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丰
- 作品数:25 被引量:133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营造诗情画意氛围,提升地理课堂育人价值——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地理学科的价值不断得到拓展,包括了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为探讨地理课堂的育人价值观融合,在课堂上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水平地带性知识点为例,通过情境创设,融合中华古诗词和祖国秀丽风光,在地理文化熏陶下学习知识,落实核心素养培育,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在构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地理课堂上进行探索与尝试。
- 梁绮雯江丰
- 关键词:育人价值地理文化水平地带性
- 鄱阳湖退田还湖圩区土地返耕利用的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鄱阳湖退田还湖圩区中耕地利用变化,探讨退田还湖政策实施后的双退圩区的土地返耕现象。研究方法:通过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和农户调研相结合,确定退田还湖圩区耕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特征,结合种粮群体、种粮意愿和粮食生产效益等方面的调查,阐述鄱阳湖水文情势的变化、惠农政策和退田还湖政策等对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1)退田还湖政策实施初期,大量耕地转为湿地,但2010年后大量还湖的土地被返耕;(2)连片耕地经营主体以种粮大户为主,主要种植双季稻;零散耕地主要由受教育程度低的留守妇女或老人耕种,以单季稻种植为主;(3)鄱阳湖区洪水风险下降,圩区耕地质量优良,是双退圩区耕地返耕的自然原因;从事小规模农业生产的主体难以从事其他行业,是圩区返耕的主要社会原因;(4)耕地承租流转,规模效益催生种粮大户,促进退田还湖圩区中耕地返耕,甚至导致大量湿地被围垦。研究结论:有必要重新审视鄱阳湖圩区"退田还湖"政策,修订双退圩堤的确定标准,确立双退圩区返耕的合法性。
- 杨柳江丰谢正磊王军邦廖富强齐述华
- 关键词:土地利用退田还湖鄱阳湖遥感
- 基于真实情境的地理情感培养教学设计——以“河流地貌”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在新课改背景下,地理学科教学日益重视从真实情境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文章从真实情境出发,选取四种较为典型的黄河河流地貌,旨在通过真实情境教学促进学生对河流地貌的认识,带领学生走进“母亲河”,加深对黄河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更好地守护人类美好家园。
- 刘敏江丰
- 关键词:地理情感
- 具象化推演,体验式探究——以“热力环流”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热力环流”知识为例,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采用“具象化推演,体验式探究”的教学方法,从“现实生活”走向“科学世界”再回归“现实生活”的问题解决。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学习能力的同时,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自然地融入到从感知到感悟的体验过程,为课堂教学实践开拓新思路。
- 程懋鋆江丰
- 关键词:具象化热力环流
- 水位对鄱阳湖湿地越冬候鸟生境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2
- 2014年
- 鄱阳湖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是世界上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东亚地区最大的水禽越冬地。论文根据多年越冬候鸟野外调查资料,在分析主要越冬候鸟习性和生境偏好的基础上,通过对具有不同水位的鄱阳湖湿地卫星遥感影像进行生境类型分类,利用景观指数定量分析不同水位下鄱阳湖湿地越冬候鸟的生境类型和空间分布结构,得到以下结论:1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以退水后形成的浅碟形子湖范围内的浅水、草滩和软泥为主要取食、休憩和栖息场所;2水位是影响鄱阳湖湿地越冬候鸟生境的主要因素,随水位的增加,越冬候鸟生境范围萎缩,同时越冬候鸟生境的组成结构也不同;3随水位的增加,越冬候鸟生境景观的破碎度增加,连通性和多样性降低,因此,秋冬季维持较高水位不利于越冬候鸟的保护。
- 齐述华张起明江丰廖富强
- 关键词:鄱阳湖生境
- 指向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单元教学设计——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为例
- 2023年
- 在单元教学设计思路的引导下,以人教版“植被与土壤”单元为例,创设了情境主线“绿地设计师养成记”,整合单元知识与单元教学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户外实习的实践课、交流研讨式的探究课和成果汇报式的展示课,3个课时环环相扣,聚焦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单元教学中,以任务式情境驱动,重视问题式导向,辅以配套的实习手册和资料包,构建汇报式课堂,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与知识生成,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 李幸儿吴堉雯刘萍顺曾朝阳江丰
-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
-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教学设计
- 2019年
-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此内容标准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并进行交通线路的合理选择与规划,属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注重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本节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的第二部分。
- 曾婷江丰
- 关键词:交通线路交通运输地表形态教学设计实验教科书
- 赣南6县稀土矿区分布及其植被恢复的遥感动态监测被引量:11
- 2018年
- 稀土资源的开采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矿区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为此有必要开展稀土矿区的分布动态及矿区植被恢复的监测。以江西省赣州市安远、龙南、定南、全南、信丰和寻乌6县为研究区,利用Google Earth平台的高分辨率影像,目视解译稀土矿分布范围,然后以多时相Landsat遥感数据来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通过回溯法确定1990—2015年稀土矿开采范围的变化及矿区植被恢复状况。结果表明:稀土矿区总面积为58.23 km^2,其中定南和寻乌县的开采面积分别为18.23和16.27 km^2,分别占开采总面积的31.31%和27.94%;稀土矿开采的工艺以堆浸法为主,对地表植被破坏大;稀土开采在1990—2000年呈快速扩张趋势,在国家采取矿区管控措施后,稀土矿无序开采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2000—2005年开采面积减少,2010—2015年开采面积减少到9.21 km^2;以原地浸矿法为主开采稀土的龙南县,矿区植被恢复效果较好,其他各县的矿区植被恢复效果不明显。
- 熊恬苇江丰齐述华
- 关键词:稀土矿区植被恢复遥感监测
- 基于主题式问题情境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以“海水的温度”为例
- 2024年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地理学科的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地理能力。文章从新课改理念出发,以“海水的温度”为例,通过创设“小丑鱼探险”主题式情境,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在情境体验中探究并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真正完成地理知识的建构,实现地理素养的提升。
- 侯忠秋江丰曾峰海
-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
- 2021年
-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材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分别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导力量——内力、对地表形态起"雕刻"作用的外力和岩石圈的地壳物质循环。其中前两个问题从宏观和中观的尺度阐述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当今全球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和地球的基本面貌,第三个问题则是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最为基础的内容。
- 江丰姚安琦
- 关键词:学情分析地表形态人教版教材教材分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