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守坤

作品数:19 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篇蛋白
  • 5篇心肌
  • 5篇型心
  • 4篇心绞痛
  • 4篇介入
  • 4篇绞痛
  • 3篇心病
  • 3篇心肌病
  • 3篇型心绞痛
  • 3篇他汀
  • 3篇稳定型心绞痛
  • 3篇介入治疗
  • 3篇肌病
  • 3篇冠心病
  • 3篇伐他汀
  • 3篇病患
  • 2篇动脉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毒性
  • 2篇心肌纤维

机构

  • 17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安钢职工总医...

作者

  • 17篇丁守坤
  • 9篇王丽霞
  • 8篇罗萍
  • 8篇王光公
  • 6篇赵宗磊
  • 5篇杜松
  • 3篇郭雷生
  • 3篇杜娟娟
  • 2篇李永强
  • 1篇马艳玲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3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普伐他汀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每组18例,随访12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超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普伐他汀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增加(P<0.05),血中炎症因子水平下降(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P<0.05)。结论普伐他汀长期治疗能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衰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浆脑钠肽水平,从而减轻心室重构有关。
杜松赵宗磊罗萍丁守坤李永强王光公王丽霞
关键词:普伐他汀扩张型心肌病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脑钠肽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60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每次10 mg,bid,口服+硝酸异山梨酯每次10 mg,tid,口服+阿司匹林每次100 mg,q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每次20 mg,q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心血管事件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1分别为(148.63±25.11)%和(165.25±28.64)%,血管细胞黏附因子分别为(338.63±50.74)和(447.63±61.56)μg·L^-1,颗粒膜蛋白-140分别为(4.71±1.02)和(5.96±1.23)p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内,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2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改善血小板活化指标的表达,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较高。
丁守坤郭雷生王光公王丽霞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片不稳定型心绞痛血小板活化安全性评价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与Lp-PLA2表达水平的关系及最佳诊断阈值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功能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表达水平的关系及最佳诊断阈值。方法择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经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6例DCM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无心脏疾病患者43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作Ⅰ~Ⅱ级组、Ⅲ~Ⅳ级组,收集两组人口学资料、心功能指标、Lp-PLA2表达水平,运用Pearman分析Lp-PLA2表达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相关性,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探讨最佳诊断阈值。结果观察组Lp-PLA2表达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更高(P<0.05);除性别、年龄、BMI外,Ⅲ~Ⅳ级组LVEF、FS水平均较Ⅰ~Ⅱ级组更低,LVEDD、Lp-PLA2水平均更高(P<0.05);经Pearman相关性分析,Lp-PLA2表达水平与LVEF、LVEDD、FS存在相关性,与LVEF、FS呈负相关(r1=-0.613,r2=-0.498,P均<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536,P<0.05);经ROC曲线显示,Lp-PLA2表达水平检测DCM发生时AUC值为0.751,对应最佳截断值为183.25μg/L,此时,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75.58%、88.37%。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Lp-PLA2呈高表达水平,且心功能分级越高,表达水平越高,与LVEF、LVEDD、FS等主要心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最佳诊断阈值为183.25μg/L,以此来评估DCM发生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郭阳丁守坤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心功能诊断阈值
左心耳封堵术和单纯抗凝治疗对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8
2019年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房颤的发病率约为0. 77%,其中80岁以上老年患者约占30%,患病人口约为800万[1].房颤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2-3].左心耳封堵术是近年来开始开展的预防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一种新方法,虽有研究证实其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4],但缺乏有效的前瞻性研究.因此,我们通过比较左心耳封堵术和口服华法林对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栓发生风险的影响,为临床上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丁守坤罗萍王光公
关键词:心房颤动华法林血栓
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高龄冠心病需行介入治疗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内累计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CK-MB表达水平、肌钙蛋白表达水平、累计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能显著改善介入治疗后心肌梗死发生率以及相关标志物表达水平,有利于预后。
杜松罗萍王光公李永强丁守坤赵宗磊王丽霞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冠心病介入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浆外泌体生物标志物蛋白质组学筛选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健康对照组(Control组)与病毒性心肌炎组(VMC组)血浆外泌体中的差异蛋白质组,筛选可能与VMC早期诊断密切相关的蛋白标志物。方法分别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Control组健康人及VMC组患者血浆标本各50份,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Control组(n=5)与VMC组(n=5)空腹血浆标本各1ml,分别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血浆外泌体后,采用差异凝胶双向电泳(DIGE)技术进行蛋白质分离,经差异分析软件处理后,采集VMC组和Control组之间差异>2倍的蛋白质点,通过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对差异蛋白点进行鉴定。各组随机采取40份血浆外泌体标本,采用VMC特异性差异蛋白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验证。结果VMC组与Control组血浆外泌体蛋白组相比较,共筛选出10个差异蛋白点,包括8个上调蛋白点,2个下调蛋白点。经质谱鉴定后,表达上调的蛋白包括角蛋白2(KRT2)、角蛋白5(KRT5)、角蛋白9(KRT9)、角蛋白77(KRT77)、角蛋白78(KRT78)、锌-α2糖蛋白(AZGP1)、触珠蛋白(HP)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表达下调的蛋白是CD5抗原样蛋白(CD5L)和补体C1q亚基B(C1QB)。选取RBP4进行ELISA验证,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64.5±2.6)μg/L]相比较,VMC组[(148.7±3.9)μg/L]血浆外泌体中RBP4特异性表达上调(P<0.05),与DIGE结果一致。结论成功筛选到10个VMC相关差异蛋白质,RBP4有可能成为VMC早期筛查及诊断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赵宗磊杜松沈淑馨罗萍丁守坤王光公王丽霞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血浆外泌体生物学标记蛋白质组学
一种可折弯加强型冠脉介入导丝装置
本发明属于冠脉导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折弯加强型冠脉介入导丝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架,所述底座和所述安装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握把,所述底座和所述安装架之间设固定设置有弯曲轮,所述底座和所述安装架之间还设置有可自由调节位置...
丁守坤
青蒿素抑制Nod样受体家族包含pyrin结构域蛋白3复合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2023年
目的探讨青蒿素抑制Nod样受体家族包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复合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青蒿素组,每组10只。其中10只不结扎的大鼠作为假手术组。青蒿素组大鼠建模前灌胃25 mg/kg青蒿素,模型组和对照组建模前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3组大鼠造模1 d后采用生化酶法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酸激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钙蛋白Ⅰ(cTnⅠ);采用TTC染色分析3组大鼠梗死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大鼠心肌组织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NLRP3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青蒿素组大鼠血清CK-MB、LDH和cTnⅠ水平[(2424.30±199.06)U/L、(1128.30±118.46)U/L、(35.26±3.56)pg/ml]明显低于模型组[(4105.10±191.55)U/L、(1682.00±155.21)U/L、(73.46±8.6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40、8.968、12.890,P<0.05)。青蒿素组大鼠心肌梗死百分比[(28.05±4.51)%]明显低于模型组[(46.07±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63,P<0.05)。青蒿素组大鼠血清IL-1β和IL-18水平[(92.80±7.94)、(81.40±4.50)pg/ml]明显低于模型组[(172.60±11.62)、(117.70±7.8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30、12.640,P<0.05)。青蒿素组大鼠心肌组织Caspase-1和NLRP3表达水平(1.37±0.10、1.34±0.05)明显低于模型组(1.80±0.11、2.0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42、14.670,P<0.05)。结论青蒿素通过抑制NLRP3复合物活性,降低IL-1β和IL-18表达水平,进而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组织起保护作用。
杜娟娟沈淑馨丁守坤王光公罗萍
关键词:青蒿素
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蛋白酶原的影响被引量:41
2019年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蛋白酶原(P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Hp阳性CAG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Hp阳性CAG患者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Hp阳性CAG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PG(PGⅠ、PGⅡ、PGⅠ/PGⅡ)、炎性反应递质水平、胃液p H值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数变化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 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 97%(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p H值、炎性反应递质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数(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PG(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升高(P <0. 05),观察组患者的p H值、炎性反应递质水平(IL-6、TNF-、hs-CRP)、血液流变学指数(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G(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西药四联疗法可以对Hp产生抑菌作用,有效控制Hp阳性CAG患者的PG、炎性反应递质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保护胃黏膜,发挥良好的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庞海江许家艳丁守坤
关键词:益气活血解毒方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疗效胃蛋白酶原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肾胺酶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肾胺酶(renalase)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PCI的12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前、术后血清BDNF、肾胺酶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BDNF和肾胺酶预测患者预后效能。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不良因素。结果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清肾胺酶水平低于术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例冠心病患者中预后不良16.4%(21/128),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胺酶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血清肾胺酶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7,显著高于BDNF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AUC(Z=5.627,P<0.001)。肾胺酶>38.96 ng/mL冠心病患者平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未发生时间,显著低于肾胺酶≤38.96 ng/mL冠心病患者(χ~2=65.561,P<0.001)。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肾胺酶水平、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清肾胺酶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血清肾胺酶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胡中耀赵文艺丁守坤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