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冉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科技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纳米
  • 4篇纳米流体
  • 2篇导热
  • 2篇导热系数
  • 2篇微通道
  • 2篇稳定性
  • 2篇流动与换热特...
  • 2篇换热
  • 2篇换热特性
  • 2篇传热
  • 1篇对流换热
  • 1篇强化传热
  • 1篇热沉
  • 1篇热像仪
  • 1篇微通道热沉
  • 1篇吸光度
  • 1篇活性剂
  • 1篇光度
  • 1篇红外
  • 1篇红外热像

机构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夏国栋
  • 4篇刘冉
  • 3篇杜墨

传媒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三角形微通道内纳米流体流动与换热特性被引量:12
2016年
以去离子水为基液,通过两步法制备出粒子体积分数为0.1%的Si O2、Al2O3、Ti O2纳米流体,并分别在流体内添加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以提高其稳定性。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热物性分析仪,对3种纳米流体稳定性和热导率进行测试。此外,为研究纳米流体在三角形微通道内的流动与换热特性,利用红外热像仪观察通道底面温度分布。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会对纳米流体吸光度产生影响,且粒子会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团聚。纳米颗粒的添加可有效提高工质的热导率并强化对流换热,微通道底面温度明显降低,且均温性得到改善。3种纳米流体中,Ti O2纳米流体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导热和换热性能。
刘冉夏国栋杜墨
关键词:稳定性微通道红外热像仪传热
微通道内纳米流体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被引量:14
2016年
以不同浓度的Ti02-水纳米流体和水为冷却工质,在扇形微通道热沉内进行流动和换热特性模拟和实验研究.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的两相混合模型,搭建了能测量纳米流体流量、进出VI压降和温度、底面加热膜温度的实验系统;工质在微通道内的雷诺数处于207~465,加热膜热流密度为2×10^6Wm^2.结果显示:在扇形微通道内,纳米流体的摩擦阻力系数随船变化趋势与水相似,且均比水大;随着船的增大,各工质的摩擦阻力系数下降.纳米流体的传热性能强于水;随着Ti02纳米颗粒浓度和Re的增大,Nu升高,纳米流体的强化传热能力随之提高.
夏国栋杜墨刘冉
关键词:纳米流体微通道热沉对流换热强化传热
γ-Al_2O_3纳米流体导热系数与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通过两步法制备了不同体积浓度的γ-Al_2O_3纳米流体,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分散剂。分析了温度以及两种表面活性剂对γ-Al_2O_3纳米流体稳定性和导热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VP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具有更好的分散效果。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适当的粒子浓度与活性剂浓度比例有利于提高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
江宦明夏国栋刘冉
关键词:纳米流体表面活性剂导热系数稳定性
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为了全面分析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及导热系数影响因素,采用两步法配置了以去离子水和乙二醇为基液的氧化铝纳米流体,并添加了不同种类的分散剂.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纳米流体吸光度值进行测试,并基于Hot Disk热物性分析仪测试其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吸光度法可有效评价纳米流体稳定性,但需要考虑分散剂对基液吸光度值的影响.超声波振荡可破坏粒子团聚,且当超声时间为1 h时纳米流体稳定性最佳.分散剂、粒子体积分数、温度、基液等因素均会影响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当温度为50℃时,添加质量分数0.2%的PVP分散剂,体积分数为0.5%的氧化铝-水纳米流体导热系数提高约20%.纳米流体可有效提供工质导热系数,提升系统散热性能.
夏国栋刘冉杜墨
关键词: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吸光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