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茂章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2篇油藏
  • 2篇注入性
  • 2篇黏度
  • 2篇降黏
  • 1篇低界面张力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盐岩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阴阳
  • 1篇油膜
  • 1篇原油
  • 1篇粘弹性表面活...
  • 1篇粘度
  • 1篇蒸发光散射
  • 1篇蒸发光散射法
  • 1篇蒸发光散射检...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作者

  • 9篇田茂章
  • 6篇马德胜
  • 4篇宋新民
  • 4篇张群
  • 3篇张帆
  • 3篇罗文利
  • 2篇蔡红岩
  • 2篇马骋
  • 2篇黄建滨
  • 1篇宣英龙
  • 1篇吴朝东
  • 1篇桑国强
  • 1篇梁福鑫
  • 1篇沈刚
  • 1篇唐亚林
  • 1篇张虹
  • 1篇赵新
  • 1篇杨凤敏
  • 1篇王红庄
  • 1篇周新宇

传媒

  • 2篇应用化工
  • 2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油田化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研究的新认识:固液界面影响
2023年
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是目前增加我国原油产量的主攻方向之一.本文针对碳酸盐岩油藏岩石及模拟岩石样品开展固液界面作用的研究工作,从岩石的化学组成、比表面积、表面荷电情况、接触角及表面活性剂吸附量等方面,系统考察了方解石、白云石以及中东油藏碳酸盐岩样品在洗油过程中的固液界面相互作用结果,并分析了相关体系的洗油效率.结果证实了方解石、白云石样品与中东油藏碳酸盐岩样品在组成、结构及表面性质等方面高度一致,可用于碳酸盐岩油藏固液相互作用研究的模拟样品.进而揭示了表面活性剂在碳酸盐岩表面吸附量低、对其表面润湿性改变小且洗油效率相关性差的特点,表明固液界面相互作用不是影响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关键因素.
刘治界姜莎莎田茂章田茂章马骋马骋宋新民
关键词:固液界面润湿性提高采收率
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石油采出液中十八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
2022年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UPLC-ELSD)技术,建立了测定石油采出液中十八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OHSB)含量的方法。选用C_(18)色谱柱,以水-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梯度洗脱,ELS为检测器,漂移管温度70℃,检测器增益为50,喷雾器载气压力241.3 kPa。研究表明,OHSB质量浓度在5~50 mg/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符合二次方程A=96.888c^(2)+133.1c-29.684,相关系数R2为0.997,检出限为1.2 mg/L。油田地层水加样回收实验的回收率分别为95.0%,100.6%,101.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3%以内。影响因素实验表明,石油磺酸盐(KPS)、聚丙烯酰胺、高浓度无机盐对检测方法几乎无影响,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该方法为石油采出液样品分析检测提供有效手段。
李润植田茂章张虹杨凤敏沈刚汪长征唐亚林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羟基磺基甜菜碱
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的合成与表/界面性能
2015年
以顺丁烯二酸酐分别与正辛醇、异辛醇、正癸醇和异癸醇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然后再与亚硫酸氢钠发生磺化反应,合成出一系列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SS)表面活性剂SSN8,SSI8,SSN10和SSI10。采用红外光谱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结构。评价了SS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能和与直链烷烃间的界面性能。结果表明,SS系列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在10-6~10-3mol/L数量级,对应的表面张力在24.90~30.00 m N/m;界面性能评价表明,支链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比相应的直链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适合碳数更高的油相。
王红庄蔡红岩周朝辉张群田茂章李建国
关键词:酯化磺化
基于Janus SiO_2/PS纳米颗粒的乳液相行为及流变性被引量:5
2018年
从微观状态和流变性能方面对克拉玛依油田81#联合站原油与Janus SiO_2/PS纳米颗粒水分散体系在不同质量分数(C_S)及不同水油体积比(R_WO)条件下形成乳液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固定C_S=0.100%,当R_WO≤7/3时,Janus SiO_2/PS纳米颗粒水分散体系与原油形成稳定的油包水乳液,乳液液滴粒径和黏度都随水油体积比升高而增大;当R_WO>7/3时,油水混合液分为上、下两相,上部为油包水乳液,下部以水为主,乳液黏度随水油体积比升高而降低。固定R_WO=7/3,当0.080%≤C_S≤0.300%时,油水完全混相,乳液黏度超过原油黏度的60倍,并且在高剪切速率时剪切变稀;当C_S<0.080%或C_S>0.300%时,油水混合液分为两相,并且黏度随分水体积增加而降低。固定R_WO=4/6,当0.001%≤C_S≤0.500%时,油水完全混相,乳液黏度为55~75 m Pa·s,并在剪切速率为3.00~70.00 s^(-1)时剪切增稠。以上结果表明,Janus SiO_2/PS纳米颗粒水分散体系使原油在较高含水条件下形成稳定高黏的油包水乳液,并且在一定水油体积比范围内含水越高乳液黏度越高。这个研究结果为非均质油藏扩大波及体积提供了新思路。
陈希马德胜田茂章宋新民吴朝东韩璐梁福鑫
关键词:JANUS流变性能
低渗透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研制和评价被引量:6
2015年
针对低渗透油藏注水突破快、无效水循环严重的问题,开展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室内研究。通过界面性能和体相流变性能对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进行了评价和优化,得到了具有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驱油效率功能,并具有良好注入性的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该表面活性剂还具有良好的界面性能,浓度介于0.05%~0.3%时,能够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10-2m N/m数量级,并具有迅速剥离油膜的能力。在0.15%以上,体系的粘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迅速升高,当浓度达到0.3%时,体系的粘度达到20.1 m Pa·s(50℃)。该体系能够通过直径0.2μm的核孔膜,而聚合物则因为堵塞核孔,不能通过0.2μm核孔膜。模拟驱油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可以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8%左右。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在低渗透油藏低储层伤害开发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田茂章宋新民马德胜张群周朝晖蔡红岩张帆宣英龙
关键词:低渗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低界面张力粘度注入性
泡沫复合驱用癸基糖苷磺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癸基葡萄糖苷(C_(10)APG)和3-氯-2-羟基丙烷磺酸钠为原料反应制得癸基糖苷磺酸盐(C_(10)APGS),用FT-IR和ESI-M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泡沫性能和吸附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_(10)APGS表现出良好的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其发泡率和排液半衰期随C10APGS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当质量分数增加到0.4%后,发泡率和排液半衰期增速变缓;随着二价盐质量分数的增加,C10APGS的发泡率变化不大,但对泡沫稳定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当二价盐质量分数增加到8%时,C10APGS仍表现出良好的耐盐性能;相对于C_(10)APG,C10APGS的饱和吸附损失量降低了14.4%,可作为较理想的发泡剂应用于高盐油藏的泡沫复合驱。
邹新源罗文利马德胜周新宇田茂章
关键词:发泡剂吸附性
基于广义阴阳表面活性剂体系对不同黏度区间原油的普适性降黏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脂肪酸-脂肪胺混合的广义阴阳体系,分别通过水相引入与油相引入两种方式对黏度分布在0.05-155 Pa?s范围内的4种原油进行乳化降黏。针对不同地区原油的组成特点与黏度成因,调整复配体系中脂肪酸-脂肪胺的分子结构,采用不同手段构筑乳状液:对于黏度较低的普通稠油,采用水相引入脂肪酸-脂肪胺复配体系的方法;而对于胶质、沥青质含量极高的超稠油,采用油相引入脂肪酸-脂肪胺复配体系黏的方法。两种方法的降黏率均达到95%-99%,获得较为理想的降黏效果。
田茂章张帆马骋马德胜蒋凌翔薛荣荣刘卡尔顿黄建滨
关键词:稠油降黏
两性降黏剂AVR的性能研究
2016年
为有效提高高黏度、低流度原油的流动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性降黏剂AVR进行了系统的性能研究,考察了碱和聚合物的加入对AVR降黏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两性降黏剂AVR的降黏效率可达82%以上,能够改变亲油表面润湿性,41秒内可有效剥离亲油表面油膜,体系界面张力可达1.8×10^(-2)m N/m;碱的加入有利于明显改善两性降黏剂AVR的性能,尤其添加Na_2CO_3后,体系降黏率提高到85%以上,剥离油膜时间缩短为10秒,在15分钟内迅速达到油水超低界面张力(小于1.0×10^(-2)m N/m),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界面张力仍呈现下降趋势;聚合物浓度在100数500 mg/L范围内,两性降黏剂AVR体系的降黏效率达80%以上,体系仍然可达超低界面张力。新型两性降黏剂AVR分子通过缔合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使溶液具有一定的黏度,可通过地层小孔道起到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两性降黏剂AVR溶液抗剪切性能良好,高速(5000 r/min)剪切60秒后,黏度保留率达86%;注入性良好,可有效通过0.2μm以上的核孔膜,且黏度保留率在90%以上。
张帆马德胜罗文利田茂章张群
关键词:降黏剂黏度注入性
低渗透油藏中油包水乳液的生成及其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被引量:9
2015年
针对低渗透水驱波及效率低的问题,研究了具有扩大波及体积作用的油包水乳液的形成及对驱油效果的影响。乳化剂浓度、油水比以及岩心渗透率是影响水包油乳液向油包水乳液的转变的重要因素。在高浓度条件下(0.5%和0.3%),乳化剂TC-6和原油形成的分散体系以水包油乳液为主。随着浓度降低,水包油乳液转变为油包水乳液并伴随着分散体系粘度的升高。相同浓度条件下,油水比升高也会引起水包油乳液向油包水乳液的转变。质量浓度0.3%条件下,油水比<6∶4时,分散体系以水包油为主;油水比>7∶3时,水包油乳液转变为高粘度油包水乳液。乳化剂浓度,油水比渗透率低于50.1 m D时,水包油乳液不稳定,容易发生反相形成油包水乳液。低渗透岩心实验表明,具有扩大波及体积功能的乳化剂能够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8.9%,明显高于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同时,乳化剂分子量小、粘度低,本身不存在注入性的问题,因此对于低渗透油藏水驱后扩大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田茂章赵新宋新民马德胜张群罗文利桑国强陈昭
关键词:低渗乳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