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芮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政府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协同治理
  • 1篇地方政府
  • 1篇行政
  • 1篇压力型体制
  • 1篇研究范式
  • 1篇演化逻辑
  • 1篇央地关系
  • 1篇政府治理
  • 1篇政府治理结构
  • 1篇人力资源
  • 1篇人力资源管理
  • 1篇欧洲中心主义
  • 1篇偏见
  • 1篇去工业化
  • 1篇权力
  • 1篇资源管理
  • 1篇文化

机构

  • 8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8篇李芮
  • 1篇秦志华
  • 1篇王冬冬

传媒

  • 2篇现代管理科学
  • 2篇公共管理评论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经济学家
  • 1篇领导科学论坛
  • 1篇复旦公共行政...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协同治理:内在张力、路径创新与实际探索
2016年
现代治理体系要求建立政府和社会协同共治的制度结构。然而,这种协同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使得政府和社会主体在跨界合作的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其中,参与主体在目标、权力和利益三个维度上的差异,构成协同治理中最为核心的内在张力。文章从理论剖析出发,在详细解构了协同治理中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相关解决思路:区分目标层次、划分权力类型、区别利益形式。最后,以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实际探索为例,初步论证了上述解决途径的现实可行性。
李芮
关键词:协同治理权力
协同式创新真的有效吗——基于制度互补性视角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加强外部合作交流来推动企业内部创新的协同式创新模式已经得到了愈发广泛的应用。然而,关于协同式创新模式是否能够真正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仍存有争议。本文认为,这种争议的来源在于缺乏将组织外部关系与组织内部管理结合起来的思考。为此,本文引入制度互补性理论,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知识获取、吸收和整合各个环节上制度要素的互补效应,探讨了何种形式的组织结构安排和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能够支持外部协同式的创新战略。通过选取来自中国不同行业的600多家大型企业,初步检验了创新管理中不同制度因素间的互补性。
李芮王冬冬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研发投入、员工参与和创新商业化的关系分析——基于我国部分IT企业的实证分析
2014年
文章以企业实现创新商业化的重要意义为背景,通过对中国126家来自IT行业的大型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研发投入和员工参与对于企业创新商业化的直接效应和交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商业化有积极影响;(2)员工参与对创新商业化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3)员工参与调节研发投入对创新商业化之间的关系:当企业员工参与程度高时,研发投入对新产品数量的正向影响减弱,而对新产品销售利润的促进作用增强。
秦志华李芮
再论行政发包:历史溯源、演化逻辑和现实矛盾——基于组织学视角的解释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将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治理结构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并试图从组织理论出发,为其发展演变提供一个新的解读视角。本文认为,中国政府治理结构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同层级政府间的逐级代理关系,即"行政发包制",这种制度的形成具有特殊的历史和国情因素,而其演化变迁的主要动力是制度设计者依据内部管理成本——主要由协调成本和信息成本构成——最小化原则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此外,中国政府结构特有的"集权—分权"悖论,也源于对协调和信息成本二者的权衡取舍。未来中国政府治理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应当是政府权力的逐渐让渡及政府间权责利关系的法治化。
李芮
关键词:政府治理结构
经济史研究中的文化偏见——对“大分流”之争的评述与反思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对于"大分流"问题不同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本文发现关于该问题的争论反映了两种研究范式和学术取向上的根本性差异。一种坚持"欧洲中心主义",将大分流看作是由欧洲所具有的内在特质带来的必然结果,另一种则代表了对"欧洲中心主义"的反动,认为大分流来源于世界经济体系结构变迁及某些偶然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近年来在大分流阐释中占据主流地位的制度决定论,则代表了一种对二者进行整合的尝试。但从深层来看,以制度为中心的解释视角依旧没有脱离欧洲中心主义范式的窠臼。这表明在经济史研究中存在固有的文化偏见,需要研究者予以检视和反思。
李芮
关键词:大分流研究范式欧洲中心主义
产业融合: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被引量:5
2015年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通过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和国际比较,指出强调用服务业取代制造业的"去工业化"发展战略不能作为当前我国产业调整的指导方针。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为了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应该是推动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而非替代,同时结合当前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合理布局产业。
李芮
关键词:产业结构去工业化产业融合
央地关系视角下的制度变革——评郑永年《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被引量:2
2014年
一、前言长期以来,中国的中央一地方关系(以下简称央地关系)一直是政治学与公共管理领域学术研究的关注热点之一。在诸多学者细微观察和周密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大量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概念和理论,包括"压力型体制"、"地方政府的法团主义"、"中国特色的联邦主义"、"晋升锦标赛"等。例如,"压力型体制"
李芮
关键词:压力型体制公共管理领域联邦主义经济学概念
地方政府的“选择性放权”:任务属性与公私合作形式的差异被引量:2
2016年
目前公私合作在中国地方政府的治理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在已有研究中却缺乏对公私合作形式内部差异的深入分析。针对上述缺陷,本文基于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将公私合作形式的确定视作地方政府作为合作发起者有意识的制度安排,进而从组织理性选择的视角出发构建了理解公私间合作形式差异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指明,地方政府面临的任务属性差异,即在环境不确定性、利益相关者状况以及治理性资源分布三个维度上的不同,决定了其对于两种不同公私合作形式——服务外包和协同治理——的选择。研究结论表明,在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地方政府向社会的放权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在既定逻辑下开展的策略性行动,是一种'选择性放权'。
李芮
关键词:公私合作服务外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