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海星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维库溴铵
  • 3篇麻醉
  • 3篇肌松
  • 3篇肌松效应
  • 2篇多态
  • 2篇躁动
  • 2篇手术
  • 1篇短小手术
  • 1篇多态现象
  • 1篇多态性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用药
  • 1篇瑞芬太尼
  • 1篇手术麻醉
  • 1篇舒适护理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躁动
  • 1篇苏醒
  • 1篇苏醒期躁动

机构

  • 5篇贵州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5篇吴海星
  • 2篇高鸿
  • 1篇刘艳秋
  • 1篇蒋柯
  • 1篇杜婷

传媒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舒适护理在小儿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被引量:17
2015年
七氟醚因诱导迅速、对气道无刺激,血气分配系数低,血流动力学稳定,是小儿全身麻醉的优先选择。但研究发现:七氟醚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为189/6~80%。躁动可造成患儿的自我损伤,影响手术效果和复苏的质量,同时增加麻醉后风险及监测和护理难度。
杜婷何苏怡吴海星
关键词:患儿七氟醚全麻苏醒期护理
ORM1和CHRNA1基因多态性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ORM1和CHRNA1基因多态性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相关性研究  方法:选取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20日期间,ASA(美国麻醉协会) I~II级、年龄18~65岁,择期全麻下拟行乳腺包...
吴海星
关键词:手术麻醉气道插管维库溴铵肌松效应
CHRNA1和ORM1基因多态性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CHRNA1和ORM1基因多态性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ASA Ⅰ-Ⅱ级、年龄18~65岁,择期全麻下拟行乳腺包块切除的女性患者儿4例,术前采集外周静脉血5mL,采用3730XL DNA测序仪(Applied Biosystems,USA)直接测序。麻醉诱导期间给予2ED95(0.1mg/kg)维库溴铵,用TOF-Watch加速度仪进行肌肉松弛监测,采用4个成串刺激(train of four,TOF)方式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观察起效时间、时效、体内作用时间、恢复指数、TOF比率恢复到25%的时间。按照肌松监测指标的90%置信区间纳入标准,选取107例患者其中的12例,对CHRNA1全外显子、rs16862847和ORM1(A113G)进行测序。【结果】12例患者CHRNA1基因的全外显子、rs16862847SNP位点和ORM1 A113G测序结果显示CHRNA1基因的全外显子、rs16862847均未发现突变。ORM1发现7例A113G杂舍子突变(ORM1*F/*S),5例未发现突变(ORM1*F/*F)。【结论】ORM1 A113G基因多态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维库溴铵的肌松效应,其可能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段宏伟吴海星吴一鸣宋颖高鸿马端
关键词:维库溴铵肌松弛药中枢性多态现象肌松弛
维库溴铵的麻醉药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维库溴铵是氨基甾体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全身麻醉。维库溴铵的肌松效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未充分认识这些影响因素,有可能产生肌松效果不佳或引发其毒副作用,本文通过回顾性归纳总结与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影响因素加以综述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维库溴铵。
段宏伟吴海星吴一鸣宋颖高鸿马端
关键词:维库溴铵肌松效应合理用药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R组),每组20例,术前均予七氟烷吸入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阿托品0.01 mg/kg、芬太尼3μg/kg,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麻醉维持,SR组采用瑞芬太尼6μg/kg·h持续静脉泵注,复合七氟烷吸入;S组仅七氟烷吸入,手术开始追加芬太尼2μg/kg,术毕拔除气管导管观察呼吸无异常送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记录两组患儿诱导前(T0),插管时(T1),插管后5 min(T2)、手术开始(T3)、手术开始后5 min(T4)、手术结束(T5)、拔除气管导管时(T6)及拔管后5 min(T7)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 O2)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后呼吸道事件发生情况,对患儿进行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和疼痛评分(FLACC)。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过程平稳,气管插管、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苏醒时间SR组比S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儿PAED评分,SR组术后躁动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ACC评分比较无差异,SR组术中七氟烷用药量少于S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易于维持,苏醒快,术后躁动发生率低。
刘艳秋吴海星蒋柯胡廷菊胡柏龙
关键词:七氟烷瑞芬太尼小儿术后躁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