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
- 作品数:29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以数字化助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被引量:1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其中,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我国现代化道路上必须补齐的一项“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
- 孙晓陈潇夏杰长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 传统制绳工艺考释
- 2021年
- “绳”应是古代先民最早使用的工具之一,也是最初的动力来源。多孔制绳器及绳车是古代主要的制绳工具,其使用范围遍及全国。文章通过田野考察的方式,以新疆地区现存的传统绳车为研究对象,结合考古出土的“绳”及文献中的“绳车”使用记载,对制绳工具的起源、发展及使用方式进行剖析,并探讨制绳工艺与纱线合股的工艺源流。从民族学田野考察来看,部分考古出土的多孔器其实用属性应为原始制绳工具。后续绳车制绳是最初的机械能动设计思维的转化,综合运用了人机工程学及力学的设计思维,是古代纺织器具中重要的机械设计典范。
- 葛梦嘉孙晓蒋玉秋赛娜娃尔·苏里堂
- 关键词:合股民族学
- 史家注史:朱绍侯先生与《今注本二十四史》
- 2023年
- 今注本《宋书》的校注,是朱绍侯先生学术生涯最后二十多年花费心力甚多、至为牵挂的学术事业。史家注史是《今注本二十四史》的重要原则和鲜明特色。今注本《宋书》以人名、地名、职官、典故、制度等作为注释重点,强调从史学工作者的角度展开校勘和注释,注重版本的改误纠谬,史实的正义疏通,史料的补充增益。今注本《宋书》是一部填补学术空白的、具有开创性的正史文献整理作品,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注释最为全面的一部《宋书》。广博厚实的学术功力,丰富的项目组织管理经验,是朱先生胜任主编一职并完成《宋书》校注的两个重要因素。朱先生是“史家注史”原则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始终支持《今注本二十四史》的各项工作,为《今注本二十四史》编纂出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赵凯孙晓
- 数实融合背景下平台经济优化乡村产业链的机制被引量:3
- 2024年
- 促进数实融合是顺应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趋势、发掘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战略选择。数实融合以平台为中枢,有效整合技术与数据并在不同场景应用,实现价值增值。由平台发展衍生而来的平台经济,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主要的经济组织形态和市场运行模式,具有典型的网络效应、普惠效应、创新效应、价值创造效应,通过提质、增效、扩容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筑新动能。当前,我国乡村产业链面临现代生产要素缺失、产业创新驱动不足、产业链条过短、产业协同能力不足、产业链数字化综合运营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平台经济基于自身特性,能够通过优化乡村产业链要素投入结构、打造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的双向一体化,助力乡村产业链全链路数字化升级,实现对乡村产业链的补链、延链、强链作用。促进平台经济与乡村产业链深度融合、释放新发展动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平台企业、社会多方协同,围绕乡村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产业主体、产业结构与产业模式同步创新,以乡村产业链升级助力现代农业农村经济体系构建。
- 孙晓张颖熙
- 关键词:平台经济
- 我国直销银行如何持续发展被引量:1
- 2019年
- 直销银行经过长时期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直销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阶段性划分,对传统的银行发展形式进行创新。同时,未来直销银行发展,要独立运营,做好客户定位以及运营渠道的规划,需要有效解决金融市场中的发展问题,为银行的产品销售提供机遇。
- 孙晓
- 金融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优势与基本模式研究被引量:19
- 2022年
- 金融科技是金融服务与底层技术的双向创新,以其在普惠金融、小微金融方面的独特优势破解传统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中触达难、风控难、盈利难等痛点,推动金融组织方式、服务模式、产品体系等不断创新,以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多元主体、融合业态、数智应用的新型金融服务需求。根据核心技术、主要业务和组织形态,当前金融科技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有传统金融机构“线上+线下”基础金融服务模式、综合平台服务模式、数字供应链金融模式。综合分析以上模式,在金融科技全面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应平衡创新发展与风险管控、数据价值开发与数据安全治理、农村金融生态构建与场景嵌入等各方关系,从而构建起“金融为民、科技向善”的高质量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孙晓罗敬蔚
- 关键词:金融科技
- 妈祖学与《妈祖藏》被引量:5
- 2015年
- 近年来,妈祖文化研究呈现出逐渐由信仰考察到文化研究再到学科构建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即突破了以往侧重于祭祀、祈福等民间信仰和民俗民风的考察,更加注重横向与纵向、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模式,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妈祖学”的设想。2013年,由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组织编著的《妈祖学概论》(人民出版社,2013年),便是针对“妈祖学”这一新的学科构想的系统性阐述。
- 孙晓
- 关键词:妈祖文化文化研究民间信仰民俗民风
- 《妈祖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述评被引量:3
- 2015年
- 2014年11月,《妈祖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第一辑)由鹭江出版社出版,并于2015年5月在莆田学院举行新书发布会。丛书共20卷,16开精装,厚重大方,收录有关妈祖文献达一百多种,是目前海内外篇幅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妈祖文献丛书,部分文献属于首次面世,堪称妈祖文献整理研究的标志性新成果。
- 孙晓
- 关键词:书评标志性精装
- 产业链协同视角下数智农业与平台经济的耦合机制研究被引量:14
- 2022年
- 数智农业作为产业数字化在农业领域的典型模式和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场景,对于推动中国农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强化产业链韧性具有重要意义。高质量的农业供给取决于产业链各环节的有效耦合与协同创新,而非局限于生产环节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数智农业的发展需要特定的平台来支撑其市场培育和场景应用,从而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乡村数字经济生态。文章从技术、信息、供需、价值四个层面分析了数智农业与平台经济的耦合机制,以及两者协同创新的主要堵点与约束。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发挥科技创新赋能效应、整合数据要素价值、培植乡村数字经济生态、强化数字乡村人才支撑等建议,以助力构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 孙晓夏杰长
- 关键词:平台经济产业链协同
- 数字文化驱动文化强国建设的动力与路径研究
- 2024年
- 数字文化是数字技术与文化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文化形态。数字文化主要包含文化数字化和数字文化化两个层面。数字文化具有重要的制度与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数字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的引领力、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力、时代先进文化的创新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中,发挥数字文化的赋能效应应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形成强国建设的文化引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动能,驱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以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抓手,释放数字文化多元价值;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数字文化生态治理,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支撑。
- 孙晓夏杰长
- 关键词:数字文化数字技术文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