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龙

作品数:18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西瓜
  • 5篇细菌
  • 4篇连作
  • 4篇邻苯二甲酸二...
  • 4篇根系
  • 3篇土壤
  • 3篇西瓜幼苗
  • 3篇菌株
  • 2篇鞘氨醇
  • 2篇最大解
  • 2篇孢子
  • 2篇孢子萌发
  • 2篇微生物
  • 2篇西瓜连作障碍
  • 2篇连作障碍
  • 2篇邻苯二甲酸酯
  • 2篇降解
  • 2篇根系结构
  • 2篇黑土
  • 2篇放线菌

机构

  • 17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齐齐哈尔市第...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王志刚
  • 17篇王春龙
  • 12篇徐伟慧
  • 8篇胡影
  • 7篇胡云龙
  • 6篇刘帅
  • 3篇李珊珊
  • 3篇莫继先
  • 2篇王超群
  • 1篇刘帅
  • 1篇张颖
  • 1篇苏云鹏
  • 1篇赵晓松

传媒

  • 3篇浙江农业学报
  • 3篇农业资源与环...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4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损伤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为探究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对细菌的毒理作用,选择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为受试菌株,采用平板计数试验、对数生长数学模型、细菌表面Zeta电位、荧光偏振法、透射电镜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P.fluorescens的比生长速率、代时、细胞表面电势、细胞膜流动性、细胞损伤程度和DMP在细胞内外分布,研究DMP对P.fluorescens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经0、10、20、40 mg·L^-1的DMP暴露后,细菌比生长速率减小,而代时增加;细菌表面Zeta电位从-12.21±0.56mV逐渐降低为-18.13±0.67 mV,同时DMP增加了细菌细胞膜的流动性,导致细胞明显变形、质壁分离严重并伴有内容物的泄露;在细胞内,DMP累积浓度从0.11±0.10 mg·L-1增加到6.78±0.25 mg·L^-1;在细胞外,DMP累积浓度从8.44±0.37 mg·L^-1增加到30.52±0.88 mg·L^-1。研究表明,DMP破坏了P.fluorescens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影响了细菌正常生长。
郭茹鑫王志刚王春龙由义敏王恒煦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荧光假单胞菌膜损伤
一株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抑制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被引量:3
2018年
以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植物根际土壤为实验材料,采用对峙实验筛选抑制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FON)的菌株,并采用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其抑菌特性。结果表明,分离获得了一株能抑制FON的菌株MLY01,根据其菌落形态特征和16S rDNA碱基序列同源性结果,鉴定MLY01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将其命名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 MLY01。当培养基与无菌滤液比例为1∶1时,菌丝生长抑制率为71. 85%,生物量抑制率为79. 55%,36 h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6. 81%。将FON孢子悬液与无菌滤液按1∶1比例混合,培养12 h,孢子数目降低,表面粗糙,菌丝畸形扭曲,表面有多处凹陷。菌株MLY01对FON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生物菌剂的研发方面具有潜力。
吕智航徐伟慧王志刚王春龙刘泽平陈文晶史一然
关键词: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细胞形态
分离获得的放线菌属细菌WZW03菌株及其在缓解西瓜连作障碍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分离获得的放线菌属细菌WZW03菌株及其在缓解西瓜连作障碍方面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株经分离获得的放线菌属细菌,命名为Plantibacter?sp.WZW03,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
王志刚徐伟慧李珊珊刘帅胡云龙胡影王超群王春龙
不同碳氮源对Paracoccus sp.QD15-1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 DMP)是一种高毒性的有机污染物,Paracoccus sp.QD15-1能够高效降解DMP,碳氮源是微生物需求量最大的生长要素。本实验以Paracoccus sp.QD15-1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无机盐(MSM)培养基中分别外加不同碳氮源(碳源分别为5 g·L^-1的葡萄糖、蔗糖、乳糖和淀粉;氮源分别为5 g·L^-1的硫酸铵、硝酸钠、硝酸铵和尿素),研究Paracoccus sp.QD15-1生长和降解DMP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外加4种碳源后,菌株生物量和降解DMP能力均显著提高,其中外加淀粉处理的最大比生长率达到0.13 lg(cfu)·h^-1,36 h降解率为78.2%,DMP半衰期为15.6 h。外加4种氮源后,降解菌的生物量均有所上升,其中外加尿素,36 h降解率为62.8%。研究表明,Paracoccus sp.QD15-1在不同碳氮源中均能够较好地降解DMP,且外加淀粉作为碳源和外加尿素作为氮源的降解效果更佳,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良好前景。
王姊威刘虹王春龙吕志航刘泽平陈文晶王志刚
关键词:PARACOCCUS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降解碳源氮源
Paracoccus sp. QD15-1发酵培养基优化
2019年
Paracoccus sp. QD15-1是一株高效酞酸酯降解菌,在酞酸酯污染修复方面具有较好的利用前,而廉价发酵基质是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前提。本实验以Paracoccus sp. QD15-1为研究对象,用爬坡法来确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的最佳范围,通过响应面中心合成设计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的碳源为玉米面粉,氮源为大豆面粉;经爬坡实验确碳源、氮源和痕量元素分别为10,20,1.5mL/L;响应面实验确最优培养基基质为玉米面粉9.5 g/L、大豆面粉18.6 g/L和痕量元素1.64 mL/L,预测Paracoccus sp. QD15-1的菌落数4.67×109 CFU/mL,实测菌落数为4.5×109 CFU/mL。相较于DMP无机盐培养基菌量提高22.22%,廉价发酵培养基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为大规模发酵生产Paracoccus sp. QD15-1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俞伟朱晓慧王志刚王春龙吕志航刘泽平陈文晶史一然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污染低值
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对黑土转化酶与脲酶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采用室内模拟法,以东北黑土为供试土壤,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代表,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土壤转化酶和脲酶的活性,研究邻苯二甲酸酯(PAEs)污染对黑土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及其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PAEs抑制了黑土中转化酶和脲酶的活性。基于土壤酶活性和PAEs浓度作线性回归,求得黑土轻微污染的临界指标(ED10):DMP污染黑土中转化酶和脲酶的ED10分别为24.352和5.015 mg·kg-1;DBP污染黑土中转化酶和脲酶的ED10分别为16.911和8.677 mg·kg-1。根据ED10值越小越敏感的原则,判定黑土中脲酶对PAEs污染比较敏感,可将脲酶活性作为反映PAEs污染黑土的生化指标。DMP和DBP使黑土中转化酶和脲酶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降低,属于反竞争抑制机制。PAEs可能改变黑土的碳氮循环及其生态系统功能,进而影响黑土的可持续利用。
陈文晶王志刚徐伟慧刘泽平吕智航王春龙
关键词:土壤生物化学环境毒理
一株溶磷菌的分离鉴定及对西瓜根系的促生效应被引量:10
2015年
溶磷菌具有提高土壤中磷元素的植物利用率,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在植物根际分离纯化溶磷菌并鉴定,进一步研究了它们对西瓜幼苗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获得的7株具有溶磷能力的菌株中,菌株HYL01具有较强的溶磷能力,经鉴定属于Pantoea ananatis,溶解Ca3(PO4)3的有效量为140.26 mg·L^-1,溶磷量与p H值相关性为-0.743,菌剂施用后,处理组比对照组西瓜幼苗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比根长的增加量分别为44.38%,7.58%,63.65%和16.32%,并且显著增加了根系直径为0-0.5 mm范围内的西瓜幼苗根长所占的比例。因此,新分离鉴定的Pantoea ananatis HYL01号菌株具有较高的溶解无机磷的能力,对西瓜幼苗根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能有效提升细根所占比例,具有制备复合微生物菌肥的潜力。
王志刚胡云龙徐伟慧胡影刘帅张颖王春龙
关键词:溶磷菌西瓜根系促生效应
采用光谱学技术分析邻苯二甲酸酯与DNA互作机制被引量:3
2017年
邻苯二甲酸酯(PAEs)作为增塑剂被广泛使用,易渗透到环境中产生环境毒性,多种PAEs已被美国环境保护署和中国环境监测中心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其生态毒理学机制被广泛关注。本试验以小牛胸腺DNA(ct DNA)为供试材料,旨在通过光谱学技术探究PAEs与DNA的相互作用机制。在紫外可见光谱试验中,随着PAEs浓度的增加,DNA紫外光谱出现增色效应,证明DNA的部分碱基对被PAEs破坏,且PAEs与DNA通过嵌插作用结合。荧光光谱试验中,随着PAEs浓度的增加,EBct DNA体系荧光强度逐渐降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最大荧光抑制率分别为55%、50%和36%;KI荧光猝灭试验中,在加入DNA之后KI对DMP、DEP和DBP的荧光猝灭常数Ksv分别从7.992(R2=0.9970)、10.270(R2=0.9960)和13.52(R2=0.9806)降低到6.721(R2=0.9963)、7.047(R2=0.9599)和11.03(R2=0.9803),荧光猝灭常数均降低,实验结果证明PAEs与DNA通过嵌插作用结合。盐离子试验中,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PAEsct DNA的荧光强度没有发生变化。试验结果排除了PAEs与DNA分子之间沟槽作用的可能,确定了其结合方式为嵌插作用,随着PAEs侧链的逐渐增长,嵌插作用逐渐减弱。
赵晓松王志刚王春龙苏云鹏由义敏吕智航陈文晶
关键词:DNA光谱
解淀粉芽孢杆菌LZN01对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应被引量:9
2019年
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ON)是西瓜枯萎病的病原菌,生物防治是控制西瓜枯萎病的重要手段。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LZN01对FON的抑制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LZN01对FON的抑菌率为57.07%;FON孢子悬液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ZN01发酵上清液按体积比1∶1混合培养6、12、24h,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6.21%、67.50%、56.04%,抑制率随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经解淀粉芽孢杆菌LZN01发酵上清液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FON菌丝细胞膨大且畸变,菌丝表面严重受损;温度在-20℃~60℃之间,pH值在4~9之间,解淀粉芽孢杆菌LZN01的发酵液抑菌效果稳定;解淀粉芽孢杆菌LZN01发酵上清液抑菌能力稳定。综上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ZN01对FON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且抑菌效果稳定,在西瓜枯萎病生物防治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史一然徐伟慧吕智航王春龙刘泽平陈文晶王志刚
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孢子萌发生防菌剂
一株经分离获得的鞘氨醇单胞菌属细菌及其在促进连作西瓜生长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经分离获得的鞘氨醇单胞菌属细菌及其在促进连作西瓜生长中的应用。所述的一株经分离获得的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sp.)细菌,命名为Sphingomonas?sp.CL01,保藏在中国典型培...
王志刚徐伟慧莫继先胡云龙胡影刘帅王春龙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