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彩霞

作品数:9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学成
  • 3篇化学成分
  • 3篇半枝莲
  • 2篇色谱
  • 2篇柠檬
  • 2篇柠檬苦素
  • 2篇中药
  • 2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黄酮
  • 2篇酚酸
  • 1篇道地
  • 1篇道地药材
  • 1篇顶空
  • 1篇药材
  • 1篇药用
  • 1篇药用植物
  • 1篇药用植物资源
  • 1篇药用植物资源...
  • 1篇野生
  • 1篇野生资源

机构

  • 9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药质量控制...
  • 1篇山西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梁彩霞
  • 6篇张东
  • 6篇杨岚
  • 4篇王智民
  • 4篇闫利华
  • 4篇张轲
  • 3篇张启伟
  • 2篇杨立新
  • 2篇刘珊珊
  • 2篇冯伟红
  • 2篇赵一帆
  • 1篇赵正保
  • 1篇刘晓谦
  • 1篇尹元元
  • 1篇薛鹏
  • 1篇马悦
  • 1篇陈两绵
  • 1篇周兴清

传媒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草药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的吴茱萸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29
2021年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技术分析吴茱萸药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3 min,6%A;3~4 min,6%~10%A;4~7 min,10%~12%A;7~8 min,12%~14%A;8~13 min,14%~15%A;13~15 min,15%~20%A;15~18 min,20%~30%A;18~21 min,30%~49%A;21~25 min,49%~51%A;25~27 min,51%~73%A;27~30 min,73%~80%A;30~31 min,80%~100%A;31~32 min,100%A),流速0.4 mL·min^(-1),柱温35℃。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采集数据,检测范围m/z 100~1200。通过高分辨质谱数据分析、参考文献数据及对照品确认,对吴茱萸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全面的定性分析。结果:从吴茱萸70%甲醇提取物中共鉴定出92个化合物,包括生物碱类39个、黄酮类19个、柠檬苦素类12个、酚酸类20个和有机酸类2个;通过与对照品比对,准确归属了26个化合物。结论:吴茱萸药材化学成分类型多样,极性差异大,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药材样品中化学成分基本一致。该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对吴茱萸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解析,为该药材药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进一步阐明提供了实验依据。
赵晓梅程宇欣梁彩霞郭杰刘晓谦冯伟红赵正保闫利华王智民
关键词:生物碱黄酮柠檬苦素酚酸有机酸
维药洋甘菊化学成分研究Ⅰ(英文)被引量:8
2018年
研究洋甘菊Matricariachamomilla L.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凝胶、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核磁(NMR)、质谱(MS)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从维药洋甘菊中共鉴定出18个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1),高良姜素(2),木犀草素(3),山奈酚(4),槲皮素(5),高车前素(6),6-甲氧基山奈酚(7),泽兰叶黄素(8),3-甲氧基槲皮素(9),3,4′-二甲氧基-5,7-二羟基黄酮(10),5,7,4′-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11),bracteoside(12),7-O-(β-D-glucopyranosyl)-galactin(13),异绿原酸B(14),异绿原酸C(15),对羟基苯甲酸(16),5-十五烷基间苯二酚(17),东莨菪内酯(18)。其中,化合物1–13为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6–17是首次从母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赵一帆张东梁彩霞杨立新孙鹏马悦王坤常小强杨岚
关键词:全草化学成分黄酮类
中药半枝莲中二萜类生物碱scutebarbatine A的分离及含量测定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半枝莲中生物碱scutebarbatine A的分离鉴定及其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方法:采用色谱分离方法从半枝莲中分离得到scutebarbatine A,并通过光谱技术确定其结构;色谱条件为Agilent-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mm),流动相甲醇-水(60∶40),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60 nm,柱温40℃,考察了不同产地半枝莲中scutebarbatine A的含量差异。结果:Scutebarbatine A线性范围为0.030 34~1.213 6μg(r=0.999 9),重复性RSD 1.8%,精密度RSD 0.5%,供试品溶液在16 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 3.6%。结论:从半枝莲中分离鉴定scutebarbatine A,所建立的定量方法可控、科学,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赵一帆曹英夕梁彩霞张轲杨岚张东
关键词:半枝莲高效液相色谱
半枝莲中1个新克罗烷二萜化合物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反相ODS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HR-ESI-MS、NMR、2D-NMR等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半枝莲全草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克罗烷二萜,鉴定为(13R)-7β-羟基-8,13-螺-6α,11β-二乙酰氧基-3-烯-15,16-新克罗烷内酯。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新克罗烷二萜化合物,命名为半枝莲二萜J。
梁彩霞曹英夕张东张轲杨岚
关键词:半枝莲抗肿瘤
HS-SPME-GC-MS测定中药半枝莲中的挥发性成分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半枝莲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PDMS/DVB SPME萃取头,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江苏、广西南岭、江西南昌、湖南、四川5个产地半枝莲的挥发性成分,用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比较不同产地半枝莲含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从江苏、广西南岭、江西南昌、湖南、四川5个产地的半枝莲中共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45个,共有化合物13个,分别为1-辛烯-3-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甲酸酯,苯乙醇,甘菊环,2-甲氧基-3-(2-丙烯)苯酚,1,2-二甲氧基-4-(2-丙烯)苯,十五烷,2-甲基-,1-(1,1-二甲基乙基)-2-甲基-1,3-丙二醇丙酸酯,正十六烷,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十六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十六烷酸。结论:这13个共有峰可作为半枝莲挥发性成分中特征性指标成分,但不同产地半枝莲所含挥发性主成分有较大差异。
曹英夕张东杨立新薛鹏杨岚张轲梁彩霞
关键词:半枝莲挥发性成分
吴茱萸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质量评价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建立吴茱萸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吴茱萸药材的质量进行较全面的评价。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00,215 nm,流速0.4 m L·min^(-1),柱温35℃。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37批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吴茱萸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及共有模式,标定了34个共有峰,采用对照品比对,指认出17个共有峰。37批样品的相似度在0.703~0.973。不同来源的吴茱萸药材指纹图谱轮廓基本一致,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在较大范围内波动。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与药材品种、产地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药材的千粒重在一定程度上相关;吴茱萸次碱、吴茱萸碱、新绿原酸、绿原酸、吴茱萸卡品碱、柠檬苦素是差异较大的6个成分。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有效、全面地用于吴茱萸药材的质量评价;控制吴茱萸药材质量的关键是把握"近成熟"这一采收时间环节。
梁彩霞杨岚张东冯伟红陈两绵张启伟闫利华王智民
关键词:千粒重
吴茱萸水提取物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研究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果实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小孔树脂凝胶(MCI),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吴茱萸果实的水提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包括5个酚酸及其苷,分别为绿原酸(1),新绿原酸(2),隐绿原酸(3),松柏苷(4),咖啡酸(5);4个黄酮及其苷,分别为槲皮素-3-O-α-D-吡喃阿拉伯糖苷(6),金丝桃苷(7),芦丁(8),槲皮素(9);1个柠檬苦素苷,为limonin diosphenol 17-β-D-glucopyranoside(10);1个生物碱,为去氢吴茱萸碱(11)。结论:化合物2~4,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通过二维核磁波谱确证,首次完整报道化合物10的氢谱数据。鉴于吴茱萸的基原有3个(吴茱萸、石虎和疏毛吴茱萸),通过对照品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分析,对3种植物基原的吴茱萸药材进行成分确认,从石虎和疏毛吴茱萸中首次鉴定出绿原酸(1),新绿原酸(2)和隐绿原酸(3),从石虎中鉴定出金丝桃苷(7)。
刘珊珊周兴清梁彩霞张启伟闫利华王智民
关键词:化学成分酚酸
吴茱萸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了解吴茱萸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现状,为吴茱萸资源保护和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文献、访问和实地调查,对吴茱萸主产区的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并采集样本,测定药材千粒重。结果当前,吴茱萸主要分布在江西、贵州、湖北、湖南等地及广西、安徽、浙江、陕西、重庆部分地区。商品吴茱萸主要来源于栽培,以散户种植为主,野生资源蕴藏量少。药材千粒重为5.34-45.62 g,差异较大。全国吴茱萸栽培品年产量约3500 t,产销基本平衡,药材价格基本稳定。结论吴茱萸种植分散,规模较小,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低,药材品质差异较大,应建立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种植基地,完善药材质量评价体系,以保证生产药材的资源优质和稳定;同时,应加大野生资源保护力度,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吴茱萸资源可持续发展。
刘珊珊尹元元闫利华梁彩霞张启伟王智民
关键词:资源调查道地药材野生资源
白花蛇舌草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优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优选白花蛇舌草中总环烯醚萜苷的提取工艺,为该药材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车叶草苷为指标成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检测波长548 nm。以浸膏得率和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白花蛇舌草中总环烯醚萜苷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总环烯醚萜苷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8,提取时间2 h,提取数2次。总环烯醚萜苷质量分数22.85%。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为白花蛇舌草中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张轲张东梁彩霞杨岚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总环烯醚萜苷紫外分光光度法出膏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