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德斌

作品数:12 被引量:99H指数:4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5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扶贫
  • 3篇贫困
  • 3篇贫困村
  • 3篇驻村
  • 3篇驻村干部
  • 3篇精准
  • 3篇公共
  • 3篇公共产品
  • 3篇干部
  • 3篇村干部
  • 2篇政府
  • 1篇一体化
  • 1篇整体性政府
  • 1篇政府范式
  • 1篇政府理论
  • 1篇政府模式
  • 1篇治理模式创新
  • 1篇生态型政府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机构

  • 10篇扬州大学
  • 3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作者

  • 11篇孔德斌
  • 1篇李宜钊

传媒

  • 1篇现代营销(下...
  • 1篇行政论坛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成都行政学院...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哈尔滨市委党...
  • 1篇山西经济管理...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社会主...
  • 1篇农业经济与管...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5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课题式教学”带动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科创能力提升被引量:1
2022年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管理学被定位为锤炼中国心的重要学科之一。公共管理学作为管理学门类最重要的一级学科之一,承担着“铸魂育人”的重大历史使命。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既要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良好品德。“课题式教学”是提升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科创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研究性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用课题串联教师和学生、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科研、阅读与写作,打通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科创竞赛等诸多环节,才能有效提升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
孔德斌
关键词:课题式教学
精准扶贫对贫困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精准扶贫改变了贫困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来源渠道和供给方式,联手帮扶单位和社会力量的介入,使得贫困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从上级拨付、村庄自筹的"两条腿走路"转变为上级拨付、村庄自筹和第三方帮扶的"三足鼎立",从供需脱节转变为供需无缝对接。驻村干部制度的实施,使得贫困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扶贫物资的分配过程中多了一道外来的监督力量,有利于公平分配和提高扶贫工作效率。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有效"黏合"和统筹使用各方面的扶贫力量,减少内耗,遏制贫困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碎片化"倾向,提高精准扶贫的"定点滴灌"效果。
孔德斌
关键词:驻村干部公共产品贫困村
嵌入式扶贫的悖论及反思被引量:47
2018年
随着"第一书记"等驻村干部嵌入贫困村,扶贫模式从过去主要依靠村干部开展扶贫工作转向主要依靠驻村干部开展扶贫工作,由此形成了嵌入式扶贫的新模式。作为嵌入型村官,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扮演了监督者、协调者、引导者和协助者四重角色。嵌入式扶贫模式具有临时性扶贫、任期化扶贫和合作式扶贫三个特征。为巩固精准脱贫的成效,驻村干部一直徘徊在嵌入与脱嵌之间,如何在驻村干部退出之前寻找到第一书记的合格接班人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孔德斌
关键词:驻村干部工作队
精英分层、派系结盟与农村社区共同体文化建设——基于J省H社区的调研被引量:4
2016年
现阶段中国农村社区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多中心治理"格局,乡村精英之间的权力博弈、利益争夺与话语权竞争仍然存在,由此产生"团结建设村庄,分裂治理村庄"的悖论。拥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身份的"跨界精英"处于治理集团上层,只拥有某一种身份的"单一精英"则采取派系结盟的手段对抗跨界精英,这就造成乡村精英不同群体之间缺乏共识与信任,精英群体内部分裂是导致乡村治理"碎片化"的重要根源。全面深化农村治理体制改革,必须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共同体文化建设,在乡村精英层面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协同治理好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社区面临的利益整合、权力重构、文化认同、社会和谐、生态治理等五大问题。
孔德斌
关键词:乡村精英农村社区协同治理
乡土文化重构:基于“社区—村民”框架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工业化、城镇化正在消解传统乡土文化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流动家庭、留守家庭瓦解了家元共同体的联系纽带和生活方式,使村庄的家元共同体文化蜕变为族阈共同体文化。在"乡土不土""乡亲不亲"文化变迁背景下重构乡村治理文化,需以个人文化认同的重构为基石和重点,从个人、社区、国家三层面共同推进。后农业税时代的乡村治理面临利益整合、权力重构、文化认同、社会和谐、生态治理五大问题,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改革,既要重视"物"的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最大限度实现和维护社区居民共同利益,又要重视"人"的改造,强化社区文化教育,实现新农村社区治理文化现代化。通过"精准重构"乡土文化,推动村庄族阈共同体文化向合作共同体文化转型。
孔德斌
关键词:乡土文化文化重构共同体
精准扶贫对贫困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H省Z村的驻村扶贫工作实践被引量:2
2015年
精准扶贫改变了贫困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来源渠道和供给方式,联手帮扶单位和社会力量的介入,使得贫困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从上级拨付、村庄自筹的"两条腿走路"转变为上级拨付、村庄自筹和第三方帮扶的"三足鼎立",从供需脱节转变为供需无缝对接。驻村干部制度的实施,使得贫困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扶贫物资的分配过程中多了一道外来的监督力量,有利于公平分配和提高扶贫工作效率。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有效"黏合"和统筹使用各方面的扶贫力量,减少内耗,遏制贫困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碎片化"倾向,提高精准扶贫的"定点滴灌"效果。
孔德斌
关键词:驻村干部公共产品贫困村
公共治理的复杂性转向被引量:29
2015年
复杂性时代需要复杂性的治理。传统公共治理遵循以控制复杂性为核心的"简单性模式"的治理逻辑,不但无法实现对复杂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反而导致政府对复杂性治理能力的下降。这是因为传统公共治理未能理解公共事务的复杂性。根据复杂性科学的观点,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公共事务复杂性包含组分复杂性、结构复杂性与功能复杂性三个方面;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公共事务的复杂性是公共事务这一复杂系统涌现的结果,具有不可还原性的整体性特征。治理复杂性的关键是以复杂性应对复杂性,通过创造治理系统的复杂性实现公共治理的复杂性转向。为此,中国的公共治理需要转向网络治理、协同治理和分权治理,以分别回应公共事务组分、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
李宜钊孔德斌
关键词:公共治理公共事务
“人户分离”背景下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困境及改进——以F社区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网格化治理是精细化治理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信息反馈及时、责任主体明确、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等优势。但是,通过对J市F社区的调研发现:在"人户分离"背景下,社区精细化治理存在忽视居民需求、难以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等问题。鉴于此,社区治理需要及时转变管理方式,将流动人口纳入网格化管理之中,增加居民与流动人口之间的交流,同时发挥网格员的枢纽作用,发挥多元主体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多元参与基础上的精细化治理格局。
孔德斌李雨洋
关键词:人户分离
精准扶贫对贫困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H省Z村的驻村扶贫工作实践被引量:2
2015年
驻村干部制度的实施,使得贫困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扶贫物资的分配过程中多了一道外来的监督力量,有利于公平分配和提高扶贫工作效率。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有效"黏合"和统筹使用各方面的扶贫力量,减少内耗,遏制贫困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碎片化"倾向,提高精准扶贫的"定点滴灌"效果。
孔德斌
关键词:公共产品供给
“政府理论”研究的独特性——评刘祖云教授《十大政府范式:现实逻辑与理论解读》一书
2015年
"政府"越来越成为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一个主题,相关研究成果可以称得上"蔚为大观"。比如,2000年至今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将近50万篇,博、硕士论文2万余篇,专著600余本。面对这样一个"老生常谈"但又"常讲常新"的话题,研究者该如何探索自己的研究路径并获得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呢?刘祖云教授的《十大政府范式:现实逻辑与理论解读》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佳的"范本"。
孔德斌
关键词:政府理论硕士论文生态型政府节约型政府政府模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