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丹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有机碳
  • 2篇水稻
  • 2篇水稻土
  • 1篇典型区
  • 1篇典型水稻土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碳组分
  • 1篇主控因子
  • 1篇长三角

机构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潘剑君
  • 2篇史学正
  • 2篇于东升
  • 2篇廖丹
  • 1篇黄标
  • 1篇张海东
  • 1篇赵永存
  • 1篇王宁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三角典型水稻土有机碳组分构成及其主控因子被引量:9
2016年
准确把握水稻土有机碳组分构成特征及其主控因子,对定量化评价土壤有机碳质量和未来演变趋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土壤呼吸培养实验结合有机碳三库一级动力学方程,模拟得到长三角地区典型水稻土剖面(0—100 cm)各土层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获取主控因子,建立有机碳组分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水稻土活性碳、慢性碳和惰性碳含量随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上层土壤(0—40 cm)有机碳组分含量下降速度明显快于下层土壤(40—100 cm);水稻土活性碳构成比例不超过5.3%,惰性碳构成比例大于活性碳与慢性碳比例之和,达到60%以上,水稻土有机碳总量变异主要取决于慢性碳和惰性碳组分变异。因此,水稻土固碳重点在于慢性和惰性组分。同时,研究还发现水稻土类型和剖面深度主要在表层对有机碳组分含量和比例构成产生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量、全氮和pH是影响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含量分异的主控因子,利用主控因子可较好预测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含量。
王玺洋于东升廖丹潘剑君黄标史学正
关键词:主控因子水稻土
成都典型区水稻土有机碳组分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对农业生产、生态平衡和全球气候变化至关重要,有机碳组分构成及平均驻留时间对深入了解土壤有机碳特征及演变规律意义重大。通过土壤呼吸培养实验和三库一级动力学方程,模拟分析了成都典型区水稻土有机碳组分构成特征;利用土壤定量化属性与有机碳各组分相关及回归分析,建立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各组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有机碳组分的活性碳、慢性碳和惰性碳含量在表层(0—20cm)分别为0.42、6.13、11.43gkg-1,均高于亚表层(20~40cm)的0.23、4.09、7.50gkg-1,两土层间有机碳组分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有机碳组分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剖面(0—100cm)有机碳组分含量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小,活性碳和慢性碳比例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惰性碳比例则随着深度增加显著升高。容重、全氮和全磷对有机碳各组分含量,质地对活性碳组分含量、比例及平均驻留时间,pH对慢性碳和惰性碳组分比例均具有显著影响;活性碳和惰性碳组分含量与土壤全氮、碳氮比、pH以及土壤细粉粒(0.02~0.002mm)含量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可用来预测水稻土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研究结果对其他地区土壤有机碳各组分研究及预测具有积极启示作用。
廖丹于东升赵永存王宁张海东潘剑君史学正
关键词: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