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荔

作品数:3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水溶性离子
  • 2篇污染
  • 2篇南京北郊
  • 2篇PM
  • 1篇有机碳
  • 1篇元素碳
  • 1篇源解析
  • 1篇污染特性
  • 1篇污染特征
  • 1篇消光
  • 1篇粒径
  • 1篇粒径分布
  • 1篇颗粒物
  • 1篇PM2.5
  • 1篇PMF
  • 1篇大气颗粒
  • 1篇大气颗粒物
  • 1篇大气颗粒物来...
  • 1篇大气颗粒物来...

机构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3篇马嫣
  • 3篇郑军
  • 3篇王荔
  • 2篇周瑶瑶
  • 2篇王振
  • 1篇崔芬萍
  • 1篇张亚飞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粒径谱分布的南京市区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被引量:5
2015年
2013年8月8日—2013年8月29日期间,于南京市气象局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连续监测颗粒物粒径谱分布.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分析得出了观测期间气溶胶粒径分布的4个源.结合痕量气体数据(NOx)、气溶胶光吸收系数(Babs781)和颗粒物化学成分(SO2-4、NO-3)确认出4个源,即近处交通排放源、远处交通排放源、混合燃烧排放源和二次气溶胶源.同时基于气象数据(风向和风速),通过条件概率函数(CPF)判断出4个源的方位.近、远处交通源与NOx的日变化规律相似,混合燃烧源与Babs781具有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而二次气溶胶源与SO2-4和NO-3浓度之和有较好的相关性.4个源的贡献率依次分别为14%、24%、37%和25%,表明混合燃烧排放的相对贡献最大.
王振马嫣郑军李时政王荔张亚飞
南京北郊PM_(2.5)中含碳物质和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性被引量:9
2015年
为了解南京市北郊四季细粒子中含碳组分与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于2012年8月~2013年6月期间在南京北郊采样点采集PM2.5样品.利用DRI 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PM2.5、OC、EC的质量浓度均是冬季最高、夏季最低,PM25的日平均值为122.7±75.2 μg/m3,OC和EC的日平均值分别为(15.4±8.0) μg/m3和(3.6±1.8) μg/m3,含碳物质占PM2.5总质量的11% ~40%.OC与EC在秋季和冬季有较好的相关性(r2分别为0.86和0.83),表明其来源相似;春季和夏季的相关性较低(r2分别为0.47和0.53),可能原因是有较多二次有机碳(SOC)生成致其来源复杂.利用EC示踪法对SOC的含量进行了估算,夏季SOC占OC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4.6%,可见高温与强烈的光照有利于SOC的形成.利用戴安离子色谱对PM2.5中的阴离子SO42-、NO3-、F-、Cl-、HCOO-、CH3COO-和C2O42-,阳离子Na+、NH4+、K+、Mg2+、Ca2+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离子占PM2.5总质量的20% ~ 60%,SO42-、NO3-、NH4+二次离子是南京市郊PM2.5中主要的无机离子.
王荔马嫣郑军王振周瑶瑶
关键词:南京北郊有机碳元素碳水溶性离子
南京北郊冬季霾天PM_(2.5)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与消光作用研究被引量:37
2015年
为了探讨霾天下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大气消光的影响,在2013年1月25日至2月3日于南京北郊进行了PM2.5连续在线监测.利用颗粒物-液体转换采集系统(PILS)连续采集水溶性样品,与离子色谱联用分析了其中SO2-4、NO-3、NH+4、Cl-、Na+、K+、Mg2+和Ca2+的含量;同时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和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APS)测量细粒子的粒径谱分布;采用三波长光声黑碳光度计(PASS-3)实时在线测量细粒子的散射和吸收消光系数;并实时监测痕量气体浓度.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霾与非霾天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总质量浓度分别为70.3μg·m-3和22.9μg·m-3;二次吸湿性组分SO2-4、NO-3和NH+4为主要的污染离子.霾天有利于SO2和NOx向SO2-4和NO-3的转化,尤其是NOx的氧化.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建立了PM2.5干消光系数与气溶胶化学成分之间的经验公式,发现NH4NO3对南京冬季消光的贡献最大,其次为(NH4)2SO4、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两次重污染事件中,污染前体物的一次排放和二次转化的增加分别是造成离子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周瑶瑶马嫣郑军崔芬萍王荔
关键词:PM2.5水溶性离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