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m23-H1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6年
-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多基因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推测nm23-H1基因可能仅为转移相关基因的上游调节基因,它对肿瘤转移潜能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下游基因实现的。本文重点对nm23-H1的分子生物学、nm23-H1的相关因素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组织病理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刘志荣杨湛
- 关键词:NM23-H1抑癌基因基因表达
- nm23-h1基因导入对腺样囊性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探讨nm23-h1 基因对腺样囊性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nm23-h1质粒转染人口腔涎腺腺样囊性癌(ACC)细胞株,筛选出转染阳性细胞克隆,并植入4只棵鼠颌面部,3w后获取标本,石蜡包埋后进行常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实验以未转染的阴性细胞克隆植入4只裸鼠作对照。结果nm23-h1阳性ACC植入棵鼠体内后肿瘤细胞有向原代细胞回归的倾向,即由实体型向筛状型或管状型转变,肿瘤细胞周围的肿瘤间质增多,巢状的肿瘤细胞外围有基底膜样结构形成;肿瘤细胞在体内增殖的过程中,表达nm23-h1的细胞数量有逐渐减少、表达强度减弱的趋势。结论 以nm23-h1为靶基因的基因治疗因同时具有抑制转移和促进分化的作用,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 温玉明李文王昌美李龙江杨湛陈亚多
-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分化口腔肿瘤肿瘤转移
- 邻位皮瓣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30例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探讨颌面部病变切除后遗留的创面或因外伤造成的组织皮肤缺损 (不能或不宜直接缝合者 )的修复方法。方法:在颌面部组织缺损设计原则上尽量利用邻位组织瓣为主,必要时也选用远处组织瓣或舌瓣,腭瓣等来修复之。其中应用鼻唇沟瓣 15例,鼻唇沟瓣旋转灵活,主要用于上、下唇组织缺损修复;颊部旋转皮瓣 10例,用于修复颊面部小型洞穿性缺损;邻位颈部瓦合式皮瓣整复 5例较大的颊面部组织缺损,供瓣区创面可行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结果: 30例皮瓣转移全部成活,术后随访 1年,面部形态及功能满意。结论: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宁近勿远,就近取材,邻位皮瓣移位方便,手术操作简单,是最为理想的颌面部组织缺损创面修复方法之一。
- 鲁伟杨湛田彦麟张骏诚高玉萍曹萍
- 关键词:邻位皮瓣颌面部组织缺损
- 腮腺肿瘤患者唾液SIgA检测的初步研究
- 1992年
- 本文收集32例腮腺肿瘤患者术前的腮腺唾液及27名健康成人的腮腺唾液,测定其内SIgA的浓度,全部患者都作了术后病检,结果发现:腮腺肿瘤患者SIgA浓度高于健康人,恶性肿瘤高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患侧高于健侧,对腮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监测有一定意义。
- 吴荣忠杨湛段瑞平
- 关键词:腮腺肿瘤免疫球蛋白A
- 胸大肌肌皮瓣、额部皮瓣整复面颊部洞穿性缺损一例被引量:1
- 2001年
- 鲁伟杨湛张骏诚谢春李杰金艳
- 关键词:皮瓣整复
- nm23-H1cDNA克隆及腺病毒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在正常人肝组织中克隆nm23 -H1cDNA基因,构建腺病毒克隆载体。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 PCR)技术,从正常人肝组织中扩增出nm23- H1cDNA,连接到质粒pMD18- T上,经测序、鉴定,与腺病毒穿梭质粒正向连接,构建腺病毒克隆载体。结果:克隆的基因经测序鉴定,与已知nm23-H1cDNA编码区基因100%符合,以此基因成功构建正向腺病毒穿梭质粒载体。结论: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中国人nm23- H1cDNA基因,构建出正向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载体。
- 孙钢杨湛李龙江
- 关键词:基因腺病毒
- 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
- Metastasis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and important biological features of malignant tumors. The main cause of d...
- 李龙江温玉明王昌美杨湛潘剑华成舸
- 文献传递
- 短期糖皮质激素应用条件下新鲜异体骨移植的血管重建问题
- 1992年
- 本实验通过墨汁血管灌注法和显微血管造影技术,对33只日本种大耳白兔短期糖皮质激素应用条件下,新鲜异体骨移植的血管重建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异体骨髓腔侧的血管重建主要是通过邻近宿主骨源性血管的向内生长而实现的。而皮质骨则主要是通过骨内,外膜侧血管的向内穿透及对原哈佛氏血管的再占据而实现的。同时有早期少量与原哈佛氏血管再通的情况存在;②在短期免疫抑制条件下,新鲜异体骨移植与自体骨移植的血管重建速率基本接近、③血管重建是骨形成的先导、血管浸润先于骨生成发生,并调节了成骨过程.不同来源,不同条件下的血管浸润,对骨的生成与吸收可能有不尽相同的影响。
- 杨湛温玉明
- 关键词:血管重建糖皮质激素骨移植口腔
- nm23-h1转染腺样囊性癌细胞及其增殖能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考察nm2 3_h1导入腺样囊性癌细胞 (ACC_M)后对其体内、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nm2 3_h1转染ACC_M细胞 ,体外培养并用G4 18培养基筛选 ,体外观察转染组生长情况 ,并用细胞爬片免疫组化ABC法染色Ki6 7单克隆抗体 ;将nm2 3_h1阳性表达的ACC_M植入 10只裸鼠皮下 ,同时以未转染的ACC_M作对照 ,观察肿瘤大小。 4周后处死动物 ,获取标本 ,常规固定、包埋、切片后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研究Ki6 7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仪对转染组和非转染组的移植瘤进行细胞周期时相分析。结果 体外培养转染组细胞生长较未转染组慢 ,这种趋势随着转染组传代次数的增加而更加明显 ,Ki6 7呈阳性表达 ,未转染组Ki6 7呈部分阳性表达 ;转染组ACC_M体内移植瘤早期 (2周 )生长缓慢 ,2周后生长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细胞周期时相分析结果与之一致。组织切片显示瘤体Ki6 7,nm2 3_h1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nm2 3_h1的导入可能对ACC_M细胞增殖具有短时间的抑制作用。
- 李文温玉明王力红杨湛张瑞林
-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能力ACC-M基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