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运强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引流
  • 2篇智齿
  • 2篇食物嵌塞
  • 2篇水平阻生
  • 2篇嵌塞
  • 2篇阻生
  • 2篇颊侧
  • 1篇袋形缝合术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导板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牙源性
  • 1篇牙源性角化囊...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源性
  • 1篇摘除
  • 1篇摘除术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青海红十字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6篇杨运强
  • 5篇蒋梁
  • 5篇邵乐南
  • 2篇汤国雄
  • 2篇马净植
  • 2篇张广
  • 1篇吴源
  • 1篇胡婷
  • 1篇陈秋丽

传媒

  • 3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分层麻醉在儿童乳牙拔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分层麻醉在儿童乳牙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武汉同济医院口腔科就诊的乳牙滞留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取分层麻醉(地卡因表面麻醉+必兰浸润麻醉),对照组采取必兰直接浸润麻醉的方法,记录两组患儿在乳牙拔除术中的配合程度。结果:分层麻醉组患儿在乳牙拔除术中的配合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分层麻醉能有效解决乳牙拔除术中的针刺等疼痛问题,提高患儿的配合性,且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杨运强邵乐南汤国雄陈秋丽蒋梁李殿奇张广吴源
关键词:乳牙滞留疼痛儿童拔牙
颊侧引流新技术在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介绍并探讨颊侧引流新技术在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期减少智牙拔除术后颌面食物嵌塞、伤口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研究方法:自2014.08-2016.04,,对来自武汉同济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
杨运强马净植邵乐南蒋梁
关键词:智齿水平阻生引流食物嵌塞
文献传递
颊侧引流新技术在下颔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
杨运强马净植邵乐南蒋梁
关键词:智齿水平阻生引流食物嵌塞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根据2005年WHO对牙源性囊肿和肿瘤的分类标准,牙源性角化囊肿因其具有侵袭性被定义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作者对牙源性角化囊性瘤近5年内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表现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白明茹杨运强
关键词:肿瘤牙源性角化囊性瘤袋形缝合术摘除术
基质金属蛋白酶-1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1607 bp 1G/2G多态性和口腔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各大数据库中符合纳入MMP-1-1607 bp 1G/2G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在各种不同遗传模型中进行对比,基因多态性与易感性的关系用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表示,应用Rev 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研究,基于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发现,1G/2G VS.2G/2G遗传模型OR=0.80,95%CI为0.53-1.20;1G VS.2G遗传模型OR=0.77,95%CI为0.54-1.11;2G/2G VS.1G/2G+1G/1G遗传模型OR=1.34,95%CI为0.87-2.06;1G/1G VS.1G/2G+2G/2G遗传模型OR=0.69,95%CI为0.36-1.36.结论:目前的文献尚不能证明MMP-1-1607 bp 1G/2G多态性和口腔癌易感性相关。
杨运强邵乐南蒋梁胡婷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因多态性口腔癌META分析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导板在下颌角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介绍并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3D打印技术在下颌角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优化手术模式与获得最佳整形美容效果。方法对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6例方脸患者术前拍摄头颅CBCT并进行三维数据重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确定个性化下颌角截骨范围,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下颌骨模型,并制作实施准确手术的导板。在手术中用此导板引导进行下颌骨的"V-line"弧线截骨,部分患者同时结合颧骨颧弓与颏部的面部轮廓整形手术,术后效果通过3D曲线函数来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对自己面型满意,术后下颌骨两侧几乎完全对称,X线显示截骨线流畅平滑,完全达到术前设计要求。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下颌角成形术的准确性、安全性与可预见性提供了新策略与新方法。数字化下颌角成形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美容效果,而且能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并降低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运强顾旖菲邵乐南汤国雄蒋梁李殿奇张广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