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莹

作品数:1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枣庄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3篇艺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小说
  • 2篇《伪币制造者...
  • 1篇新小说
  • 1篇野草在歌唱
  • 1篇印度人
  • 1篇优越感
  • 1篇元小说
  • 1篇哲人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地理
  • 1篇政治地理学
  • 1篇殖民
  • 1篇殖民地
  • 1篇人口迁徙
  • 1篇莎剧
  • 1篇莎士比亚
  • 1篇谈论
  • 1篇题材
  • 1篇贫民
  • 1篇贫民窟

机构

  • 8篇枣庄学院
  • 2篇河南大学

作者

  • 8篇李莹
  • 1篇李伟昉
  • 1篇李莹

传媒

  • 3篇现代语文(上...
  • 2篇电影文学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电影评介
  • 1篇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5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他者”视野下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2009年
印度曾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国家长达近200年的时间,很多印度的影视作品反映了英国殖民者对印度人的种族压迫。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以下简称《贫》)由英国编剧西蒙·比弗伊(Simon Beaufoy)改编,英国导演丹尼·鲍尔(Danny Boyle)拍摄,就避免不了带有西方人的优越感和猎奇心态反映印度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混乱。
李莹
关键词:百万富翁贫民窟印度人殖民地优越感
阿兰·罗伯-格里耶小说电影的美学特征
2015年
20世纪60年代,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小说电影是法国"新小说"派在电影领域的新探索。在《未来小说的道路》一文中,他认为小说改编的电影为他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电影通过精选场景,将小说字句的意义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而在原著的小说里,构成故事机体的物件和姿态却完全消失了,只剩下它们的意义。"[1]而电影却在其画面呈现中恢复了物件的现实性。因此,阿兰·罗伯-格里耶创作的小说电影,是恢复故事机体原貌的一种呈现方式。
李莹
关键词:里耶美学特征后现代生活
从柏拉图的“哲人王”思想看《一报还一报》的王制问题
2023年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哲人成为统治者或统治者学习哲学。莎剧《一报还一报》塑造的公爵文森修具有较为鲜明的“哲人王”特征,其治国之术具有哲人王色彩,在城邦的现实问题上表现了王者难以破解的困境。《一报还一报》包含的“哲人王”思想,承载了莎士比亚对王制问题的思考,表现了英国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君主制”形成时期对君主个人品格的想象和关照。它基于欧洲古典哲学中对君主品质的完美设想,同时也批判地表达了实现这一设想的现实可能性。
李莹
关键词:柏拉图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
从《闯关东》到《走西口》:论迁徙题材的期待视野和传播功能被引量:1
2009年
从《闯关东》到《走西口》均创下当年央视开年戏收视率的新纪录,国内电视界已兴起了迁徙题材作品的创作热潮。除了其制作优良、思想深邃、艺术精湛、演员出色等自身原因外,从明代以来的人口迁徙史和文化传统来看,剧作还切合了大众的“期待视野”,从而发挥了良好的文化传播功能。
李莹
关键词:人口迁徙文化传播
威尼斯在莎剧中的政治地理学意义——以《威尼斯商人》与《奥瑟罗》为中心
2024年
莎士比亚将《威尼斯商人》和《奥瑟罗》这两部戏剧的故事发生地设置在威尼斯,寄寓了深刻的政治地理学意义:作品通过对威尼斯人利用海洋环境勇敢开拓海洋经济的赞颂,美化了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海外殖民探险和海盗活动,从而具有鼓励英国国民积极投身海洋经济的政治效果;从城市空间的视角呈现了威尼斯的外族移民与改宗问题,体现了本国民族与外来民族融合的必要性,并站在发展海上商业帝国的高度,强调了犹太移民带来的资本优势;威尼斯参与的具有宗教背景的战争及其军事战略布局,暗示了英国在与欧洲大陆之间的战争失利后转向海洋扩张的军事意义。两部莎剧从以上三个方面揭示了17世纪英国转向海洋发展战略的政治意义。
李莹李莹
关键词:政治地理学《威尼斯商人》《奥瑟罗》
在小说中谈论小说——论《伪币制造者》的元小说性
2007年
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的《伪币制造者》是当时少有的一部在小说中谈论小说自身的作品。它比20世纪60年代大规模出现的在小说内部探讨小说理论、并对叙述本身进行评论的元小说要早30多年。《伪币制造者》通过介入叙述的议论,探讨一种新的小说观和“纯小说”概念,具有相当程度的元小说性。首先,小说通过对人物或作品的评价,传达了作者的小说价值观;其次,以爱德华日记和人物间谈话的方式谈论他的“纯小说”。谈论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他赞同的一些传统创作方法;二是他主张的“纯小说”;三是《伪币制造者》的创作论。
李莹
关键词:《伪币制造者》
《野草在歌唱》主题的多义性被引量:2
2008年
小说以非洲农庄中黑人男仆杀死白人主妇的案件为发端,讲述了女主人公玛丽的悲剧人生,真实地展现了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南非现状,揭示了女性个体体验、反种族歧视以及反殖民主义等多个主题。莱辛既展现了殖民者后裔在异国他乡成长、恋爱、奋斗和失落的独特人生体验,又以白人殖民者身份对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进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
李莹
关键词:《野草在歌唱》主题种族歧视
论《伪币制造者》的多重叙述视角
2009年
《伪币制造者》采用了全知全能叙述视角、依次进行或交替进行的视角和多个视角的共同讲述这三类叙述视角及其转换,呈现出作家写作的探索性和实验性,显示了纪德在小说技巧方面的新探索,给20世纪上半叶危机肆虐、呼唤革新的法国文坛带来了崭新面貌。
李莹
关键词:《伪币制造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