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飞

作品数:171 被引量:1,541H指数:22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城市与重大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6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39篇建筑科学
  • 11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篇机械工程
  • 4篇理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61篇隧道
  • 22篇隧道工
  • 22篇隧道工程
  • 17篇桥梁
  • 13篇断面
  • 13篇数值模拟
  • 13篇桥梁工程
  • 13篇值模拟
  • 12篇刚度
  • 11篇有限元
  • 11篇围岩
  • 11篇海底隧道
  • 10篇应力
  • 10篇混凝土
  • 9篇抗震
  • 9篇腹板
  • 9篇钢腹板
  • 9篇波纹钢腹板
  • 7篇抗震性
  • 7篇抗震性能

机构

  • 78篇北京交通大学
  • 55篇北京工业大学
  • 25篇交通部公路科...
  • 18篇石家庄铁道大...
  • 12篇清华大学
  • 10篇北方工业大学
  • 9篇铁道部经济规...
  • 4篇中铁十九局集...
  • 4篇北京市政建设...
  • 4篇河北御捷车业...
  • 3篇大连海事大学
  • 3篇北京建工土木...
  • 2篇南洋理工大学
  • 2篇青岛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微...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交通运输部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石家庄铁道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作者

  • 170篇李鹏飞
  • 31篇张顶立
  • 18篇张明聚
  • 18篇刘保东
  • 14篇房倩
  • 12篇郭猛
  • 9篇冯国胜
  • 9篇袁泉
  • 9篇姚谦峰
  • 9篇赵勇
  • 8篇邓晓龙
  • 7篇董振华
  • 7篇毛燕
  • 7篇王帆
  • 6篇韦韩
  • 6篇李兵
  • 5篇张成平
  • 5篇侯艳娟
  • 5篇石建军
  • 5篇刘小明

传媒

  • 14篇北京交通大学...
  • 12篇中国铁道科学
  • 12篇隧道建设(中...
  • 10篇岩石力学与工...
  • 8篇公路交通科技
  • 7篇北京工业大学...
  • 5篇土木工程学报
  • 5篇石家庄铁道大...
  • 4篇振动与冲击
  • 4篇铁道勘察
  • 3篇现代隧道技术
  • 3篇工程力学
  • 3篇岩土力学
  • 3篇中国公路学报
  • 3篇汽车工程师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铁道建筑
  • 2篇建筑结构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山西建筑

年份

  • 1篇2024
  • 11篇2023
  • 17篇2022
  • 13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12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12篇2013
  • 14篇2012
  • 17篇2011
  • 17篇2010
  • 10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1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车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仿真分析
2015年
为提高某车型的被动安全性,依据厂家提供的车型图纸,在Catia中建立整车三维模型,并导入到Hyper Mesh中建立整车的有限元模型,将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模型导入到整车模型中进行求解前处理,利用LS-DYNA求解器求解,最后在Hyperview中查看分析结果,碰撞过程中整车出现回弹现象,前部吸能不充分;驾驶员侧加速度峰值为47.5 g,乘坐舒适性较差;前围板右上侧侵入量达196.4 mm,对驾驶员胸部伤害较大。为厂家提出产品改进建议,降低研发成本。
邓晓龙冯国胜李鹏飞马俊长
关键词:汽车C-NCAP
盾构隧道内机械法修建废水泵房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为解决采用传统矿山法修建废水泵房存在工期长、风险大等问题以及在机械法联络通道内修建废水泵房作业空间狭小、二次拆除管片风险大等问题,提出采用机械法在盾构隧道内修建废水泵房,明确上部接口和下部封底2项关键技术,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地层水压力对封底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将该修建技术应用到北京地铁17号线望—勇区间隧道中。研究结果表明:1)考虑安全系数不小于1.4的情况下,1.0 m厚C30混凝土封底水压可用于不超过0.3 MPa水压的地层条件;2)封底混凝土与外盾相连接的角部为薄弱部位,其破坏模式呈异形“八”字分布;3)盾构隧道内采用机械法修建废水泵房能有效保障施工质量,泵房容积大,可有效减少潜水泵的启停次数,降低维修时间和成本,减少对线路运营的影响。
李鹏飞丘锦润王利民帅玉兵王锡军张明聚王浩
关键词:地铁工程盾构隧道
基于Catia建模Workbench仿真的水杯自由落体显示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水杯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跌落碰撞是导致水杯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满足静态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还应对水杯做动态分析。采用三维软件CATIA进行水杯实体建模,再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解决内外壁不同材料间拓扑关系的有限元网格划分,模拟仿真水杯自由落体与地面碰撞的过程,得出动态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应力和位移,为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大大降低研发成本,减少实验次数,缩短研发时间,提高产品质量。
邓晓龙冯国胜李鹏飞
关键词:CATIAWORKBENCH拓扑关系
基于宾汉体浆液的海底隧道劈裂注浆机理研究被引量:27
2009年
基于流体流变方程和平板窄缝模型,推导出宾汉体浆液劈裂注浆扩散半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求解方法.计算表明,注浆压力差随浆液流变参数的增大呈线性增大,要达到一定劈裂长度,水灰比越小所需注浆压力越大;裂隙宽度的减小使所需注浆压力差迅速增大,并使扩散半径迅速减小,这种影响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结合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全风化花岗岩地层HSC(High Strength Concrete)水泥注浆试验,证明了这一理论的计算结果符合工程实际.
孙锋陈铁林张顶立张中检李鹏飞
关键词:海底隧道劈裂注浆宾汉体
围垦工程对大桥桩基变形和应力影响的分析
2008年
采用有限元分析了围垦工程对大桥桩基应力和变形的影响,进行了4种工况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4种工况中桩基的变形都不大,但南移250 m方案中桩的轴向力最大,轴力为5.23 MPa,位于-63.3 m高程。
陈铁林李鹏飞
关键词:围垦桩基应力
基于连续介质模型的海底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特征被引量:4
2009年
在含水地层中开挖隧道,地下水的存在一方面会影响隧道周边地层的力学参数,另一方面也会在围岩中产生渗流体积力,进而影响地层的应力和位移.对于埋深较浅而水压力较高的海底隧道而言,支护结构除承受围岩压力外,还要承受很高的水压力.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受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间接触面剪应力、隧道顶板厚度、水深、围岩侧压力系数以及支护结构的厚度和刚度等因素的影响,而经典隧道支护结构内力弹塑性解假设的边界条件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文中阐述了弹性力学应力函数法推导支护结构内力的解析解,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海底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通过FLAC3D程序验算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Ⅴ级围岩海域段支护结构的内力,比较分析了断面形状对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
李鹏飞张顶立房倩刘艳李兵
关键词:隧道工程海底隧道支护结构水压力影响因素
考虑应力释放含衬砌的深埋圆形隧道应力及变形的弹塑性解被引量:17
2013年
基于厚壁圆筒受均布压力的弹塑性解,推导考虑应力释放时含衬砌的深埋圆形隧道应力及变形的弹塑性求解公式。采用推导的公式对1个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并与FLAC3D有限差分程序模拟解对比分析,验证了求解公式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及时施作具有一定刚度的支护,可以降低开挖面围岩应力释放量,从而减小围岩塑性变形;受开挖面变形释放的影响,衬砌与围岩接触界面变形并不连续,不能将支护变形等价于围岩变形;在计算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塑性变形时,采用非关联流动法可以更好地描述隧道开挖后岩(土)体的塑性变形特性。
李鹏飞赵勇张顶立刘建友
关键词:深埋隧道应力释放
城市地下道路立交隧道合理间距及支护加强范围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文章围绕北京城市地下道路立交隧道设计施工中亟待解决的横纵向合理间距确定这一关键问题,以城市地下道路三车道隧道为例,基于北京城区地质条件的分层概化,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分析了30种工况(5种竖向间距和6种水平间距)下围岩变形规律与稳定性特点,指出竖向间距和水平间距对地表沉降、立交部位洞周位移和地层塑性区等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建议的立交隧道横纵向合理间距和结构加强范围。结果表明,水平间距对立交隧道地层变形影响显著,宜取1倍隧道洞径以上;且无论水平间距多大,受立交隧道施工影响较为显著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距立交中心点3倍洞径的圆形区域。
李鹏飞王帆张成平秦世朋聂雄
关键词:城市地下道路立交隧道数值模拟
新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和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新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的公布和实施,为公路桥梁抗震设计带来了先进的抗震设计理念和新的抗震设计方法,通过对新版抗震规范的深入研究,在两个方面对新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作了对比和分析。首先,对新旧规范中抗震设防思想和标准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其次,针对新旧规范中确定地震作用的具体反应谱方法作了详细的计算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新规范改进的指导思想,分析了新规范抗震设计方法的改进,以及应用新规范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可供相关设计和研究人员参考。
王光裕刘保东李鹏飞
关键词: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地震作用水平地震力
密肋复合墙体的改进抗震构造措施被引量:2
2010年
密肋复合墙是密肋结构体系的主要抗侧力构件,独特的构造特点决定其在抗震耗能方面的优势,但也使其受力过程更为复杂。根据密肋复合墙体模型试验,分析了现阶段密肋复合墙构件的破坏特点和墙体现有设计、施工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抗震构造措施。通过采取改变砌块与框格接触方式、砌块拼缝之间设置砂浆层、优化肋梁柱节点区形式等多方面的构造措施,可以推迟墙体周边裂缝与填充砌块自身斜裂缝的出现,保证先肋梁后肋柱的延性屈服顺序,减轻极限状态下框格单元节点区与肋柱的破坏程度,从而提高密肋复合墙的整体抗震性能。文中所提出的改进抗震构造措施可为密肋结构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郭猛袁泉李鹏飞姚谦峰
关键词:密肋复合墙抗震性能抗震构造措施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