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丹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新闻
  • 2篇东巴文化
  • 2篇新闻教育
  • 2篇新闻学
  • 2篇文化
  • 2篇教育
  • 2篇巴文化
  • 1篇地市级
  • 1篇东巴教
  • 1篇读书
  • 1篇新闻编辑
  • 1篇新闻教育改革
  • 1篇新闻学专业
  • 1篇央视
  • 1篇直播
  • 1篇人文
  • 1篇人文资源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少数民族文化
  • 1篇神山

机构

  • 8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8篇谢丹
  • 1篇丁迈
  • 1篇蔡斐
  • 1篇凌昊莹

传媒

  • 1篇当代电视
  • 1篇传媒
  • 1篇西部广播电视
  • 1篇青年记者
  • 1篇中国广播电视...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新闻论坛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城市记忆与公共文化景观:地市级春晚的存续思考
2021年
地市级春晚存续的逻辑支点在于地市级春晚要努力通过城市记忆和公共文化景观两个维度,增强地方辖区内群体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使地市级春晚更符合国家、地方、百姓以及媒体本身的需求。地市级春晚在改革创新中要注意扩展地域性、深入群众性、突出故事性。
谢丹
关键词:城市记忆
慢直播:视频直播形态的探索与创新——以“火神山、雷神山云监工”为例被引量:6
2020年
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火神山、雷神山云监工"慢直播为例,梳理了由电视而网络,由快直播到慢直播的视频直播形态的演变。通过与电视直播、常规网络直播的比较,总结了慢直播所呈现的受众主导、原生态、自组织互动与非目的性等传播特征,并从直播对象、直播技术和直播受众心理等方面探讨了慢直播成功实施的条件。
谢丹
关键词:视频直播
试论视觉符号在宗教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以东巴教传播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以宗教文化传播为议题,从静态视觉符号、动态视觉符号以及动静结合视觉符号三个方面对东巴教文化传播中的视觉符号系统进行分析。认为视觉符号系统在传播历时性实现、切合受众心理、传播一致性以及传播内涵挖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谢丹
关键词:视觉符号文化传播东巴文化
央视《读书》节目的创新与反思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角度,对央视科教频道《读书》节目进行分析,探讨在全民阅读背景下,电视读书节目在节目定位、节目形式、节目运营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以及在读什么、谁来读等四个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期为营造社会文化氛围、推动全民阅读活动贡献力量。
谢丹凌昊莹
关键词:受众需求读书
抗战新闻编辑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被引量:3
2020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新闻编辑的思想与实践也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的时代环境。新闻界提出政治定位上要站紧民族与社会的立场,读者定位上要成为人民的报纸,同时新闻标题制作也可以更刺激一点。对编辑人员,提高职业素养和增强保密意识成为基本要求。
蔡斐蔡斐
区域少数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研究——以东巴文化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东巴文化,是我国云南省丽江地区纳西族人(旧称"么些")以传统宗教东巴教为基本形态和文化载体而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最迟形成于唐、宋,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化技术的介入对于东巴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将产生深远影响,开启东巴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数字化传播的必然性(一)独特传承模式的发展悖论东巴文化,以宗教为源生发出丰富的表现形式,但与其他少数民族不同的是,在这源流之间以东巴文和东巴作为中介,也由此形成了它独特的传承模式。
谢丹
关键词:东巴文化传承模式文化断层数字化保护人文资源
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2017年
本文通过对我国7所顶尖高校的新闻学课程体系进行比较,指出现行新闻课程体系侧重专才培养、忽视方法类课程、前沿传播技术课程比例少以及理论与实践课程失衡等问题,并建议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谢丹
关键词:新闻学课程体系新闻教育改革
专业认证:我国新闻学专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创新之维被引量:7
2017年
我国新闻学专业认证处于试点启动阶段,以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认证委员会的认证为参照,通过对我国新闻学专业认证的组织体系、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进行对比探讨,提出新闻学开展专业认证的适用性及在意识形态和实证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特殊性。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国际理念的新闻学专业认证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推动我国新闻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
谢丹丁迈
关键词:新闻学新闻教育教育质量保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