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海波

作品数:63 被引量:171H指数:7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机械工程
  • 17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化学工程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1篇轮胎
  • 8篇橡胶
  • 7篇磨损
  • 6篇有限元
  • 6篇颗粒物
  • 5篇丁苯
  • 5篇丁苯橡胶
  • 5篇轮胎磨损
  • 5篇摩擦学
  • 5篇摩擦学性能
  • 4篇悬架
  • 4篇课程
  • 4篇教学
  • 4篇仿真
  • 3篇动力学
  • 3篇有限元分析
  • 3篇数值模拟
  • 3篇碳纳米管
  • 3篇子午线
  • 3篇子午线轮胎

机构

  • 54篇宁波大学
  • 10篇同济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华东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宁...
  • 2篇芜湖美达机电...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上海大众汽车...
  • 1篇邵阳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中国兵器科学...
  • 1篇郑州职业技术...
  • 1篇宁波巨隆机械...
  • 1篇杭州烯创科技...

作者

  • 63篇黄海波
  • 7篇丁玉兰
  • 7篇靳晓雄
  • 5篇刘金朋
  • 4篇陈栋华
  • 4篇姚震
  • 4篇汪晨
  • 3篇刘军
  • 3篇束学道
  • 3篇谈毅
  • 2篇孙宝寿
  • 2篇王钢明
  • 2篇杨波
  • 2篇李国平
  • 2篇王英
  • 2篇俞国强
  • 2篇邓益民
  • 2篇李洪宇
  • 2篇刘清国
  • 2篇卢轩

传媒

  • 8篇宁波大学学报...
  • 5篇机械制造
  • 4篇系统仿真学报
  • 3篇轻工机械
  • 3篇中国机械工程
  • 3篇摩擦学学报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机械科学与技...
  • 2篇中国自行车
  • 2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汽车科技
  • 1篇汽车工程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机械设计与研...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机械设计
  • 1篇表面技术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工况下软质丁苯橡胶轮表面磨损颗粒的产生量及磨损机理被引量:2
2021年
采用自行设计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磨损时间、载荷、滚动速度、相对湿度对软质丁苯橡胶轮表面产生的磨损颗粒数量和橡胶轮温度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磨损机理;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磨损颗粒随磨损时间和载荷的增加而增多,随滚动速度和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少;粒径为2.5μm的磨损颗粒数量和橡胶轮温度随各种因素的变化趋势相同,可通过温度的变化预测磨损小颗粒的产生量;低载荷下的磨损方式为疲劳磨损,高载荷下为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载荷、滚动速度、相对湿度、对磨轮种类;载荷为100 N、滚动速度为8 m·s^(-1)、相对湿度为60%、对磨轮为水泥轮时,磨损颗粒数量最少。
焦润楠黄海波李锦棒潘路奇董家楠
关键词:粒径
硫化丁苯橡胶纳观界面耐磨机理及参数影响分析
2021年
硫化橡胶因其良好的力学和物理化学性能而被广泛作为摩擦副的基础材料.本文提出了一种硫化交联算法,实现了C—C键的硫化互交联和自交联,构建了硫化丁苯橡胶的分子动力学磨损模型,从微观摩擦学的角度阐明了硫化交联结构对改善丁苯橡胶磨损性能的机理,研究了不同界面参数对硫化橡胶微观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硫化使丁苯橡胶分子链的界面黏附能力和活动能力更弱,拉伸和解缠能力更低,磨损过程中界面累积能量更低,更不容易脱离橡胶基体,因此可以表现出更好的摩擦学性能,更强的抗磨损性能;随着速度的增大,硫化橡胶的磨损率降低,与宏观实验结果一致,原因是硫化橡胶的原子分布函数和相互作用能随着速度增大而降低,说明橡胶分子链的黏附能力和活动能力随着速度增加趋弱,温升更低,导致较低的磨损率;压入深度对磨损率的影响规律则呈现相反的结果和趋势.
黄海波李超许一伟黄飞洪张涛
关键词:硫化橡胶耐磨机理
轿车轮胎非正常磨损机理及使用寿命预测研究
近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的不断建设,轿车能够稳定和持续的以较高速度行驶,轿车轮胎的磨损及非正常磨损较之以往也出现了新的特点。车辆轮胎的磨损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因此研究轮胎在动态下的磨损特性及其相关问题,对实际车...
黄海波
关键词:轿车轮胎悬架系统使用寿命
基于流体动力学的轮胎磨损颗粒物捕集通道位置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轮胎磨损颗粒物是车辆非尾气排放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气悬浮颗粒物的影响日益增大,对其进行捕集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基于喷射法和R-R颗粒物粒径分布,建立了轮胎磨损颗粒物-轮胎-车辆流体动力学多相流模型,采用Realiable k-ε湍流模型模拟了汽车在不同行驶速度下轮胎与覆盖件之间的最大风压分布区域,继而研究了15种磨损颗粒物捕集方案通道出入口位置与捕集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轮胎磨损微小颗粒物在后轮处比在前轮处与壁面碰撞的数量多;捕集率随捕集装置入口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出口与轮罩边缘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出入口的动压压差越大,捕集率越高;当车速为60 km·h^-1时,入口位置H=297 mm,出口位置L=600 mm时,捕集率最高,达到56.32%;入口位置H=297 mm时颗粒物捕集率均超过40%,出口位置L=600 mm时颗粒物捕集率均超过35%.
董家楠黄海波常向东张涛焦润楠
轮罩间隙影响下的轮胎周围流场动力学分析
2023年
掌握车轮-轮罩间隙流场动力学特性对研究路面扬尘颗粒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中采用稳态RNG k-ε模型建立整车空气动力学模型,研究不同车轮-轮罩间隙下车轮周围外流场的分布。结果发现: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轮-轮罩周围出现了空气漩涡,并且出现明显的交汇和加强现象。随着车轮-轮罩间隙的增大,在交汇气流的影响下,50~60 mm范围内前轮气流形成漩涡核心角度快速增大,后随间隙的增大缓慢减小。后轮漩涡核心角度与轮罩间隙呈非线性增大的趋势。气流在后车轮外侧形成的分离涡变化一致逐渐增强,车轮轮毂的泵吸作用增强。
许一伟许杰程少阳黄海波
关键词:车轮气流场涡旋
CNT复合硫化丁苯橡胶摩擦特性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6
2020年
碳纳米管材料可显著提高橡胶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建立硫化丁苯橡胶和碳纳米管-硫化复合丁苯橡胶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探究碳纳米管和硫化联合作用下丁苯橡胶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硫化丁苯橡胶能有效提高丁苯橡胶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刚度和抗剪切性能,降低摩擦因数,并在剪切作用过程中限制橡胶原子向接触界面移动,减小界面接触面积、降低界面温度,提高丁苯橡胶的摩擦学性能。
潘路奇黄海波张涛焦润楠
关键词:丁苯橡胶碳纳米管摩擦学性能分子动力学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机械原理实验教学系统设计被引量:12
2019年
基于增强现实(AR)技术开发了一款机械原理实验教学辅助系统。该系统包括实验基础理论讲解模块、模型虚拟实验模块和机构运动仿真实验模块,并被打包为手机应用的形式。学生可以使用Android手机学习机械原理实验教学内容。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虚拟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与交互性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王雨王英王恒陈嘉瑶黄海波
关键词:机械原理实验教学系统增强现实技术
基于接地性态和解析方法的轮胎减磨优化及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接地性态是轮胎磨损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结合轮胎刷子模型和环模型,建立了基于接地性态的轮胎磨损数学解析模型,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轮胎进行了减磨优化。结果表明,接地性态中最大接地压力与滚动阻力矩是影响轮胎磨损量的最主要因素,接地长度在优化过程中的变化不明显,接地压力非对称性指数对轮胎磨损量影响的规律性较弱。研究结果可以为轮胎的减磨优化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
李洪宇黄海波汪晨
关键词:轮胎磨损解析模型PSO优化算法
以实验为主体的“反求工程”课程改革与实践被引量:3
2012年
以适应地方性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为目标,对"反求工程"课程进行了改革。增加实验课时,缩减理论课时,以实验为主体,同时注意理论课程为实验服务。借鉴探究式学习方法对课程教学顺序进行调整,以实验发现问题——课堂解决问题——重复实验加深印象为教学顺序。结果表明,课程改革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针对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黄海波邓益民李国平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方法教学顺序
合模机机架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通过对合模机机架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了真实情况下机架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形情况,得到了位置变形最大和应力值最大的位置;通过改变机架控制器面板的位置,使合模机机架的受力情况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各个方向的位移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为改善合模机的精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基础。
黄海波孙宝寿刘军俞国强庞小彬
关键词:机架有限元分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