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定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RID1A、PIK3CA、Ki-67在不同病变级别、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复发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AT丰富结合域1 A(ARID1 A)、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单位α基因(PIK3 CA)、细胞增殖核抗原67(Ki-67)在不同病变级别、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的表达情况及对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7例B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手术或膀胱镜活检取癌组织,并取其中28例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距癌旁>2cm)作为对照。对比不同组织中ARID1 A、PIK3 CA、Ki-67蛋白表达。治疗后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27)和未复发组(n=80),分析BUC复发的影响因素,以及ARID1 A、PIK3 CA、Ki-67蛋白表达与病变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BUC患者癌组织ARID1 A蛋白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IK3 CA、Ki-67蛋白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年龄、病变级别、临床分期、病灶个数、PIK3 CA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RID1 A、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病变级别、临床分期、病灶个数、PIK3 CA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BUC患者复发风险增加(P<0.05);BUC患者病变级别、临床分期越高,PIK3 CA、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ARID1 A蛋白阳性表达率越低(P<0.05)。结论BUC患者癌组织中ARID1 A、PIK3 CA、Ki-67蛋白表达明显异常,且与病变级别、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其中PIK3 CA蛋白阳性表达可明显增加复发率。
- 王晨静李超咸娴王胜何雷范多娇
-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
- 血清HCY、CRP及LP-a水平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LP-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4例脑梗死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研究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均治疗14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3、7、14d时血清HCY、CRP、LP-a水平差异。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所有患者的血清HCY、CRP、LP-a水平均降低,并低于治疗前各指标的水平,且治疗7d和14d时,以上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3d时,研究组患者的HCY、CRP、LP-a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7d和14d时,研究组患者的HCY、CRP、LP-a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CY、CRP、LP-a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其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
- 吕强郭永辉王胜白江来
- 关键词:脑梗死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
- 蛭蛇通络胶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蛭蛇通络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6月在定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90 mg,其中10%于1 min内静脉推注完毕,余药在1 h内静脉泵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蛭蛇通络胶囊,4粒/次,3次/d。两组用药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日常自理能力评估量表(Barthel)指数和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而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6、NSE、TNF-α、Hcy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5.00%,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蛭蛇通络胶囊治疗效果确切,可缓解急性脑梗死症状,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善明显,患者自理能力增强,并能降低机体炎性因子。
- 吕强李郭茜肖树强王胜魏卿
- 关键词:静脉溶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及对患者血清Hcy、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和密切护理,试验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和CRP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cy与CRP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cy和CR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吕强郭永辉王胜白江来
-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脑梗死
- 中药汤剂结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评《脑梗死》
- 2024年
- 《脑梗死》由赵建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ISBN:9787117074513。主要介绍了与脑梗死疾病相关的专业知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脑梗死疾病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更多脑梗死危险因素被发现和有效控制;更早开展介入和溶栓治疗;恢复期为患者提供神经康复治疗等。同时应当看到一些问题的存在,即:虽然发现了很多危险因素,但是仍有不少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原因无法确定,还需开展规范且系统的研究。
- 肖树强吕强王胜魏卿李郭茜
- 关键词:中药汤剂脑梗死危险因素神经康复治疗
-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评《脑血管病诊治决策》
- 2024年
- 《脑血管病诊治决策》由[美]莱昂纳多·兰格尔-卡斯蒂利亚主编,王玉海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4785871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神经科极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点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中医将其归类为“中风病”。据现代研究,痰瘀互结在中风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溶栓,但受限于严格的治疗“时间窗”,其临床应用有所局限。
- 李郭茜吕强肖树强王胜魏卿
- 关键词:中风病静脉溶栓脑血管病痰瘀互结
- 加味通窍活血汤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评《神经内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 2024年
- 《神经内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由李德爱、吕良忠、魏筱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ISBN:9787117211758。全书立足现代医学视角,对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及其药物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死亡率、致残率较高的严重疾病。加味通窍活血汤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两种药物功能互补互促,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 吕强王胜魏卿
- 关键词:神经内科药物治疗方法加味通窍活血汤治疗药物
-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 吕强郭永辉王胜白江来
- 将收治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HCY、hs-CRP、LP-a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梗死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
-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204例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2例。研究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分别于治疗7d、14d后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14d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判定。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及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逐渐降低,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较单纯奥扎格雷钠治疗效果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吕强郭永辉王胜白江来
-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脑梗死
- ARID1A及PIK3C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组织中ARID1A及PIK3C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0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BUC组)及28例癌旁组织(癌旁组)中ARID1A、PIK3CA及Ki-67的表达水平,并将BUC组按照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组,统计分析ARID1A、PIK3CA在各组间表达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ARID1A在BUC组中有42.06%呈缺失表达,而在癌旁组中仅7.14%呈缺失表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K3CA在BUC组中有74例(69.16%)表达显著增强,而在癌旁组中仅7例(25%)呈强阳性表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发现ARID1A的缺失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级及Ki-67增殖指数有关(P<0.05),PIK3CA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分级、Ki-67增殖指数无关(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RID1A与PIK3CA之间的表达无明确相关性(r=-0.062,P>0.05),复发与否与年龄、病变级别、浸润深度、PIK3CA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结论:ARID1A及PIK3CA在BU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强,且与病变级别、肿瘤浸润密切相关,但两种蛋白间并无相关性,二者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BUC的发生、进展。并且PIK3CA蛋白阳性表达可明显增加BUC的复发率,进一步为探究BUC提供了新的思路。
- 王晨静李超咸娴王胜何雷范多娇
- 关键词:膀胱肿瘤尿路上皮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