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小芳

作品数:62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7篇荸荠
  • 11篇栽培
  • 10篇枯病
  • 8篇组培
  • 8篇快繁
  • 7篇组培快繁
  • 7篇秆枯病
  • 6篇移栽
  • 6篇栽培技术
  • 6篇脱毒
  • 6篇紫云英
  • 5篇浙薯13
  • 5篇土壤
  • 5篇荸荠秆枯病
  • 5篇翻耕
  • 4篇有机肥
  • 4篇施用
  • 4篇水稻
  • 4篇水稻产量
  • 4篇快繁技术

机构

  • 62篇台州市农业科...
  • 4篇台州市国土资...
  • 1篇武汉生物工程...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62篇赖小芳
  • 44篇王伯诚
  • 22篇陈银龙
  • 10篇陈剑
  • 10篇唐兴国
  • 9篇项玉英
  • 8篇刘守坎
  • 6篇陈孝赏
  • 5篇张尚法
  • 4篇刘也楠
  • 4篇王健康
  • 3篇余山红
  • 3篇何玲玲
  • 3篇郝西平
  • 3篇米敏
  • 3篇康鑫
  • 2篇洪莉
  • 2篇林海忠
  • 1篇吴增琪
  • 1篇潘仙鹏

传媒

  • 13篇浙江农业科学
  • 3篇农业科技通讯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长江蔬菜
  • 3篇上海农业科技
  • 3篇新农村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园艺与种苗
  • 2篇中国蔬菜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Agricu...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1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荸荠田内清除浮萍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田中清除浮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荸荠田内清除浮萍的方法,包括将荸荠苗移栽至大田后的常规管理,在大田内的荸荠苗分蘖分株生长至封行前的15天内,让大田内的水自然落干后,再保持2‑6天不向大田内放水,让田间泥土沉实,...
赖小芳王伯诚张尚法陈伟强黄善军王健康康鑫
文献传递
带籽紫云英翻耕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性质的影响(英文)
2013年
[目的]研究带籽紫云英作为绿肥对稻田土壤性质的影响,为推进绿肥生产和农田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开展3年田间定位实验,第1年设置4个不同紫云英翻压量(2.81,5.61,8.42,11.23 t/hm2)处理,无紫云英翻压作对照处理,后两年均延续上一年实验结果,每年水稻移栽前将各个小区田面自然长出的带籽紫云英测产后直接翻耕;测定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养分、生物学性质以及水稳性团聚体等指标。[结果]紫云英带籽翻耕的绿肥处理可使水稻有效穗及产量显著增加,并增加土壤中的有机酸,同时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活性均明显提高;土壤水溶性有机酸随绿肥施用量增加而升高,但过多绿肥使用量会抑制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由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向中微团聚体富集。[结论]带籽紫云英作为绿肥施用能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稳步提高土壤肥力,显著增加水稻产量的作用,水稻移栽前翻压量以不超过8.42 t/hm2(干重)为宜。
王伯诚赖小芳陈银龙项玉英陈剑
关键词:翻耕水稻产量稻田土壤养分土壤性质
肥稻模式下紫云英带籽翻耕的生态效应被引量:1
2013年
与传统紫云英4月压绿相比,紫云英带籽翻耕则是在单季稻秧苗移栽前的6月初紫云英黄枯种子完全成熟时用旋耕机一并翻入稻田。结果表明,稻田翻耕带籽紫云英可以使水稻产量提高,迅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带籽紫云英施用量为11 250~45 000 kg/hm2(干草率21.7%)时,当年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5.9%,水稻产量增加10.1%~14.1%;且当年水稻收割后紫云英自然出苗,第2年又会有带籽紫云英27 000~31 500 kg/hm2(干草率23.1%)翻入稻田,到第3年有机质含量增加9.8%,水稻产量增加12.4%~17.2%;并使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增加,使有效磷、速效钾相对释放增加。稻田翻耕带籽紫云英收到了一次播种、多年受益的功效,起到了生态培肥连年增产的效果。
王伯诚赖小芳陈银龙吴增琪林海忠项玉英陈剑
关键词:紫云英土壤团聚体水稻产量
饼肥不同施用量及施用方法对荸荠的增产效应被引量:2
2017年
研究了饼肥不同施用量及施用方法对荸荠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荸荠配施饼肥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配施饼肥的8个处理比单一施用化肥的CK平均增产11.6%;饼肥2次追施效果优于一次性基施效果,各处理平均增产4.7%,且2次追施施用量以1500 kg/hm2处理的荸荠产量较高,比CK增19.9%;一次性基施施用量以1875 kg/hm2处理的产量较高,比CK增15.7%。并且适量配施饼肥能改善荸荠品质,其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含量较高,口感好,品质佳。
赖小芳王伯诚陈伟强王健康周建华
关键词:荸荠基施追施
2种生态型三叶青生长发育与总黄酮含量的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以窄叶与阔叶2种生态型三叶青为材料进行人工栽培,连续3年考察主蔓长度、分枝数、茎叶鲜重、T/R(地上部鲜重/块根总重)比值、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总重(鲜重)等6个农艺性状,并比较不同生长年限以及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2种生态型三叶青以三年生产量为最高,不同组织均累积了较高含量总黄酮,适宜全草入药与采收。窄叶三叶青有效成分高于阔叶三叶青,但产量远低于阔叶三叶青。
洪霞赖小芳邱莉萍米敏刘也楠陈银龙
关键词:阔叶总黄酮块根
一种马铃薯、荸荠的轮作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荸荠的轮作栽培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领域。该方法是在一年的时间周期内,2月至3月初,采用种薯直播的形式对马铃薯进行种植,并在5月底前收获结束;轮作田进行晒田休整,以及进行整田处理后,完成对荸荠的栽培...
陈孝赏赖小芳陈伟强陈剑
文献传递
荸荠芽插栽培技术特点及效益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利用荸荠各级分蘖苗进行大田移栽生产,这种称为芽插的栽培技术与传统子插栽培比较,具有操作方便,省工节本和增效的优势,其茎苗长势强健、病害少,其球茎大果率高、产量高、商品性好等特点。
赖小芳王伯诚陈银龙林海忠刘守坎
关键词:荸荠栽培技术
生物有机肥对莴笋产量的影响
2019年
进行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莴笋生物学性状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总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施生物有机肥绿施优或地欣的处理比对照不施生物有机肥的处理增产达20%。
项玉英赖小芳王伯诚陈伟强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莴笋生物学性状
一种荸荠栽培中减轻病害提高产量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荸荠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荸荠栽培中减轻病害提高产量的方法,作为母本秧苗的荸荠秧苗移栽大田后,母本秧苗会分生出若干株分蘖苗,母本秧苗生长成为母株,当所有的母株平均分蘖苗达到6‑7株时,用镰刀从土表下2cm‑5c...
王伯诚赖小芳张尚法王健康陈伟强黄善军康鑫
文献传递
浙薯13脱毒快繁及移栽技术被引量:2
2014年
将浙薯13种薯高温催芽后,取茎尖在MS+6-BA 0.05 mg·L-1+NAA 0.02 mg·L-1培养基上分化出芽,经相同培养基继代培养和1/2MS+NAA 0.02 mg·L-1+0.3%AC培养基的生根培养,可快速繁育出大量试管苗。试管苗可直接移到整理好的苗床里,也可先移到格盘里假植一段时间,待完全成活后再移栽到苗床里,2种移栽方法成活率都达95%以上。
赖小芳唐兴国何玲玲王伯诚
关键词:浙薯13脱毒组培快繁移栽技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