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性肥胖对2型糖尿病新发脑梗死事件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中心性肥胖对2型糖尿病新发脑梗死事件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2006-2007、2010-2011年开滦集团健康体检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8 306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队列,依据基线WC水平分为中心性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应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中心性肥胖对2型糖尿病新发脑梗死事件的影响.平均随访38 ~ 53(48.05±3.09)个月.结果 (1)中心性肥胖组人群的平均年龄、BMI、SBP、DBP、脉压、FPG、TC、TG、LDL-C、UA水平均高于非肥胖组(P<0.01).(2)中心性肥胖组脑梗死总累积发生率高于非肥胖组(3.1%VS.1.6%,P<0.01);按性别分层后,男性中心性肥胖组仍高于非肥胖组(3.3%vs.1.7%,P<0.01).(3)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中心性肥胖为2型糖尿病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RR=2.07(95%CI:1.39 ~ 3.09).结论 中心性肥胖增加2型糖尿病新发脑梗死事件的风险.
- 刘秀荣周艳茹王建军刘星杨春伟李俊娟陈朔华吴寿岭
- 关键词:中心性肥胖脑梗死
- 血清尿酸水平与新发糖尿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非高血压对象不同血尿酸水平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度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职工101510人中空腹血糖〈7.0mmol/L且无糖尿病病史、未使用降糖药物的职工作为观察队列,排除未参加2008—2009、2010—2011年度体检以及空腹血糖资料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73279例。将高血压与非高血压对象按不同性别和尿酸五分位数分组,比较不同性别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亚组间糖尿病的发病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尿酸水平对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按性别分层后,女性非高血压与高血压亚组糖尿病的发病率(/1000人年)分别为3.9、4.6、7.4、6.2、7.9和4.3、3.2、5.3、4.7、11.8;男性分别为8.0、8.2、7.8、8.2、9.0和10.7、9.8、8.8、9.2、12.5。影响糖尿病发病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后,女性非高血压组,与尿酸第1分位比较,第2到第5分位发生糖尿病的HR(95%CI)分别为1.10(0.74~1.65)、1.63(1.12~2.37)、1.50(1.03~2.20)、1.48(1.02~2.15);女性高血压组,与尿酸第1分位比较,第2到第5分位发生糖尿病的HR(95%CI)分别为0.75(0.48~1.16)、1.23(0.84~1.81)、0.87(0.59~1.29)、1.42(1.01~2.00);男性非高血压组,与发病率最低组(第3分位)比较,第1、2、4、5分位发生糖尿病的HR(95%CI)分别为1.04(0.90~1.21)、1.03(0.88~1.19)、1.02(0.88~1.18)、1.10(0.95~1.28);男性高血压组,相应的HR(95%CI)分别为1.15(1.00~1.32)、1.16(1.01~1.34)、1.01(0.87~1.16)、1.13(0.99~1.28)。结论不论非高血压组还是高血压组,高尿酸均可使女性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
- 史丽萍云佩佩李秋云周艳茹杨春伟石慧婧崔刘福李俊娟吴寿岭
- 关键词:血尿酸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20例
- 2004年
- 周艳茹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煤炭企业职工脂肪肝与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代谢异常的关系,为预防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煤炭企业职工脂肪肝人群841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无脂肪肝的802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尿酸、谷丙转氨酶等生化指标,测量血压,计算体重指数,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谷丙转氨酶、血压、体重指数水平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非脂肪肝组(P<0.01)。且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加重,TC、TG、LDL-C、FBG、UA、ALT、BMI、SBP和DBP水平呈逐渐上升的趋势,HDL-C水平呈逐渐下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易伴发各种代谢异常,脂肪肝对肝功能(ALT)造成一定的损伤。
- 周艳茹闫秀纵曲宏伟刘秀荣李雯曹正新
- 关键词:脂肪肝代谢异常生化指标健康体检
-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关系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不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健康查体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90 532人作为观察队列。研究人群按血清总胆红素四分位水平(1.0~9.7,9.8~12.2,12.3~15.1,15.2~40.0μmol/L)分组,随访38~53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1次新发脑梗死事件情况。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四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新发脑梗死事件的影响。结果随访期间共发生1106例脑梗死事件,血清总胆红素四分位分组总的脑梗死事件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52%、1.21%、1.38%、1.70%(P〈0.05)。Cox分析校正其他传统危险因素后,与第2分位组比较,第1分位组发生脑梗死事件的HR为1.21(95%CI1.02~1.44)。结论血清总胆红素在1.0~9.7μmol/L为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杨春伟刘星王晓涛刘秀荣张景义李秋云闫秀纵周艳茹刘业强吴寿岭李晓庆陈朔华
- 关键词:血清总胆红素队列研究
- 糖尿病人群性别差异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人群性别差异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空腹血糖≥7.0 mmol/L或<7.0 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8 306例糖尿病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48.01±3.14)个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一次新发脑梗死事件情况.分析糖尿病人群性别差异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1)与女性组相比,男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高,空腹血糖、HDL-C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性组累积发生脑梗死事件率高于女性组(2.9%对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BMI、SBP、DBP、FPG、TC、TG、LDL-C、HDL-C及吸烟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男性组发生脑梗死事件的相对危险(RR)为女性组的1.58倍(95%CI:1.05~2.38,P<0.05). 结论 男性是糖尿病人群脑梗死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闫秀纵周艳茹孙月秋杨春伟刘星刘秀荣曹正新吴寿岭
- 关键词:性别差异糖尿病脑梗死
- 腰围增加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相关:一北方人群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人群中腰同增加与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度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的101510名职工中空腹血糖(FPG)〈7.0mmol/L、无糖尿病病史、未使用降糖药物且FPG及腰围资料完整的89364名职工作为观察队列,排除2010~2011年度未参加体检者、FPG及腰围资料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58426名。依据基线腰同测量值将观察对象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比较2组间糖尿病的发病率,同时依据基线腰同四分位数将观察对象分为4组,比较4组间糖尿病的发病率。用多因素logistic同归分析腰围增加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1)肥胖组糖尿病发病率高于非肥胖组(8.02%对3.37%,P〈0.01)。随着腰围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第一分位、第二分位、第三分位和第四分位组的发病率分别为2.32%、3.62%、5.46%和8.89%。按性别分层后,男性4组糖尿病的发病率分别为2.84%、3.65%、5.32%和8.95%,女性分别为1.50%、3.41%、6.22%和8.51%。(2)影响糖尿病发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与第一分位组比较,第二分位组、第三分位组和第四分位组均增加新发糖尿病的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1.17、1.47和1.95。在不同性别人群中校正上述因素后,与第一分位组比较,第二分位组对不同性别人群的影响不再显著,但仍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男性OR值分别为1.08、1.36和1.90.女性为1.35、1.70和1.88。结论腰围增大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 刘秀荣李俊娟周艳茹黄玮刘红敏桑大森张倩吴寿岭
- 关键词:腰围糖尿病
- 糖尿病人群基线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肌酐倍增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人群基线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肌酐倍增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FBG≥7.0mmol/L或〈7.0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并具有完整查体资料(包括个人生活习惯、健康状况、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且基线肾功能正常的5921例糖尿病人群作为观察队列,平均随访(25.36±5.10)个月。以肌酐倍增为观测指标,分析基线血清hs—CRP水平与糖尿病人群2年后发生肾功能减退的相关性。结果(1)随访2年后,与基线hs-CRP〈3mg/L组相比,hs—CRP≥3mg/L组发生肌酐倍增率增高[χ^2=33.001,P=0.000,发病风险(OR)值为3.375,95%CI 2.175—5.248,P=0.000];而两组间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9,P=0.889);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BMI、SBP、DBP、FBG、TC、TG、LDL-C、HDL—C后,基线hs-CRP≥3mg/L组发生肌酐倍增的OR值是hs—CRP〈3mg/L组的3.261倍(95%CI 2.037~5.231,P=0.000)。(2)与hs—CRP〈3mg/L组相比,基线hs—CRP≥3mg/L组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高、人群中女性比例大、SBP、DBP、FBG、TG水平和eGFR水平高;而新发糖尿病比例低、HDL-C和血清肌酐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线hs—CRP≥3mg/L者发生肌酐倍增的危险增加,hs—CRP可能是发生糖尿病患者发生肾功能减退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
- 王丽晔刘运秋朱晨蕊安利杰周艳茹阎秀纵李冬青高竞生刘秀荣王剑利吴寿岭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糖尿病人群肾功能减退
- 不同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血尿酸(SUA)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2012年度于本院参加健康体检的7 89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肝脏超声检查。依据基线SUA水平将研究对象四分位分组,比较4组间NAFLD检出率,并对NAFLD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随着SUA水平的升高,NAFLD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四组NAFLD检出率分别为29.5%、42.5%、50.5%和63.9%。影响发生NAFLD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等因素后,与第一分位组比较,第二、三、四分位组发生NAFLD的OR值分别是1.218(95%CI:1.033~1.437)、1.353(95%CI:1.139~1.607)、1.713(95%CI:1.428~2.053)倍(P<0.05)。结论SUA水平升高是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与NAFLD的发病密切相关。
- 刘丽英曹正新刘卫华周艳茹刘星刘秀荣梁洁
- 关键词:血尿酸非酒精性脂肪肝
- 糖尿病与空腹血糖受损人群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出率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IFG)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在参加2006-2007年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1510人中随机抽取5852人作为观察队列,于2010-2011年对观察队列进行第3次健康体检,同时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线血糖水平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结果在5852例观察对象中,符合入选标准、资料完整的有5440例,理想血糖组(n=3808)、IFG组(n=1155)、糖尿病组(n=418)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9.6%、45.5%、63.6%;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IFG组、糖尿病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分别比理想血糖组增加19%和85%,其OR值分别为1.19(95%CI1.01~1.39)、1.85(95%CI1.44~2.37)。结论 IFG是发生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 朱颖李雯周艳茹安利杰戚长春秦天榜袁凤辉赵洪涛赵性泉吴寿岭
-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颈动脉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