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华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对流复合体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对流
  • 1篇中尺度对流复...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涛动
  • 1篇特大暴雨
  • 1篇南方涛动
  • 1篇环流
  • 1篇环流形势
  • 1篇降水
  • 1篇降水异常
  • 1篇海表
  • 1篇海表温度
  • 1篇分辨率
  • 1篇干侵入
  • 1篇高分辨率
  • 1篇暴雨
  • 1篇暴雨分析
  • 1篇ENSO

机构

  • 3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何宏让
  • 4篇王亚华
  • 2篇潘晓滨
  • 2篇汤鹏宇
  • 2篇臧增亮
  • 2篇阳向荣
  • 1篇韩威
  • 1篇强学民
  • 1篇刘哲辉

传媒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学报
  • 1篇干旱气象
  • 1篇第30届中国...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分辨率GRAPES-GFS的动能谱及其转折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大量观测数据的计算表明,在对流层高层和平流层低层,大气动能谱在大尺度的斜率近似为k-3,到中尺度转换为近似k-5/3,动能谱的斜率及其转折特征可作为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检验数值模式。利用这一特征对GRAPES-GFS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产品进行了检验评估。采用0.25°分辨率GRAPES-GFS模式2013年5月的预报场,分析了模式动能谱的垂直分布及动能谱的辐散分量和旋转分量。结果表明:在对流层高层和平流层低层(225—10 hPa),模式的动能谱曲线能较好地再现大气动能谱从大尺度过渡到中尺度的斜率转折特征,特别是在100 hPa附近动能谱的转折特征比较明显,但是动能谱斜率的绝对值较通常的观测结果(k-3和k-5/3)偏大;在大尺度范围,旋转分量在总动能谱中占优,随着波数的增大(尺度的减小)辐散分量逐渐与旋转分量相当甚至超过旋转分量。基于条件极值的思想提出一种计算转折点(拐点)的新方法,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计算出动能谱曲线拐点的位置,而且拐点位置随高度的变化与辐散和旋转分量谱交点位置随高度的变化一致。此外,还计算了辐散分量谱的斜率,发现其在中尺度范围内非常接近k-5/3,验证了其对总动能谱转折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综上,GRAPES-GFS模式能够准确地再现大气动能谱由大尺度到中尺度的斜率转折特征;与旋转分量相比,模式对动能谱辐散分量的描述更为准确,而且模式对旋转分量的较大误差导致了总动能谱的斜率绝对值偏大。
王亚华臧增亮潘晓滨何宏让韩威
GRAPES全球模式的动能谱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大量的观测资料表明在对流层高层和平流层低层,大气动能谱在大尺度范围(800 km以上)与波数呈现出-3的斜率关系,而过渡到中尺度范围(400 km以下)二者呈现出-5/3的斜率关系。模式预报结果能否展现大气动能谱的这种斜率转折特征已经成为模式评估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GRAPES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2013年5月的预报结果,计算了模式一维和二维动能谱,并分析了二维谱的旋转分量与辐散分量、平均分量与扰动分量的关系。结果表明,GRAPES模式的一维谱和二维谱结果均能较好地表现出动能谱的斜率转折特征,但该模式动能谱在中尺度范围的斜率绝对值明显比观测结果和其它模式结果偏大;二维谱的旋转分量和辐散分量、平均分量和扰动分量在总动能谱中的比重关系及其随高度的变化均与文献结果较为一致。总之,GRAPES模式整体上较好地再现了大气动能谱的各种特征,但是可能由于模式分辨率和耗散作用的影响,模式对大气中尺度波动的描述还不够充分。
王亚华何宏让臧增亮潘晓滨何绵忠刘哲辉
华南前汛期降水与ENSO关系
采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957-2004年全国760站4-6月逐日降水资料和英国Hardly环流中心整编的1957-2004年全球海温格点资料,用SVD方法分析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与ENSO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赤道东太平...
汤鹏宇何宏让强学民阳向荣王亚华
关键词:降水异常环流形势海表温度南方涛动
文献传递
北京“7·21”特大暴雨中的干侵入分析研究被引量:24
2015年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 V3.2模拟分析2012年7月21日发生在北京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与中尺度系统特征,并结合干侵入理论分析了暴雨过程中的干冷空气活动及其对暴雨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发生在高空槽引导冷空气南下与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在华北一带剧烈交汇的天气形势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阻碍了高空槽东移,使北京地区的降水过程维持较长时间。暴雨过程伴随着明显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活动,MCC的持续活动与降水中心在时空上具有一致性。WRF模式对暴雨过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降水发生之前的24 h内不断有来自35°N对流层顶附近的高位涡、低湿的干冷空气,沿着倾斜向北向下的路径侵入大气中低层39°N附近的700 h Pa高度。干侵入在降水开始前24 h到降水前10 h强度变化不大,随后略有减弱,在降水开始之后迅速减弱消失。干侵入对暴雨的影响主要通过在降水开始前及降水初期影响北京地区的大气热力与动力环境来完成。干侵入可以增大暴雨落区大气的位势不稳定,为对流发展储备充沛的对流有效位能,为MCC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同时,干侵入增大了大气中低层的气旋性涡度,有利于中低层空气辐合上升运动,是引发北京地区局地的强对流天气,如MCC及其伴随的暴雨过程可能的触发机制。
汤鹏宇何宏让阳向荣严玉祥王亚华缪子青
关键词:暴雨分析数值模拟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干侵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