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全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化疗
  • 2篇乳腺
  • 2篇恶性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分型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特点
  • 1篇单抗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内
  • 1篇导管内癌
  • 1篇滴定分析
  • 1篇滴定分析法
  • 1篇毒性
  • 1篇信息发送
  • 1篇信息推送
  • 1篇信息转发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机构

  • 10篇湖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0篇潘月芬
  • 10篇齐全
  • 9篇沈俊俊
  • 9篇钟丽萍
  • 8篇廖海红
  • 7篇姜亦珍
  • 2篇卢振产
  • 1篇沈佳英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迪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采用胸腔放置引流管放净胸腔积液.对照组每次胸腔内注射博来霉素45 ~ 60 mg+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地塞米松5 mg+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注艾迪注射液50 ml,1周后重复胸腔内注入,持续3周.治疗4周后,观察和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一般生活状况评分(KPS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有效率[86.7% (39/45)]明显高于对照组[55.6%(25/45)],KPS评分[(79±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6)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75.6%(34/45)]明显高于对照组[42.2% (19/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 (10/45)]明显低于对照组[68.9% (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较单用博来霉素的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钟丽萍潘月芬沈俊俊齐全廖海红
关键词:艾迪注射液博来霉素
羟考酮缓释片和吗啡片用于中重度癌痛滴定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比较羟考酮缓释片和吗啡片用于中重度癌痛滴定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0例既往未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中重度癌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羟考酮缓释片组和吗啡片组,每组30例。羟考酮缓释片组以羟考酮缓释片10 mg/次、1次/12 h行疼痛滴定,吗啡片组以吗啡片5或10 mg作为初始剂量按需给药行疼痛滴定,24 h后均转换为羟考酮缓释片,观察1周,记录疼痛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滴定期间羟考酮缓释片组日爆发痛次数、日给药次数明显少于吗啡组[(1.27±1.53)次比(4.87±1.98)次、(3.37±1.78)次比(5.10±2.2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定后第1天羟考酮缓释片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吗啡片组[83.33%(25/30)比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滴定后第3天两组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定后第1天羟考酮缓释片组爆发痛发生率明显少于吗啡片组[23.33%(7/30)比53.33%(16/30)],疼痛达到稳态率明显高于吗啡片组[86.67%(26/30)比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滴定后第3天爆发痛发生率和疼痛达到稳态率、疼痛达到稳态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缓释片用于中重度癌痛滴定的疼痛缓解率及不良反应与吗啡片类似,但较吗啡片更快止痛,并减少滴定期间爆发痛次数,减轻患者滴定过程的痛苦,具有时效优势,值得应用推广。
沈俊俊潘月芬钟丽萍齐全
关键词:吗啡疼痛滴定分析法羟考酮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肿瘤内科培训的实践与教学优化被引量:1
2022年
全科医师在恶性肿瘤的全程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肿瘤内科是全科住院医师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主要基地,但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主动带教意识不强、带教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湖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通过改革教学理念、调整规培计划、变革教学模式、重视医患沟通等方面开展研究并提出优化方案,有助于提高全科住院医师的肿瘤学规培质量,为改善我国基层肿瘤诊治水平提供帮助。
沈俊俊卢振产沈佳英潘月芬钟丽萍廖海红齐全姜亦珍
关键词: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肿瘤内科教学优化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导管内癌的组织学分级、Ki-67抗原表达特点及相关性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导管内癌(DCIS)的组织学分级、Ki-67抗原表达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48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及Ki-67抗原表达和分子分型,观察不同亚型乳腺导管内癌的组织学分级、Ki-67抗原表达特点,并分析两者之间相关性。结果48例乳腺导管内癌中 Luminal A 型24例,Luminal B 型16例,Her-2过表达型6例,三阴型2例。Luminal A 型和三阴型的构成比在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74,P <0.01;χ2=4.703,P <0.05)。组织学分级上,低级别6例,中级别12例,高级别30例。低、中级别仅在 Luminal型可见,高级别在 Luminal A 型所占比例最低(41.67%),明显低于 Luminal B 型(75.00%)和 Her-2过表达型(100.00%)(χ2=4.310,P <0.05;χ2=5.563,P <0.05)。低、中级别构成比在 Luminal 型和非 Luminal 型之间不同(χ2=5.760,P <0.05)。不同分子亚型 Ki-67指数不同(F =24.793,P <0.01),Ki-67指数和阳性率在Luminal 型明显低于非 Luminal 型(t =4.2131,P <0.01;χ2=8.515,P <0.01)。不同组织学分级 DCIS 的Ki-67指数不同(F =4.270,P <0.05),低、中级别组 Ki-67指数和阳性率明显低于高级别组(t =2.876,P <0.01;χ2=4.914,P <0.05),组织学分级与 Ki-67呈正相关(r =0.367,P <0.05)。结论不同分子分型 DCIS的组织学分级、Ki-67的表达显著不同,两者呈正相关,可能是 DCIS 预后的重要指标。
沈俊俊潘月芬齐全姜亦珍钟丽萍廖海红
关键词:导管乳腺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KI-67抗原
乌灵胶囊治疗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乌灵胶囊治疗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焦虑、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汉米尔顿焦虑-抑郁量表筛选出18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焦虑、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乌灵组、米氮平组和对照组,观察8周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乌灵组服药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服药前明显下降,第4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米氮平组服药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下降,第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乌灵组的有效率和去病率与米氮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加重化疗不良反应(P〉0.05),不良反应低于米氮平组(P〈0.01)。结论乌灵胶囊干预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焦虑抑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沈俊俊潘月芬姜亦珍钟丽萍齐全廖海红卢振产
关键词:子囊菌纲胶囊
西妥昔单抗治疗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治疗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8年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的83例KRAS野生型mCR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西妥昔单抗治疗无进展生存(PFS)时间的临床病理学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独立预后因素。结果经西妥昔单抗治疗的mCRC患者中,客观缓解率为63.9%,疾病控制率为86.7%。全组中位随访15.5个月,中位PFS为8.7个月,6、12、18个月PFS率分别为71.1%、32.5%、13.3%。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原发部位、基线糖类抗原(CA)199水平、是否发生皮疹及严重程度及早期肿瘤退缩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基线CA199水平、肿瘤位置、皮疹、早期肿瘤退缩可能是西妥昔单抗治疗KRAS野生型mCRC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预测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钟丽萍沈俊俊韩书文齐全廖海红姜亦珍潘月芬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转移性结直肠癌预后
浸润性乳腺癌的血脂代谢特点及其与分子分型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的血脂代谢特点,分析血脂表达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30例浸润性乳腺癌(浸润组),以同期150例良性乳腺病(良性组)为对照,所有患者术前1周内采静脉血进行血脂检测并分析,根据术后免疫组化对乳腺癌行分子分型,观察不同分型的血脂表达,探讨血脂差异与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浸润组的TG、TC、LDL-C、V-LDL-C、Apo B及Apo E明显高于良性组(P <0. 05),HDL-C及FFA明显低于良性组(P <0. 01)。分子分型后:Luminal A型组所有血脂指标与良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Luminal B型组HDL-C明显低于良性组(P <0. 01),Her-2过表达型组的TG、V-LDL-C、Apo B均明显高于良性组(P <0. 05),三阴型组的HDL-C明显低于良性组(P <0. 05)。浸润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组(P <0. 01),合并组的TG、Apo B及FFA均明显高于非合并组(P <0. 05),HDL-C明显低于非合并组(P <0. 01)。浸润组去除高血压及糖尿病后再分子分型,除Her-2过表达型组的载脂蛋白外,其余各组血脂表达均与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时的数据一致。结论浸润性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血脂代谢有差异,分亚型分析可能是乳腺癌脂质代谢研究的新方向。
沈俊俊潘月芬钟丽萍齐全廖海红姜亦珍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血脂分子分型
晚期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浆ADP、FH_2、FDP、DD水平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恶性实体肿瘤患者易出现血液高凝状态和纤维蛋白溶解异常,导致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是晚期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和重要致死因素[1].有报道称,晚期恶性实体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2.74% ~ 12.10%,较非肿瘤患者增高约7倍[2],如何早期诊断及治疗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关注的焦点.
廖海红潘月芬沈俊俊齐全钟丽萍姜亦珍
关键词:非肿瘤患者晚期患者化疗前后ADP
一种医疗随访系统及其随访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随访系统及其随访方法,其中医疗随访系统包括:至少一患者端、至少一医生端、以及数据服务器,医生端包括随访计划录入模块,医生可以通过医生端访问查询数据服务器中的病历信息,并通过随访计划录入模块录入随访计划...
韩书文潘月芬杨茜齐全笪苗
文献传递
甲钴胺联合谷胱甘肽预防卵巢癌患者紫杉醇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谷胱甘肽对卵巢癌患者紫杉醇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使用紫杉醇化疗的卵巢癌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TC方案(紫杉醇+卡铂)化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预防神经毒性。观察组给予甲钴胺联合谷胱甘肽预防神经毒性。在治疗3周期后、治疗6周期后、化疗结束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的外周神经毒性进行评价。化疗期间,密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的时间及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时紫杉醇使用量。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一般生活状况评分(KPS评分)。结果治疗3周期后、治疗6周期后及化疗结束6个月后,观察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37.74%、47.17%、33.9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的时间为(15.25±1.78)周,晚于对照组的(10.32±1.51)周(P<0.05),紫杉醇使用量为(431.78±42.32)mg/m^2明显大于对照组的(327.12±31.71)mg/m^2(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KPS评分(75.33±7.42)分高于对照组的(70.36±7.62)分(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谷胱甘肽能有效预防紫杉醇所致卵巢癌患者外周神经毒性,值得临床参考并进一步推广应用。
钟丽萍潘月芬沈俊俊齐全廖海红姜亦珍韩书文
关键词:甲钴胺谷胱甘肽卵巢癌紫杉醇外周神经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