澍黄利军黄涛谢后田孙彤
- 关键词:心房颤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
- 左卡尼丁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影响。方法CHF患者60例,分左卡尼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对照组应用现代心力衰竭治疗模式治疗,治疗组应用现代心力衰竭治疗模式加用左卡尼丁(3 g/d)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心功能分级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分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左卡尼丁治疗组心功能分级显效20例(67%),对照组显效9例(30%),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左卡尼丁可以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
- 黄利军王雪胜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左卡尼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