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国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汉语国际教育中修辞的定位、教学原则与策略被引量:2
- 2013年
- 当前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体系中并无修辞的明确位置,而修辞既体现于教材的课文、练习中,又体现于中介语表达中。鉴于事实上存在的这一学科规划与教学实际脱节的现象,本文通过学理定性分析和实证定量研究,详细论证了汉语国际教育中修辞的定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修辞教学的原则与策略。
- 李卫国
-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修辞
- 时尚与习俗中的文化互动现象——北京、上海、河南,中国文化大三角格局民俗分析
- 2002年
- 时尚与习俗互为影响,这是现代文化发展中值得深刻关注的一个课题。北京是上层文化的典型,上海是城市文明时尚文化的典型,河南是民间文化的典型;在互动中其各呈特色。尤其应该强调的是,南北文化的冲突并不是完全由地域、气候等自然因素而形成,而是由于历史文化的心理积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之间的差别,应该形成交流、沟通、融合和互动,不应该形成文化的障碍,甚至精神障碍。南北文化与中西部文化的相互补充,及其相互间的融合与发展,在今天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 李卫国
- 关键词:中国文化习俗文化互动时尚文化民间文化
- 高校“艺术概论”教学理论与声像结合模式研究
- 2001年
- “艺术概论”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必修理论课,对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理论素养,把握艺术的本质,正确引导艺术实践活动有着重要意义。但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理论与声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结合理论欣赏作品,在欣赏作品中理解理论,达到了良好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 李卫国
- 关键词:高校教学模式艺术专业知识结构声像教学
- 艺术与商业的双重剥离——谈冯小刚的《天下无贼》与传统贺岁片的变异
- 2009年
- 艺术与商业的高度融合是每一个电影人的理想境界。这是由于电影的艺术和商业的双重特性所决定的。冯小刚在其一系列的平民题材的贺岁片取得商业票房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开始在坚守平民视角、小人物的爱恨情仇、悲喜交加、幽默荒诞的前提下,追求人性思考和艺术审美以及商业元素的变化。这种商业和艺术的双向追求和简单化的结合,导致了商业与艺术的双重剥离。
- 李卫国
- 关键词:《天下无贼》艺术
- 张艺谋电影创作风格的审美走向被引量:10
- 2002年
- 张艺谋是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群体中的代表人物。从《红高粱》《菊豆》到《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 ,十三年的创作历程经历了从主题回归和艺术叛逆 ,虚幻的理想家园和现实的本土回归 ,最终以理想与现实整合的审美走向 。
- 李卫国
- 关键词:张艺谋电影审美走向
- 赵孟頫及其诗被引量:2
- 2002年
- 元诗的成就虽然无法与唐、宋相比,但却开了明诗宗唐之风。其中赵孟(兆页),对于改变元初诗风的影响尤为突出。
- 李卫国
- 关键词:元诗仕元元好问诗话
- 从济慈诗《希腊古瓮颂》看“沉默”的艺术功能被引量:3
- 2002年
- 英国诗人济慈诗作《希腊古瓮颂》将绘画艺术与诗歌相互打通,充分体现了“沉默”对诗的语言的原创性作用,因而也就表达了“沉默”中的“美”所必然造就的那个“真”的艺术现实。
- 李卫国
- 关键词:济慈《希腊古瓮颂》艺术功能
- 从《那山那人那狗》看霍建起电影的中国美学与文化构建被引量:3
- 2012年
- 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是当代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艺术电影。它传承了中国美学追求唯美、追求含蓄的风格,在人物性格、人物命运以及价值道德评判中体现了中国人隐忍、朴实、执着、善良的文化基因。《那山那人那狗》以自然清新的风格、唯美的视觉语言与艺术追求彰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对艺术电影承载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和美学特征进行了典型的诠释,对中国电影在全球语境中走民族文化之路有着深刻的启示与标杆作用。
- 李卫国
- 关键词:霍建起《那山那人那狗》中国美学文化构建
- 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储备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前,汉语教学规模的快速拓展,使海内外对国际汉语教师的需求急剧增加。以往的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研究型"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培养对外汉语方向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另一种是"应用型"培养模式,这一模式通过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和实施"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计划来培养汉语教学师资。这两种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培养效能,但它们的培养周期较长,课程设置面面俱到,特色不鲜明,没有体现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由于国际汉语教育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应构建以案例库为主,兼顾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实践型"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模式。
- 李卫国
-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师案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