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滔

作品数:24 被引量:426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语言文字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6篇结石
  • 7篇草酸钙
  • 6篇结石形成
  • 4篇泌尿
  • 4篇泌尿系
  • 4篇泌尿系结石
  • 4篇结石患者
  • 4篇钙结石
  • 4篇草酸钙结石
  • 3篇氧化应激
  • 3篇肾结石
  • 3篇肾镜
  • 3篇肾镜取石术
  • 3篇尿路结石
  • 3篇取石
  • 3篇取石术
  • 3篇泌尿系结石患...
  • 3篇经皮肾镜
  • 3篇经皮肾镜取石
  • 3篇经皮肾镜取石...

机构

  • 24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市皮肤病...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喀什地区第一...
  • 1篇汉川市人民医...

作者

  • 24篇曾滔
  • 19篇吴文起
  • 10篇曾国华
  • 8篇段小鹿
  • 8篇刘旸
  • 8篇陈东
  • 7篇曾国华
  • 7篇陈康
  • 6篇赵志健
  • 6篇黄健
  • 5篇李佳胜
  • 4篇刘陈黎
  • 4篇麦新
  • 4篇杨州
  • 3篇麦赞林
  • 3篇秦景
  • 3篇崔泽林
  • 3篇张玉艳
  • 2篇李舒珏
  • 2篇马金香

传媒

  • 9篇中华泌尿外科...
  • 5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感染性结石患者尿液细菌的菌谱及耐药性特征
2022年
目的分析感染性结石患者中段尿细菌谱特点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254例感染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1例,女153例。年龄(51.5±12.3)岁。合并高血压病58例(22.8%),糖尿病17例(6.7%),肾积水195例(76.8%)。结石负荷1443.5(660.8,2837.5)mm2。收集中段尿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所有患者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本研究254例,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89例(35.0%),阴性165例(65.0%)。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尿白细胞阳性例数分别为77例(86.5%)和83例(50.3%),尿亚硝酸盐阳性例数分别为57例(64.0%)和24例(14.5%),术后发热分别为23例(25.8%)和24例(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段尿细菌培养检出14种细菌,检出率最高的3种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8.2%(34/89)]、奇异变形杆菌[15.7%(14/89)]和铜绿假单胞菌[11.2%(10/8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上述3种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40.0%;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40.0%;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等的耐药率均<10.0%;大肠埃希菌对呋喃妥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以及奇异变形杆菌对妥布霉素、氨曲南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均<1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和氨曲南等药物的耐药率均<10%。结论感染性结石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检出率最高的细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对部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和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
林俊颜张穗仙欧旭东邹志宏曾滔李舒珏范钧泓曾国华吴文起
关键词:感染性结石中段尿培养
逆行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2
2015年
目的:评价逆行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12月采用逆行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466例肾结石患者的资料。结石最大径为(23&#177;16) mm。评估结石清除率( stone free rate,SFR)、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重复治疗率。结果466例手术时间(33.5&#177;18.8) min,住院天数(2.3&#177;2.0) d。一次软性输尿管镜术后SFR为67.6%(315/466)。20例(4.3%)接受了≥2次治疗,466例共行逆行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493次,平均1.06次/人。术后3个月总SFR为69.5%(324/466)。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4%(67/466),其中输尿管假道形成5例,输尿管穿孔3例,石街形成9例,肾周血肿1例,术后发热50例(10.7%),其中尿脓毒血症16例(3.4%)。当结石最大径≤10、11~20、21~30、31~40、>40 mm时,一次软性输尿管镜术后 SFR 分别为97.0%(65/67)、84.2%(160/190)、63.1%(70/111)、29.2%(14/48)、12.0%(6/50)(P <0.001),术后发热率分别为1.5%(1/67)、9.5%(18/190)、13.5%(15/111)、14.6%(7/48)、18.0%(9/50)(P=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尿白细胞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术后发热率分别为19.3%(27/140)和7.1%(23/326)(P<0.001),术前尿培养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术后发热率分别为22.0%(22/100)和7.7%(28/36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逆行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但随着结石直径增大,SFR降低,术后发热率增高。
曾国华李佳胜赵志健刘陈黎刘旸曾滔刘永达陈文忠吴文起
关键词:肾结石结石清除率
逆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逆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retrogradeintrarenalsurgery,RIRS)治疗肾结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鹰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的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间,我中心采用RIRS治疗肾结石患者493例,用单变量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SIRS的围手术期预测因素。结果:493例RIRS患者中,术后有30(6.1%)例发生sIRS;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女性、尿白细胞阳性、尿培养为格兰阴性菌、手术时间、感染性结石、术后肾功能变化、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0%(均P〈o.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逐步分析结果表明术前尿白细胞阳性(P=0.017,OR=3.50,95%CI=1.26~9.76)、尿培养为格兰阴性菌(P=0.018,OR=3.39,95%CI=1.23~9.33)、感染性结石(P=0.039,OR=2.86,95%CI=1.05~7.77)及术后肾功能恶化(P〈0.001,OR=14.51,95%CI=5.14~41.01)将增加RIRS术后发生SIRS的风险。结论:术前尿白细胞阳性、尿培养为格兰阴性菌、感染性结石及术后肾功能恶化是预测RIRS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佳胜曾国华赵志健刘陈黎刘旸曾滔刘永达陈文忠吴文起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促进草酸钙结石形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8年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多发病。我国成年人群尿石症的患病率高达6%[1],而且泌尿系结石复发率较高,10年内复发率高达30%[2],因此,了解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机制对于结石的治疗和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草酸钙结石是最为常见的泌尿系结石[3],但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4-5]。目前的研究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之后.
梁雄发卢小刚陈东蓝创歆黄健曾滔赖永长陈康吴文起
关键词:草酸钙肾结石肾小管上皮细胞
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0
2021年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目前治疗>2 cm上尿路结石的"金标准",围手术期合并尿路感染是PCNL术后引发尿源性感染相关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准确、高效的诊断尿路感染不仅对预判术后感染具有重要价值,更对制定抗菌药物的应用策略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旨在结合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对PCNL围手术期尿路感染的诊断、治疗及临床意义进行总结,探讨PCNL围手术期关于尿路感染仍需注意的关键问题以及今后需要关注的方向。
安凌悦吴伟宙曾滔张世科徐鹏曾国华吴文起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尿路感染抗菌药物
泌尿系结石儿童患者24h尿液成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儿童患者24h尿液成石危险因素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泌尿系结石儿童患者(年龄0~18周岁)的24h尿液成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包括尿量,尿钙,尿镁,尿钠,尿尿酸,尿磷,尿胱氨酸,尿草酸和尿枸橼酸等因素。结果:24h尿液成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80名泌尿系结石儿童患者中仅2.5%未合并尿液代谢异常,其中97.5%有低枸橼酸尿症,50.0%有高钠尿症,48.7%有胱氨酸尿症,18.8%有高钙尿症,12.5%少尿,11.3%有低镁尿症,5.0%有高草酸尿症,1.3%有高尿酸尿症。此外,女性患儿的尿量明显多于男性患儿[(73.2±58.5)ml/kg vs.(51.3±45.3)ml/kg,P<0.05],年长患儿(9~18岁)的尿钠及尿草酸排泄量高于年幼患儿(0~9岁)[尿钠:(5.24±3.25)mmol/kg vs.(3.32±2.23)mmol/kg;尿草酸:(0.014±0.016)mmol/kg vs.(0.008±0.007)mmol/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结石儿童患者24h尿液成石危险因素存在明显异常,其中低枸橼酸尿症是最常见的尿液代谢异常,而胱氨酸尿症的高发病率需要进一步重视。
蓝创歆陈东梁雄发黄健曾滔杨东陈康吴文起
关键词:儿童泌尿系结石
Regucalcin在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过程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Regucalcin(RGN)在草酸钙结石大鼠肾脏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特点,探讨其在草酸钙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1%乙二醇+1%氯化铵自由饮用的传统方法构建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大鼠肾组织的晶体,并使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RGN在草酸钙结石模型大鼠中的表达变化。使用不同浓度的一水草酸钙晶体(COM)刺激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通过Western blot和FQ-PCR方法检测RGN的表达。结果偏光显微镜观察显示:造模组全部大鼠肾组织切片肾小管内均有草酸钙晶体沉积,而对照组大鼠肾脏未发现晶体。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皮质RGN的表达发现,造模组大鼠肾组织RGN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6%(t=21.459,P=0.000);IHC法也同样显示造模组大鼠肾皮质RGN的表达降低,而且以晶体黏附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降低尤为明显。使用COM处理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后,检测RGN的表达发现,在不同浓度(0、25、50、100 μg/cm2)COM晶体处理后,RGN的表达均明显降低。COM 100 μg/cm2组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47.4%(t=4.285,P=0.013)。结论RGN有可能参与了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和进展的调控。
杨东蓝创歆陈康陈康陈东曾滔李舒珏段小鹿
关键词:草酸钙结石REGUCALCIN肾小管上皮细胞
单中心15269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分析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特点及不同年份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1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5269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男9019例,女6250例。将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18岁)、B组(19-40岁)、C组(41-60岁)、D组(〉60岁)。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年份患者的结石成分特点。结果结石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草酸钙9803例(64.2%),碳酸磷灰石2358例(15.4%),尿酸2125例(13.9%),磷酸钙420例(2.8%),磷酸镁铵395例(2.6%),胱氨酸96例(0.6%),尿酸铵62例(0.4%),其他10例(0.1%)。男性患者的草酸钙结石比例[6221例(69.0%)]高于女性患者[3582例(57.3%)](P〈0.001),而女性患者的磷酸钙[210例(3.4%)]、磷酸镁铵[230例(3.7%)]、碳酸磷灰石(1328例(21.3%)]结石比例均高于男性患者[210例(2.3%)、165例(1.8%)、1030例(11.4%)](P〈0.001)。D组的尿酸结石[679例(20.7%)]比例高于A组[23例(9.1%)]、B组[260例(7.9%)和C组[1163例(13.8%)](P〈0.001)。B组碳酸磷灰石的比例[652例(19.7%)]最高(P〈0.001)。A组的尿酸铵[9例(3.5%)]、胱氨酸[36例(14.2%)]结石的比例最高(P〈0.001)。成年患者中,尿酸结石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分别为B组260例(7.9%)、C组1163例(13.8%)、D组679例(20.7%)(P〈0.001);碳酸磷灰石结石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减小,分别为B组652例(19.7%)、c组1270例(15.1%)、D组416例(12.7%)(P〈0.001)。随年份增长,草酸钙(OR=0.944,95%C10.927-0.962,P〈0.001)、尿酸铵(OR=0.854,95%C10.742-0.982,P=0.027)结石比例下降,磷酸钙(OR=1.192,95%CI1.127-1.261,P〈0.001)、尿酸(OR:1.042,95%CI1.015-1.069,P=0.
吴伟宙黄健梁雄发钟芳灵赖永长曾滔陈东欧莉莉梁叶萍曾国华吴文起
关键词:尿路结石结石成分性别年龄
Regucalcin在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2017年
Regucalcin (RGN)是一种钙结合蛋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受体内多种因子及激素的调节,并且在一些疾病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可出现其表达的改变.RGN高表达于肾脏,主要表达于肾皮质,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就RGN在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曾滔张玉艳蓝创歆卢小刚吴文起
关键词:肾疾病钙结合蛋白质类
泌尿系结石患者尿液菌谱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结石患者泌尿系感染的菌谱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 249例泌尿系结石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 410例,女1 839例.所有患者中段尿培养结果均为阳性.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A组≤19岁,B组20~ 39岁,C组40 ~ 59岁,D组60 ~ 79岁,E组≥80岁.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以及不同年份的泌尿系结石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的中段尿细菌培养的菌谱特点.结果 本组3 249例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最常见的4种尿路细菌为:大肠埃希菌1 565株(48.2%),肺炎克雷伯菌350株(10.8%)、粪肠球菌282株(8.7%),奇异变形菌169株(5.2%).女性患者检出的大肠埃希菌[1 105株(60.1%)]和奇异变形菌[136株(7.4%)]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患者[460株(32.6%)和33株(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患者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173株(12.3%)]和粪肠球菌[169株(12.0%)]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患者[177株(9.6%)和113株(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大肠埃希菌比例[600株(32.6%)]明显高于男性患者[324株(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患者中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的比例[94株(6.7%)]明显高于女性患者[61株(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年龄分组比较,C组的大肠埃希菌感染比例[767株(51.4%)]明显高于A组[51株(37.2%)]、B组[210株(42.7%)]和E组[41株(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在A组[21株(15.3%)]和E组[21株(16.5%)]的感染比例明显高于C组[143株(9.6%)]和D组[91株(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大肠埃希菌比例随着年份呈增加趋势:2010年104株(27.1%)、2011年139株(26.6%)、2012年222株(26.7%)、2013年208株(29.4%�
陈东张玉艳蓝创歆陈康梁雄发黄健曾滔曾国华吴文起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