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少帅

作品数:19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1篇肉鸡
  • 7篇热环境
  • 4篇肉仔鸡
  • 4篇仔鸡
  • 4篇相对湿度
  • 4篇风速
  • 3篇热舒适
  • 3篇免疫
  • 3篇内分泌
  • 3篇分泌
  • 2篇多样性
  • 2篇生理
  • 2篇生理指标
  • 2篇试验舱
  • 2篇舒适性
  • 2篇侵入性
  • 2篇热调节
  • 2篇热舒适性
  • 2篇纵向通风
  • 2篇盲肠

机构

  • 19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河北工程大学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19篇张敏红
  • 19篇张少帅
  • 17篇冯京海
  • 10篇甄龙
  • 9篇周莹
  • 7篇常玉
  • 4篇李萌
  • 3篇王雪敏
  • 3篇胡春红
  • 3篇石玉祥
  • 3篇李香

传媒

  • 11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6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相对湿度对间歇性26℃环境下肉鸡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相对湿度(RH)对间歇性26℃环境下肉鸡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29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180只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3个组(RH分别为30%、60%和85%),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5只)。从29日龄开始,每天10:00—16:00(6 h)温度维持26℃,RH分别为30%、60%和85%,剩余时间温度为21℃,RH为60%。试验共14 d。采用16S rDNA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结合特异性和共性条带割胶回收DNA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RH在间歇性26℃偏热处理第7天和第14天时对盲肠内容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第7天,30%RH组肉鸡盲肠DGGE条带数(菌群丰富程度)高于60%RH组,而85%RH组低于60%RH组;试验第14天,30%、85%RH组肉鸡盲肠DGGE条带数均高于60%RH组。2)聚类分析显示,试验第7天,85%RH对盲肠菌群影响明显;试验第14天,30%RH对盲肠菌群影响明显。但随着处理时间推移,30%RH对肉鸡盲肠菌群影响越大。3)间歇性26℃环境下不同RH组肉鸡盲肠内共性菌群是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在试验第7天,30%、85%RH组肉鸡盲肠中特异性菌群是Stomatobaculum longum。结果提示:间歇性26℃环境下,低湿(30%RH)和高湿(85%RH)影响肉鸡盲肠菌群的结构和多样性。
彭骞骞周莹王雪敏冯京海甄龙张少帅常玉石玉祥张敏红
关键词:相对湿度肉鸡盲肠菌群
持续偏热环境对肉鸡生长性能、糖脂代谢及解偶联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6
2015年
本试验研究了持续不同温度处理(21、26和31℃)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糖脂代谢相关指标、胸肌和肝脏解偶联蛋白(avUCP)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22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144只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4只)。适应期7d,温度21℃,相对湿度60%。29日龄时,试验温度分别调整到21、26和31℃,相对湿度60%,直至试验结束,共14d。结果表明:1)31℃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极显著低于21、26℃组(P<0.01),料重比(F/G)显著高于21、26℃组(P<0.05);26℃组肉鸡ADG、ADFI显著低于21℃组(P<0.05),F/G和21℃组无显著差异(P>0.05)。2)31℃组肉鸡血清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显著高于21℃组(P<0.05);26℃组血清生化指标与21℃组无显著差异(P>0.05)。3)31℃组肉鸡血清甲状腺素(T4)、瘦素(LEP)、皮质酮(CORT)含量显著高于21℃组(P<0.05);除T4含量外(P<0.05),26℃与21℃组之间血清激素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第7天,31℃组胸肌avUCP mRNA表达显著低于21、26℃组(P<0.05);第14天,26、31℃组胸肌avUCP mRNA表达极显著低于21℃组(P<0.01);试验第7、14天,31℃组肉鸡肝脏avUCP 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21、26℃组(P<0.01)。综上,与21℃相比,持续偏热处理(26、31℃)影响肉鸡糖脂代谢及avUCP mRNA的表达,并显著降低生长性能,且不同偏热程度对肉鸡影响程度不同。
甄龙石玉祥张敏红冯京海张少帅彭骞骞
关键词:肉鸡糖脂代谢解偶联蛋白
偏热刺激对肉鸡休息行为、生理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4
2015年
本文旨在研究持续偏热刺激对爱拔益加(AA)肉鸡休息行为、生理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将健康、体重接近的192只22日龄AA肉鸡(公母各占1/2)平均分成4个处理,分别置于4个相同环境控制室,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适应7d。29日龄08:00将各室温度分别逐渐(30min内)调到18、22(热中性温度)、26和30℃(±0.5℃)并保持不变,试验期14d。结果表明:温度处理2h,与22℃处理相比,26和30℃处理坐着休息时间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俯伏休息时间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第3、10天,18和26℃处理下丘脑热休克蛋白70(HSP70)浓度显著高于22℃处理(P〈0.05)。第1、3和10天,26℃处理体核温度、血浆皮质酮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浓度与22℃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30℃处理体核温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1-7d和8-14d,26和30℃处理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22℃处理(P〈0.05)。1-14d,26和30℃处理的ADFI、平均日增重(ADG)显著低于22℃处理(P〈0.05)。由此可得,26℃偏热刺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29-42日龄AA肉鸡坐着休息时间百分比和生产性能,提高了俯伏休息时间百分比和下丘脑HSP70浓度。
胡春红张敏红冯京海苏红光张少帅
关键词:生理反应肉鸡
一种评价肉鸡风速舒适性的方法及纵向通风试验舱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肉鸡风速舒适性的方法及纵向通风试验舱,包括以下步骤:1)将N个纵向通风试验舱置于温湿度相同的人工气候舱中,选取一批健康仔鸡,随机分成N组,分别放入各个纵向通风试验舱的舱体内;2)设计N个不同风速,开启N...
张敏红张少帅冯京海常玉
文献传递
相对湿度对递增性偏热环境下肉鸡体热调节及下丘脑热休克蛋白70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对湿度(RH)对递增性偏热环境下肉鸡体热调节及下丘脑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的影响。选取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180只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预试期7 d,温度20℃,RH 60%。正试期15 d,28日龄开始试验,将3组的RH分别调整到35%、60%和85%,温度仍为20℃;3 d为1周期,共分5个周期,从第2周期开始每周期的第1天将3组的温度均在10:00开始升高3℃并在0.5 h内达到稳定;5个周期的温度分别为20、23、26、29和32℃。结果表明:1)85%RH组肉鸡的呼吸频率极显著高于60%RH和35%RH组(P<0.01),60%RH组的呼吸频率极显著高于35%RH组(P<0.01);85%RH组肉鸡的体核温度显著高于60%RH组(P<0.05);35%RH组肉鸡小腿和脚蹼的皮肤温度极显著高于60%RH和85%RH组(P<0.01),35%RH和60%RH组肉鸡鸡冠、耳垂和眼睑的皮肤温度极显著高于85%RH组(P<0.01)。2)85%RH组肉鸡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35%RH和60%RH组(P<0.05);35%RH和85%RH组肉鸡的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显著高于60%RH组(P<0.05)。RH对递增性偏热环境下肉鸡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3)85%RH组肉鸡的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显著高于35%RH组(P<0.05);35%RH和85%RH组肉鸡的血清甲状腺素(T4)含量显著高于60%RH组(P<0.05);60%RH和85%RH组肉鸡的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极显著高于35%RH组(P<0.01)。4)35%RH组肉鸡下丘脑HSP70含量显著低于60%RH和85%RH组(P<0.05)。综上所述,在为期15 d的20~32℃递增性偏热环境下,高湿(85%)和低湿(35%)调节28~42日龄肉鸡体热平衡的途径和程度不同。
周莹张敏红冯京海张少帅彭骞骞李萌李香
关键词:相对湿度热休克蛋白70
风速和偏热处理对肉仔鸡生理、内分泌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风速和偏热处理对肉仔鸡生理、内分泌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42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爱拔益加肉仔公鸡150羽,随机分成15个处理,每个处理10羽,每羽鸡作为1个重复。试验动物放在环控舱中(温度21℃,相对湿度60%),每次试验处理前从中随机挑选10羽,放置在另一个由本实验室研发的纵向通风试验环控舱中。每次处理分6 h适应期(自由采食与饮水)和6 h试验期(禁食禁水),适应期温湿度与试验前一致。试验期将环控舱的温湿度调至试验要求(相对湿度保持不变),风速由纵向通风实现。试验采用3×5因子设计,试验温度分3个水平:26、29和32℃;风速分为5个水平:0、0.5、1.0、1.5和2.0 m/s。各试验处理条件在第1小时内实现,第2~6小时分别采集数据。结果表明:1)风速和偏热处理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肉仔鸡体核温度(Tc)、呼吸频率(Fr)、皮肤温度(Ts)以及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皮质酮含量(P<0.05)。与0风速相比,在26℃偏热温度下,1.0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Tc(P<0.05),2.0 m/s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Fr(P<0.05),1.5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耳叶皮温(Tes)(P<0.05),1.0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鸡冠皮温(Tcs)和小腿皮温(Tss)(P<0.05);29℃偏热温度下,1.0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Tc、Tes、Tcs和Tss(P<0.05);32℃偏热温度下,1.0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Tc和Fr(P<0.05),0.5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Tes、Tcs和Tss(P<0.05);较高偏热和无风(32℃+0风速)或较高偏热和低风(32℃+0.5 m/s风速)下肉仔鸡Tc、Ts、Fr较高,血清T3含量较低,应激程度较大。2)偏热处理下,低风速(0.5 m/s)会加重肉仔鸡热负荷,风速对肉仔鸡免疫指标影响较小,最适风速为1.5 m/s。总之,偏热处理下风速不同程度影响肉仔鸡生理、内分泌和免疫指标。
张少帅刁华杰张敏红冯京海周莹李萌厉秀梅
关键词:风速肉仔鸡生理内分泌免疫
相对湿度和间歇性偏热处理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对湿度(RH)和间歇性偏热处理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个偏热水平(26和31℃)和3个RH水平(30%、60%和85%)的2×3因子设计,选取体重相近的22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360只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6个组(Ⅰ、Ⅱ、Ⅲ、Ⅳ、Ⅴ和Ⅵ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预试期7 d,温度21℃,RH60%。正试期14 d,从29日龄开始,每天10:00—16:00(6 h)将环境控制舱内Ⅰ、Ⅱ和Ⅲ组的温度调至26℃,RH分别调至30%、60%和85%;Ⅳ、Ⅴ和Ⅵ组的温度调至31℃,RH分别调至30%、60%和85%,其余时间环境控制舱内温度与RH均与预试期相同。结果表明:1)Ⅰ和Ⅴ组肉仔鸡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Ⅱ和Ⅵ组(P<0.05);RH为30%和60%时肉仔鸡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RH为85%时(P<0.05)。2)试验第7天,Ⅱ组肉仔鸡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Ⅲ、Ⅳ和Ⅵ组(P<0.05);26℃时肉仔鸡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31℃时(P<0.05)。3)试验第1天,Ⅱ组肉仔鸡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Ⅲ、Ⅳ和Ⅴ组(P<0.05);RH为60%时肉仔鸡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RH为30%和85%时(P<0.05)。试验第7天,Ⅱ组肉仔鸡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Ⅰ、Ⅴ和Ⅵ组(P<0.05)。试验第1和14天,26℃时肉仔鸡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31℃时(P<0.05)。4)试验第1和14天,Ⅵ组肉仔鸡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高于Ⅰ、Ⅱ、Ⅲ和Ⅴ组(P<0.05);31℃时肉仔鸡血清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均显著高于26℃时(P<0.05)。试验第1、7和14天,Ⅲ、Ⅳ、Ⅴ和Ⅵ组肉仔鸡的血清IL-6含量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RH为85%时肉仔鸡的血清IL-6含量均显著高于RH为30%和60%时(P<0.05)。总之,RH和间歇性偏热处理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不同程度地影响肉仔鸡的免疫功能,其中较高偏热和较高湿度(31℃+85%RH)的影响最大。
张少帅李萌李香周莹冯京海张敏红
关键词:相对湿度肉仔鸡免疫功能
一种用于评价肉鸡热舒适性的非侵入性生理指标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价肉鸡热舒适性的非侵入性生理指标及其应用。本发明将耳叶皮温替代体核温度作为评价肉鸡热舒适性的生理指标。通过实验证明:不管环境温度骤然升高还是逐渐升高,耳叶皮温的变化与体核温度的变化趋势均一致,且采用...
张敏红甄龙张少帅冯京海
文献传递
风速在家禽热平衡调节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风速作为环境热负荷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温度和湿度共同影响家禽热平衡调节。在高温环境下,提高风速能够增加家禽的可感散热(SHL),适宜风速时SHL在能量平衡调节中起到主要作用。风速还可以通过对水平衡的调节减少潜热散热(LHL)量,同时增加SHL的占比,相应减少LHL的占比,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风速对家禽生产性能的提高作用受到风速、日龄、环境温度、饲养方式和通风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家禽热平衡及其调节,风速对SHL和LHL的贡献,并结合对生产性能的陈述,阐释风速在家禽热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张少帅张敏红
关键词:风速家禽
持续偏热处理对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小肠形态结构和黏膜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8
2015年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持续偏热(26和31℃)处理对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小肠形态结构和黏膜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2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144只转入人工气候实验舱,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母各占1/2)。适应期7 d,温度21℃,相对湿度60%。29日龄时,试验温度分别调整到21、26和31℃,相对湿度60%,至试验结束,试验期共14 d。结果表明:与21℃处理相比,1)26和31℃处理对肉仔鸡胸腺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第7天,31℃处理显著降低脾脏指数(P<0.05);第7、14天,31℃处理显著降低法氏囊指数(P<0.05)。2)26和31℃处理显著降低第14天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P<0.05);31℃处理显著升高第14天空肠隐窝深度(P<0.05);26和31℃处理显著升高第14天回肠隐窝深度(P<0.05)。3)31℃处理显著降低第1天十二指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含量,26和31℃处理显著降低第7天十二指肠SIg A含量;31℃处理显著降低第1天空肠SIg A含量。因此,与21℃处理相比,持续偏热(26和31℃)处理不同程度影响肉仔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损伤小肠形态结构,降低小肠黏膜免疫功能。
张少帅甄龙冯京海胡春红彭骞骞常玉周莹张敏红
关键词: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黏膜免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