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3篇会阴
  • 2篇食管
  • 2篇食管鳞状
  • 2篇食管鳞状细胞...
  • 2篇疼痛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鳞状
  • 2篇鳞状细胞
  • 2篇鳞状细胞癌
  • 2篇产妇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干预治疗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氟西汀
  • 1篇阴部

机构

  • 7篇衡水市第二人...
  • 2篇衡水市第四人...
  • 1篇哈励逊国际和...

作者

  • 7篇徐小溪
  • 3篇刘俊国
  • 3篇张志敏
  • 2篇石劲松
  • 1篇侯素平
  • 1篇张晓娟
  • 1篇王荣霞
  • 1篇孙淑群
  • 1篇杨新娟

传媒

  • 3篇中国性科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盐酸氟西汀配合心理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情绪障碍32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配合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情绪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降糖药物,观察组同时给予盐酸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和心理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在糖尿病生化指标及焦虑、抑郁评分方面均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配合心理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情绪障碍患者,可改善患者情绪,增加遵医行为,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徐小溪孙淑群安新涛
关键词:2型糖尿病情绪障碍盐酸氟西汀心理干预
探析无创接生加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阴道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究在阴道自然分娩初产妇中使用无创接生手术联合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来河北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实行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300例,在抬头拨露后会阴侧切前给予浓度为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加切开侧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从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接生的基础上,开展在先露部下降至坐骨棘下约0.5cm^1cm,用浓度为1%利多卡因施行双侧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给与适度保护接生。从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孕妇1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会阴撕裂情况与程度状况、不同时间段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与第二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会阴撕裂机率为(8.0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31.33%)的低;观察组患者在t1、t2、t3时间段的VAS评分分别为(2.34±0.63)分、(2.91±0.42)分与(1.12±0.22)分明显比对照组在t1、t2、t3时间段的VAS评分(7.97±1.87)分、(8.23±1.94)分与(3.92±2.18)分的低;观察组患者第二产程时间为(43.27±4.66)min明显比对照组患者(56.34±6.11)min的短;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235.21±42.11)ml明显比对照组(513.75±41.56)ml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比较数据后,在阴道自然分娩初产妇中应用无创接生加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能有效缓解疼痛感、降低产后出血量与减少第二产程时间。住院时间短,产后恢复快,产妇能尽早的照顾婴儿,有利于母乳喂养的成功,降低婴儿的喂养成本,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确切,对子宫收缩、母体和胎儿无影响,同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徐小溪高运合张志敏康燕刘俊国
关键词:自然分娩会阴侧切
早期活动对妇科腹部手术后恢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因麻醉、手术创伤等刺激,常导致肠蠕动消失,排气、排便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患者腹胀和腹痛,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肠蠕动逐渐恢复,一般在术后48—72h整个肠道蠕动恢复正常,开始排气或排便。若手术后数天不能自主肛门排气则会引起腹胀,造成患者不适,而且还影响患者进食、休息、切口愈合。缩短第一次排气时间,尽快恢复肠蠕动,是我们术后护理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高运合徐小溪安新涛杨新娟王荣霞
关键词:腹部手术排气静脉血栓形成
不同麻醉时机对产妇会阴部疼痛及撕裂程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麻醉的不同时机对产妇会阴部疼痛及撕裂程度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在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阴道分娩的产妇300例,根据麻醉方式将产妇分为观察组(n=150)和对照组(n=150),其中观察组先露部下降至坐骨棘下约0. 5cm~1cm,用1%利多卡因行双侧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会阴切开前行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在胎头拨露后,会阴侧切前给予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和切开侧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会阴疼痛、撕裂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会阴部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Ⅱ级及以下的比例达到56. 00%;观察组发生会阴撕裂的比例为6. 67%,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会阴撕裂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第二产程和产后出血量分别为(35. 64±10. 12) min和(150. 50±30. 54) m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1. 41±0. 32) d和(3. 18±0. 97) d,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1%利多卡因行双侧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比会阴切开前行局部浸润麻醉和切开侧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有较好的效果,可减轻产妇会阴部疼痛和撕裂,缩短第二产程。
高运合徐小溪张志敏康燕刘俊国
关键词:局部浸润麻醉会阴切开术疼痛产妇
两种麻醉方式联合使用对会阴部撕裂程度及宫缩疼痛程度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观察采取利多卡因会阴局部浸润麻醉联合双侧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产妇会阴部的撕裂程度及宫缩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接收的单胎、头位产妇334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67例产妇。对照组在第二产程仅给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而联合(观察组)组在第二产程采取利多卡因会阴局部浸润麻醉联合双侧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将两组产妇产后会阴状况(包括会阴完整、会阴侧切、会阴裂伤率)、第二产程时长与疼痛VAS评分、新生儿出生1min和5min后的Apgar评分进行对照。结果:联合组(观察组)产妇产后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且侧切率、裂伤率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组(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与疼痛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各项不良妊娠结局比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联合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后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对于自然分娩产妇而言,采取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联合双侧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可明显降低会阴侧切、会阴部撕裂的几率,提高生产后会阴的完整率,缩短第二产程时长,降低产妇宫缩疼痛程度,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效果理想。
张志敏高运合徐小溪康燕刘俊国
关键词:利多卡因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LCE1和RFT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磷脂酶Cε1(phospholipase C epsilon 1,PLCE1)与核黄素转运蛋白2(riboflavin transporter 2,RFT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7例ESCC组织和48例正常食管组织中PLCE1和RFT2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LCE1和RFT2在ESCC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5.1%(74/87)、14.6%(7/48)及74.7%(65/87)、1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CE1及RFT2表达与ESCC临床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最长径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ESCC组织中PLCE1与RFT2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_s=0.646,P<0.05)。结论 PLCE1和RFT2均在ESCC中呈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最长径密切相关,提示PLCE1与RFT2可能成为ESCC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张晓娟石劲松张玲染徐小溪侯素平张清泉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
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缘癌残留的临床病理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376例ESCC患者中37例切缘癌残留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分期)、肿瘤最长径及淋巴结转移(N分期)分组之间切缘癌残留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随着肿瘤最长径的增加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ESCC手术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显著升高(X2=4.520及11.855,P<0.05),而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程度其手术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CC的肿瘤最长径、淋巴结转移都是手术切缘癌残留发生的相关因素,这些因素在手术方案的制定和预后判断方面起重要作用。
张晓娟石劲松张玲染徐小溪侯素平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切缘癌残留临床病理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