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亮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动力学
  • 4篇分子
  • 4篇分子动力学
  • 2篇动力学模拟
  • 2篇热解
  • 2篇黏度
  • 2篇分子动力学模...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乙醇水蒸气重...
  • 1篇乙醇水蒸气重...
  • 1篇制氢
  • 1篇水蒸气重整
  • 1篇水蒸气重整制...
  • 1篇酸化
  • 1篇碳酸化
  • 1篇脱附
  • 1篇气化
  • 1篇气化反应
  • 1篇重整制氢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作者

  • 7篇刘亮
  • 6篇郭欣
  • 1篇宋文武
  • 1篇齐学军

传媒

  • 2篇燃烧科学与技...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钙催化苯酚反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5
2019年
钙催化煤热解焦油二次反应的过程较为复杂,通过实验研究手段难以深入探究其机理。采用基于反应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钙对焦油模型化合物苯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钙提高了苯酚的反应速率,促进了苯酚向气体产物、重质焦油和焦炭产物转化。在较低温度下,没有发现与气体产物键结的钙,钙主要迁移转化到重质焦油和焦炭产物中,促进了苯酚的缩聚反应。在较高温度下,有大量的钙与气体产物键结,促进了苯酚的裂解反应,提高了H_2的生成量,但对CO的生成几乎没有影响。根据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钙对苯酚裂解反应的活化能影响较小,但显著降低了苯酚缩聚反应的活化能。
洪迪昆操政杨昌敏刘亮郭欣
关键词:热解苯酚催化REAXFF动力学
Fe对胜利褐煤焦结构和气化反应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酸洗褐煤负载不同含量的Fe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热解,然后采用FT-IR、Raman spectra、TPD和TG研究Fe催化剂对煤焦官能团、碳微晶结构、表面活性位和气化反应性的影响。FT-IR结果表明,催化热解作用下煤焦中-OH、-CH3、-CH2活性官能团数量增加。Raman光谱测试结果显示,随着Fe含量的增加,IG/Iall由0.095减少到0.087,ID3/Iall由0.090增加至0.097,表明在Fe催化作用下部分大芳香环结构转变为小芳香环结构。TPD实验结果表明,活性位数量随着煤焦中Fe含量升高而不断增加。在3%含Fe量时煤焦活性位数量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增加,800℃后煤焦表面活性位数量开始降低。750℃条件下CO2吸附量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45 min后煤焦达到饱和吸附状态。煤焦-水蒸气等温气化实验表明,煤焦气化反应性与活性位数量有密切的关系,Fe催化剂主要通过增加煤焦表面活性位数量提高煤焦气化反应性。
齐学军宋文武刘亮
关键词:煤焦结构活性位拉曼光谱程序升温脱附
无机盐离子对团聚剂溶液性质的影响机制被引量:3
2016年
在化学团聚技术中,无机盐离子对团聚剂性质的影响相当重要。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Na+、Mg^(2+)和Ca^(2+)对部分水解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HMHPAM)溶液性质的影响机制。通过回旋半径以及径向分布函数表征方法分析阳离子对HMHPAM的水溶性以及溶液黏度的影响。回旋半径结果表明盐离子降低了HMHPAM溶液的黏度,其中Na+、Mg^(2+)和Ca^(2+)对溶液黏度影响的程度为Ca^(2+)>Mg^(2+)>Na+。阳离子水合作用结果表明Mg^(2+)的水合半径最小,其吸水能力最强,对HMHPAM的水溶性影响最大。径向分布函数分析显示Ca^(2+)可以进入羧酸根基团的第1层水合层,并与之直接相互作用,静电屏蔽作用最大,对溶液黏度影响最大;Na+对HMHPAM溶液的影响最小,只能起到微弱的静电屏蔽作用。
洪迪昆刘亮郭欣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黏度
温度对聚丙烯酰胺稀溶液黏度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12
2015年
在化学团聚技术中,温度对团聚剂性质的影响至关重要。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温度对聚丙烯酰胺(PAM)溶液黏度的影响。密度与溶解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选取PAM分子的聚合度为50能够反映真实性质且计算量经济。径向分布函数结果表明PAM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黏度降低。均方根位移分析表明PAM分子流动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黏度降低,但温度达到573K时,PAM分子与H2O分子形成包结物,抑制了PAM分子的流动。回旋半径结果表明PAM分子的回旋半径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黏度先增大后降低。
洪迪昆刘亮郭欣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聚丙烯酰胺黏度PM2.5
五彩湾煤热解的反应分子动力学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采用基于反应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准东五彩湾煤的热解过程。首先,对五彩湾煤样进行元素分析、13 C核磁分析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发现五彩湾煤中芳香化合物主要以萘的形式存在,羟基或醚氧基、羰基和羧基为主要的含氧官能团,分别占56.90%,23.94%和19.16%;其次,基于实验表征结果对经典的Hatcher低阶煤分子模型进行修正,构建了五彩湾煤有机组分的分子结构模型;最后,对构建的煤分子模型进行热解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索了温度和升温速率对五彩湾煤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下煤热解以初次热解反应为主,部分弱共价键受热解离产生焦油自由基碎片和气体产物,体系势能随着热解时间的增加先急剧增加后保持不变;在较高温度下焦油自由基碎片的二次反应显著,体系势能先急剧增加后缓慢增加;与初次热解过程相比,焦油自由基碎片的二次反应过程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CO 2主要来源于煤的初次热解,而焦油自由基碎片二次反应会导致大量的CO,H 2以及C 2 H 2的生成;C 5 H 5和C 2 H 2 O是主要的热解中间产物,通过分析热解产物的动态演变规律,揭示了焦油聚合反应和裂解反应机制;快速升温条件下焦油的二次反应不明显,但在慢速升温条件下焦油的二次反应显著,降低了焦油产率,提高了焦炭和气体产物的产量。
洪迪昆刘亮操政杨昌敏郭欣
关键词:热解分子动力学
CaO基CO_2吸附剂掺杂/负载活性组分的第一性原理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NH_3在CaO(100)洁净表面以及在该表面负载9种碱金属及碱土金属活性组分后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CaO(100)表面的氧顶位为最稳定的NH_3吸附位点,并通过NH_3中的C与CaO中的O成键形成CO_3^(2-).CaO(100)表面负载活性组分后,其表面结构发生了变化,表面与活性组分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从而使得负载活性组分的CaO表面对NH_3的吸附作用均有所增强.其中,Na、K、Rb、Cs由于具有较强的电正性,对氧化钙表面NH_3吸附的促进作用较为强烈,因而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负载电正性较强的活性组分可能会对CaO的碳酸化性能有所增强.
刘亮洪迪昆冯于川郭欣
关键词:CAO密度泛函理论碳酸化CO2捕集
掺钾硅酸锂吸附强化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吸附强化乙醇水蒸气重整(SE-SRE)制氢技术,通过热力学分析和制氢实验,研究了硅酸锂加入乙醇重整的效果,并结合多种表征手段分析了掺杂K对硅酸锂的影响,进一步用实验方法探究了多种工艺条件对以掺钾硅酸锂为吸附剂的SE-SRE系统的影响及该系统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硅酸锂加入乙醇重整提高了氢气产率,适量掺钾能改善硅酸锂的结晶度和孔隙特性,提升其吸附性能.SE-SRE系统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为525℃,空速为0.9 m L/(g·h),水醇体积比为8∶1,催化剂与吸附剂配比为1∶3,经过10次循环后SE-SRE系统仍能保持较高的二氧化碳吸附活性和氢气产率.
余阳郭欣刘亮
关键词:乙醇水蒸气重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