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媛媛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子宫
  • 5篇子宫内膜
  • 5篇内膜
  • 5篇宫内
  • 5篇宫内膜
  • 4篇异位症
  • 4篇子宫内膜异位
  • 4篇子宫内膜异位...
  • 4篇内膜异位症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胰十二指肠
  • 3篇胰十二指肠切...
  • 3篇胰十二指肠切...
  • 3篇十二指肠
  • 3篇十二指肠切除
  • 3篇十二指肠切除...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基因

机构

  • 11篇邯郸市中心医...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11篇石媛媛
  • 5篇田芬
  • 3篇袁增江
  • 3篇王菊荣
  • 2篇李美艳
  • 2篇韩新彦
  • 2篇姚海针
  • 1篇呼君瑜
  • 1篇马利辉
  • 1篇陈永学
  • 1篇宋春丽
  • 1篇王亚萍
  • 1篇张欣
  • 1篇焦茹
  • 1篇陈辉
  • 1篇程利芳
  • 1篇赵红

传媒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切口疝发病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2022年
目的建立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发生切口疝的风险列线图模型,为切口疝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行PD术的926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发生切口疝的患者24例(切口疝组),未发生切口疝的按照1∶5的比例随机抽取120例为非切口疝组。分别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术后切口疝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年龄≥60岁(OR=5.800,95%CI1.530~21.984)、BMI≥24 kg/m^(2)(OR=4.165,95%CI1.187~14.613)、糖尿病(OR=5.321,95%CI1.548~18.285)、呼吸系统疾病(OR=4.565,95%CI1.225~17.007)、切口感染(OR=6.803,95%CI1.573~29.419)及手术时间≥6 h(OR=6.934,95%CI1.938~24.813)是PD术后发生切口疝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6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同实测值基本一致,C-index 0.890(95%CI0.854~0.926),说明本研究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结论年龄≥60岁、BMI≥24 kg/m^(2)、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切口感染及手术时间≥6 h是PD术后发生切口疝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性和区分度,有利于临床筛查PD术后发生切口疝的高风险人群和制定针对性规避措施。
尹立阳郭书华石媛媛张欣秦瑞锋袁增江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口疝列线图
超声引导下妊娠囊内注射甲氨蝶呤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效果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介入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于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的CSP患者87例,依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肌肉注射组(A组)29例、静脉注射组(B组)29例、超声介入组(C组)29例。全部病例治疗时先口服米非司酮,A组患者肌肉注射MTX,B组患者静脉注射MTX,C组患者在超声介入引导下局部注射MTX进行治疗,同时对3组患者后续采取清宫治疗,治疗后进行统计观察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有效率。结果3组CSP患者平均清宫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卵恢复时间、总治疗费用比较,除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项比较C组数据优于A组和B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C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心悸、恶心、腹部疼痛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7.6%(8/29)低于A组75.9%(22/29)和B组55.2%(1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P=0.001和χ^(2)=4.55,P=0.033)。C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C组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抽液并注射MTX治疗CSP相比A组和B组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成功率高、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王亚萍赵红刘翠李美艳石媛媛张易欣王莹王菊荣田芬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甲氨蝶呤剖宫产瘢痕妊娠
PDCD6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妇女PDCD6(程序性死亡细胞因子6)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临床诊断并经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确诊的北方籍汉族妇女共225例内异症患者为内异症组和260例无内异症的妇女(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荧光定量PCR为基础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RM)技术检测PDCD6基因的SNP,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评估SNP与内异症的相关性。结果内异症组和对照组rs4957014位点等位基因G、T的频率分别为59.8%(311/520)、40.2%(209/520)和28%(126/450)、72%(324/450),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3.8%(114/225)、31.9%(83/225)、24.3%(63/225)和8%(18/260)、40%(90/260)、52%(117/260),两组分别比较,携带等位基因T使内异症发病风险降低(OR=0.83,95%CI为0.67~0.92)。而rs3756712位点内异症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汉族妇女PDCD6基因rs4957014位点多态性与内异症遗传易感性相关。
石媛媛田芬姚海针韩新彦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单核苷酸多态性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后发生胰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8年9月行LPD治疗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胰瘘分为胰瘘组(37例)和无胰瘘组(87例)。采用调查问卷及查阅临床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不同特征患者术后胰瘘发生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PD,术后共37例(29.8%)患者出现胰瘘,其中化学漏20例,B级胰瘘14例,C级胰瘘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胰腺质地、主胰管直径、术中失血量、肿瘤发生部位、术前总胆红素、术前白蛋白水平与术后胰瘘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5.028)、胰腺质地(OR=13.543)、主胰管直径(OR=2.502)、术前总胆红素(9.137)及术前白蛋白水平(OR=6.050)为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PD术后发生胰瘘的危险因素较多,手术前后加强管理,减少术后胰瘘发生概率。
尹立阳郭书华石媛媛袁增江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胰瘘
微小RNA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宫颈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世界范围内,宫颈癌的发生率较高,且致死风险较高,如果尽早明确疾病情况,尽早治疗是保证预后的关键。微小RNA(microRNAs,miRNA)是一类小分子RNA。大量研究均提示,在人体多种调控机制中,miRNA发挥着直接影响,此外其水平异常表达,和肿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希望能够进一步明确肿瘤疾病发展和发展情况。本次综述主要分析微小RNA在宫颈癌中的具体表达情况,进而证实是否能够将miRNA作为宫颈癌早期判断的肿瘤标志物,提升疾病早期判断率。
张跃华王菊荣石媛媛
关键词:MIRNA宫颈癌子宫颈肿瘤肿瘤标志物
褪黑素通过调节Numb/Notch1/Snail/E-cadherin信号通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上皮细胞运动和上皮间质转化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运动性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对Numb/Notch1/Snail/E-cadher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份正常子宫内膜和20份异位子宫内膜中Notch1、Numb、E-cadherin和Snail的表达。使用20nmol/L 17β-雌二醇和5 mmol/L褪黑素处理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评估细胞增殖。使用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中的Notch1和Snail的阳性染色评分显著升高,而Numb和E-cadherin显著降低(P<0.05)。培养72 h后,与对照组相比,17β-雌二醇处理组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升高(P<0.05)。与17β-雌二醇组相比,褪黑素处理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17β-雌二醇组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与17β-雌二醇组相比,褪黑素组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17β-雌二醇组的Numb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Notch1和Snail显著升高(P<0.05)。与17β-雌二醇组相比,褪黑素组的Numb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Notch1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中存在异常的EMT。褪黑素可通过调节Numb/Notch1/Snail/E-cadherin信号通路有效抑制17β-雌二醇诱导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运动性和EMT。
石媛媛田芬崔艺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褪黑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17Β-雌二醇细胞运动
人类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
2021年
对人类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进行研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进行探究,对其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从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另外选择50名无妇科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使用分子生物学的方式,分析RFLP,另外对雌激素受体基因的TA重复序列进行分析,探究ER基因的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pp与Xx片段限制性片段的多态性分布无较大的差异,p>0.05,雌激素受体基因的上游TA重复序列与对照组有着明显差异。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情况可能与雌激素受体基因上游的TA重复序列有关。
石媛媛尹立阳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基因多态性
“一针法”胰管对空肠黏膜端侧吻合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一针法"胰管对空肠黏膜端侧吻合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邯郸市中心医院2016年5月—2018年11月行LPD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中消化道重建时选择"一针法"胰管对空肠黏膜端侧吻合方式,分析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0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11.4±72.1)min,平均胰肠吻合时间为(34.1±8.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46.9±312.4)mL,2例中转开放手术。术后病理学检查诊断80例恶性病变患者(占78.4%),以胰头导管腺癌、胆管下端癌为主,22例良性病变患者(21.6%),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为主。94例患者行淋巴结清除,平均清除数为(11.1±1.7)个;13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完整切除占93.8%(75/80)。术后共29例(28.4%)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7例术后出血(6.9%);17例(16.7%)患者出现胰瘘,B级胰瘘6例(5.9%),经引流、抗生素治疗均痊愈,C级胰瘘1例(1.0%),经再次手术逐渐好转;3例(2.9%)肺部感染;2例(2.0%)胃排空障碍。围手术期死亡4例。结论:"一针法"胰管对空肠黏膜端侧吻合在LPD消化道重建时安全有效,可减少术后胰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吻合时间,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尹立阳郭书华石媛媛袁增江
关键词:一针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
子宫内膜癌中Maspin、uPA、ER、P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Maspin蛋白、u PA蛋白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间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病理科存档的蜡块,子宫内膜癌50例、不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50例及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aspin蛋白、u PA蛋白、ER、PR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4种蛋白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Maspin蛋白、ER、PR在增殖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 PA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5)。Maspin、u PA、ER、PR的阳性表达率在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pin和ER、PR的表达呈一致性,Maspin与u PA呈负相关(r=-0.341,P<0.05),u PA和ER呈负相关(r=-0.293,P<0.05)。结论 ER、PR的减少,Maspin蛋白表达的缺失,伴随u PA蛋白表达上调,四者均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浸润等过程,有可能成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治疗及预后的指标。
李美艳程利芳陈辉陈永学呼君瑜石媛媛宋春丽马利辉焦茹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孕酮MASPIN蛋白
VEGFR-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妇女VEGFR-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8年1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临床诊断并经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确诊的北方籍汉族妇女共225例内异症患者设为内异症组和260例无内异症的妇女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采用荧光定量PCR为基础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RM)技术检测VEGFR-2基因的SNP,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评估SNP与内异症的相关性。结果内异症组和对照组rs2305948位点等位基因C、T的频率分别为89%(401/450)、11%(49/450),以及86%(447/520)、14%(73/520);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1%(180/225)、17.9%(41/225)、2.5%(4/225),以及74%(195/260)、22.8%(57/260)、3.2%(8/260),两组分别比较,携带等位基因T使内异症发病风险降低(OR=0.73,95%CI:0.56~0.92)。与C/C基因型相比,C/T+T/T基因型携带者内异症的发病风险明显降低,OR值为0.77(95%CI:0.58~0.99)。而rs1870377及rs7667298位点内异症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汉族妇女VEGFR-2基因rs2305948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内异症遗传易感性相关。
石媛媛田芬姚海针韩新彦尹立阳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子宫内膜异位症基因多态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