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炜 作品数:11 被引量:45 H指数:4 供职机构: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失眠症患者认知功能与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代谢物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症(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征及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代谢物浓度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将CID分为伴有轻度认知损害组(CID-MCI)27例、无认知损害组(CID-NI)29例,另入组健康对照(HC)30名。行常规MR及多体素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扫描,分析三组DLPFC的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含胆碱化合物(choline-containing compounds,Cho)、肌醇(myo-inositol,MI)、谷氨酰胺+谷氨酸(glutamine+glutamate,Glx)和肌酸复合物(total creatine,tCr)绝对浓度。结果3组研究对象MoCA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CID-MCI组较CID-NI组和HC组低(P<0.05)。左侧DLPFC中,CID-MCI组Cho、MI浓度高于CID-NI组和HC组(P<0.05),CID-NI组Cho、MI浓度较HC组升高(P<0.05)。右侧DLPFC中,CID-MCI组Cho、MI浓度高于CID-NI组和HC组(P<0.05)。CID患者中,左侧DLPFC区Cho浓度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35,P=0.01),右侧DLPFC区Cho浓度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33,P=0.02)。结论部分CID患者MoCA评分降低,CID-MCI患者双侧DLPFC区Cho和MI浓度增加,MoCA评分与双侧DLPFC区Cho浓度水平存在负相关。 仝太山 孙宗琼 蔡炜 程灶火 赵鹏关键词:慢性失眠 磁共振波谱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基于增强CT影像征象在评估胃癌腹膜微转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模型,通过对增强CT多种征象分析,预测胃癌腹膜微转移情况,建立胃癌腹膜微转移预测模型。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胃癌患者120例,患者术前均接受增强CT检查。根据手术病理是否存在腹膜微转移,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观察测量治疗前增强CT的基本征象(肿瘤最大径、厚度、浆膜浸润、强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分站、有无远处转移),间接征象(腹膜周围积液,腹腔脂肪密度增高,腹膜增厚或可疑微结节,网膜浑浊)。首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建立ANN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判断腹膜是否存在转移。结果 :120例胃癌患者中,手术病理证实共86例存在腹膜转移,34例无腹膜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浆膜浸润、强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分站、有无淋巴结转移、腹膜周围积液、腹腔脂肪密度增高,网膜浑浊,腹膜增厚或可疑微结节在腹膜转移组及非转移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的总准确率为75.83%(91/120),总敏感度77.91%(67/86),总特异度73.53%(25/3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Logistic为0.853。ANN模型总准确率88.33%(106/120),总敏感度88.37%(76/86),特异度85.29%(29/34);ROC曲线示AUCANN为0.887。结论:ANN模型可通过对胃癌术前增强CT多种征象分析,为判断术前是否存在腹膜微转移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其预测效能高于传统Logistic回归分析。 贺锋 葛宇曦 陈林 周江枫 蔡炜关键词:胃癌 腹膜转移 人工神经网络 同时性多原发肺癌29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肺癌(sMPL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的sMPLC患者29例,男17例,女12例。癌灶数目2个者23例,>2个者6例;癌灶位于同侧者15例,双侧者14例,并给予相应手术治疗。统计其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结果29例患者均于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规范肺叶+亚肺叶切除术15例,行肺癌亚肺叶切除术14例,平均生存时间为33个月,3年生存率为58.6%,双侧多原发肺癌患者预后较单侧预后稍差。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sMPLC的重视度,并早期诊断,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积极综合性治疗措施,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张芳 吕蓓丽 蔡炜 徐凯 王福栋 游庆军关键词:多原发肺癌 卵巢颗粒细胞瘤CT表现(附15例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临床及CT特征,以提高本病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OGCT临床资料和CT表现。14例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1例行CT平扫。结果 15例肿瘤中13例为原发,2例为复发,临床表现不规则阴道流血2例,月经不规则1例,腹痛5例,腹胀3例,CA125升高2例,合并子宫内膜增生症2例,合并腹水6例。CT表现为盆腔内附件区囊实性肿块或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内见散在分布条状或小囊状低密度区,囊性区大小不一,CT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轻中度强化,低密度区无强化。结论 OGCT具有一定特征性的临床和CT表现。 蔡毅 陈林 蔡炜 岳建国 李晓红 延根关键词:卵巢 颗粒细胞瘤 肾转移瘤19例CT及MR诊断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肾脏转移瘤的CT和MR表现,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及活检证实的肾脏转移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行CT平扫+双期增强19例,MR平扫+动态增强扫描6例。结果:肾转移瘤单发11例,多发8例,共发现病灶31个;直径为1.8~5.9 cm,平均(3.50±1.45)cm;实性肿块11例,囊性8例;CT表现双肾单发(11例,57.9%)或多发(8例,42.1%)类圆形低密度结节或肿块,其中15个(48.4%)病灶位于肾皮髓质交界处,无包膜19例,增强后出现渐进性强化17例(89.5%);6例行MR增强表现为双肾长T1等T2或短T2信号影,DWI明显弥散受限,in-phase,out-phase未见明显信号降低,增强后均显示明显渐进性强化,缺乏包膜。结论:肾转移瘤的CT双期增强及MR动态增强具有一定特征,可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正确性。 贺锋 葛宇曦 陈林 周江枫 蔡炜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磁共振成像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MSCT诊断 目的:对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MSCT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临床手术病理得到明确诊断的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患者23例作为... 汪洋 秦方辉 江泓 孙宗琼 蔡炜 陈林 延根 丁勇俊关键词:胸膜孤立性纤维瘤 流行病学 影响鼻咽癌18F-FMISO乏氧显像SUVmax的相关因素初探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原发灶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分期及肿瘤体积与18F-氟硝基咪唑(FMISO)PET/CT显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至2015年间行头颈部18F-FMISOPET/CT显像的41例鼻咽癌患者(男31例,年龄18~74岁;女10例,年龄35~67岁)的资料,分析鼻咽癌组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分期、肿瘤体积等参数与原发灶SUVmax之间的关系.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近似t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非角化性癌和鳞状细胞癌原发灶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83.5,P>0.05),分化型与未分化的鼻咽癌原发灶SUVmax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1.23,P>0.05);T1~T2期与T3~T4期鼻咽癌原发灶SUVmax分别为1.52±0.43、2.05±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P<0.05).SUVmax与肿瘤体积有一定相关性(rs=0.488,P<0.05).结论鼻咽癌原发灶乏氧程度与T分期及肿瘤体积有关,综合分析有助于评估氧负荷及判断预后. 吴娜静 徐巧玲 尤徐阳 杨波 蔡炜 陈礼平 张雨 周乐源关键词:细胞低氧 硝基咪唑类 氟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影像及病理学对比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基于病理变化的特征性CT和MRI影像,提高AAM的影像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AM患者的CT和MR影像,对比分析其病理变化及影像特征。结果5例病灶均位于盆腔或会阴部,CT平扫均为等及稍低密度,3例增强后实性成分缓慢强化,其中1例出现漩涡样或分层状强化。MR扫描显示,5例病灶呈T2WI高低混杂信号,2例出现典型漩涡状或分层样改变,增强后3例缓慢强化。结论AAM好发于女性盆腔内及会阴部,肿块多为囊实性。CT及MR增强扫描缓慢强化,肿块内漩涡样及分层样改变为其特征性改变。 蔡炜 周嘉梁 吴刚 肖逸尘 刘希胜关键词: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影像特点 病理改变 诊断率 多路敏感编码扩散加权成像直方图鉴别鼻咽癌和鼻咽淋巴瘤的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多路敏感编码扩散加权成像(Multiplexed sensitivity encoding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MUSEDWI)直方图鉴别鼻咽癌和鼻咽淋巴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12经病理证实为鼻咽部肿瘤患者82例。所有患者行MUSE-DWI检查。依据病理分为鼻咽癌组(51例)和鼻咽淋巴瘤组(31例),在肿瘤最大截面的表观扩散系数(ADC,b=1000mm2/s)图上手动勾画感兴趣区,提取直方图参数,包括均值、标准差、偏度以及峰度。统计比较鼻咽癌组与鼻咽淋巴瘤组在各直方图参数间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有差异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以此来评价不同参数对鼻咽癌和鼻咽淋巴瘤的鉴别能力。结果直方图各个参数均有较好的组内及组间一致性,鼻咽癌组的均值以及标准差均明显高于鼻咽淋巴瘤组(P<0.05),其中均值的AUC值最大(AUC=0.805),阈值为754.95×10-3mm2/s,其鉴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5%和74.2%,两组的偏度及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USE-DWI直方图的均值和标准差具有较好的再现性,可为临床鉴别鼻咽癌和鼻咽淋巴瘤提供新的无创、定量方法。 秦方辉 张衡 陈林 蔡炜 汪洋关键词:鼻咽癌 直方图 MRI增强扫描在鼻咽癌放疗近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前后判断疗效中的应用价值,并用体视觉分区分析法追踪观察鼻咽癌分期是否对放疗具有敏感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5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其中9例侵犯咽旁间隙或/和口咽(T2),29例侵犯颅底或/和翼内肌(T3),12例侵犯颅神经或/和海绵窦或/和鼻窦或/和翼外肌(T4),均行近期放射治疗(1疗程30次,66~70 Gy/次,5次/周,共6周),前后均行T1WI、T2WI和MRI增强扫描,利用体视觉分区分析法对病灶形态、范围及周围组织侵犯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对比。上述数据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放疗前对比,MRI增强扫描,9例侵犯咽旁间隙或/和口咽,29例侵犯颅底或/和翼内肌,7例侵犯颅神经或/和海绵窦或/和鼻窦或/和翼外肌的肿瘤病灶明显缩小及颈部淋巴结退小,并强化不明显或无强化趋势(P〈0.05)。但5例病理分期为T4肿瘤中4例大小变化不明显及1例增大(P〈0.05),并且病灶标准化强化强度变化也不明显。结论 MRI增强扫描灵敏显示鼻咽癌放疗前后的变化,对鼻咽癌的疗效评价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另外,鼻咽癌放疗疗效与病理分期相关。 秦方辉 汪洋 孙宗琼 江泓 丁勇俊 蔡炜 岳建国 玄英花 延根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鼻咽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