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玉华

作品数:36 被引量:134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土壤
  • 8篇侧柏
  • 5篇苗木
  • 4篇低山丘陵区
  • 4篇山丘
  • 4篇石质山
  • 4篇石质山区
  • 4篇太行山低山丘...
  • 4篇人工林
  • 4篇酶活性
  • 3篇有机氮
  • 3篇植被
  • 3篇入渗
  • 3篇土壤酶
  • 3篇土壤酶活
  • 3篇土壤酶活性
  • 3篇土壤渗透
  • 3篇土壤脲酶
  • 3篇脲酶
  • 3篇微生物

机构

  • 36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三门峡职业技...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黄河水资源保...
  • 1篇中建七局建筑...

作者

  • 36篇孔玉华
  • 18篇杨喜田
  • 6篇赵佳宝
  • 4篇郭二辉
  • 3篇毕会涛
  • 3篇徐星凯
  • 3篇朱秀红
  • 3篇张志华
  • 3篇陈家林
  • 2篇李喜梅
  • 2篇王婷
  • 2篇马新明
  • 2篇张志勇
  • 2篇梁红艳
  • 1篇吴明作
  • 1篇沈连峰
  • 1篇傅平青
  • 1篇胡三宁
  • 1篇苗蕾
  • 1篇孙金华

传媒

  • 4篇西北林学院学...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科教导刊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北石质山区坡位对栓皮栎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山地及丘陵地带的坡位变化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重要影响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选取华北石质山区不同坡位栓皮栎人工林下土壤为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法将不同坡位过筛土壤含水率调至60%的田间持水量(WHC)并培养256h,测定分析了土壤温室气体累积排放/吸收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地区不同坡位土壤整体表现为CO2、N2O的源,CH4的汇。坡位变化通过改变栓皮栎人工林植被的生长状况以及林下土壤的物理结构、速效养分和矿质氮含量的分布,间接影响了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吸收。受土壤矿质氮和速效养分含量等影响,土壤累积CO2排放量呈坡上>坡下>坡中的趋势,累积N2O排放量与累积CH4吸收量均呈坡上>坡中>坡下的趋势,坡上土壤温室气体增温潜势显著高于坡下与坡中土壤(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累积CO2排放量与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累积N2O排放量与土壤容重(BD)显著正相关,累积CH4吸收量与土壤pH、铵态氮(NH4^+-N)、全氮(TN)及溶解性有机碳(DOC)显著相关,且累积CO2排放量与累积N2O排放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该地区山地及丘陵地带进行人工林种植并评估土壤固碳效应时,应当高度重视坡上土壤温室气体累积排放与吸收的变化。
徐越巩闪闪赵佳宝朱龙飞孔玉华
关键词:坡位
一种用于栓皮栎培育的苗木培育容器
本发明适用于苗木培育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栓皮栎培育的苗木培育容器,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放置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面均设有L型板,还包括:若干个培育筒,所述培育筒包括底板、左...
权金娥毕会涛杨喜田孔玉华冯志培
一种水培与土培相结合的侧柏苗木培育装置
本发明适用于苗木培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培与土培相结合的侧柏苗木培育装置,包括底板,还包括:支撑轴、土培箱、搅拌杆、顶板、外壳、内壳、定植板、第一缺口、第二缺口、上下运动组件和传动组件。外壳和内壳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容器...
权金娥杨喜田孔玉华毕会涛冯志培
一种快速高效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方法,涉及恢复生态学及林学领域,其包含苗圃地育苗、空气断根育苗和雨季造林技术实施与管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苗圃地育苗,包括种子预处理、整地、播种和苗期管理步骤;第二阶段:空气断根...
冯志培李喜梅杨喜田孔玉华郭二辉赖勇赵佳宝邵新亮
文献传递
三门峡市PM_(2.5)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预测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研究三门峡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根据2017年-2022年PM_(2.5)和PM_(10)监测数据,利用地理空间分布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时间序列模型对2023年PM_(2.5)和PM_(10)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三门峡下辖义马市污染程度高于其它辖区,卢氏县污染程度最低;PM_(2.5)和PM_(10)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均存在季节性变化规律,冬春季浓度较高,夏季浓度低;2017年-2022年间,PM_(2.5)和PM_(10)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建立的AR(1)模型拟合较好,该模型预测2023年1月PM_(2.5)浓度较高,为87.710μg/m^(3)(95%置信区间:61.202~114.219μg/m^(3))。研究结果可为环境部门针对重点区域开展秋冬季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张晶张晶孔玉华王小国孔玉华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被引量:5
2020年
根据"农业气象学"课程特点、教学现状及其在各类专业学科所处的地位,基于"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文章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内容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及新技术、新平台的充分利用等方面探讨教学内容与模式的改革措施,旨在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培养兼具专业素养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创新型人才。
杨小燕李利梅陈景玲孔玉华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侧柏、山毛桃单栽及侧柏-山毛桃混栽幼苗根际土壤环境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山毛桃(Prunus davidiana)均属太行山地区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以侧柏和山毛桃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试验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侧柏单栽、山毛桃单栽和侧柏-山毛桃混栽)对根际土壤养分状况和微生物数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毛桃单栽和侧柏-山毛桃混栽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pH(p<0.05),提高了土壤养分的有效性。相对单栽,混栽种植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的含量(p<0.05)。单栽及混栽种植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根际区土壤速效磷含量,但并未造成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分析根际微生物数量发现,侧柏-山毛桃混栽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真菌的数量(p<0.05),而山毛桃单栽则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p<0.05)。综合分析表明混栽幼苗能有效改善根际土壤养分状况和微生物活性,因而,侧柏纯林引种山毛桃可作为防止土壤退化的一种有效措施。
孔玉华王怡博赵佳宝付梦瑶杨喜田
关键词:侧柏山毛桃根际土壤土壤养分状况微生物数量
一种同位素标记植物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位素标记植物的装置,涉及农业、林业及生态环境领域。其结构为:箱体,箱门,充电式电风扇,底盘,反应瓶,输液管,黑色遮光覆盖罩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灵活易用,成本较低...
孔玉华姜桂英李喜梅权金娥赵佳宝
文献传递
不同松栎混交林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的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为揭示北亚热带地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活性碳氮分布特征,在驻马店市南部山区选取4处具有代表性的松栎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0—20cm土壤的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有机氮(DON)等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林型土壤DOC的含量为麻栎纯林>湿地松麻栎混交林>火炬松麻栎混交林>马尾松麻栎混交林,DON的含量为马尾松麻栎混交林>麻栎纯林>湿地松麻栎混交林>火炬松麻栎混交林,不同林分类型间整体上差异性显著(p<0.05);在垂直剖面上,4种林型土壤DOC和DON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性下降(p<0.05)。4种林分类型DOC/SOC,DON/TN,DOC/DON分别以麻栎纯林、马尾松麻栎混交林、麻栎纯林最高,在垂直空间分布上,差异性整体上不显著。土壤DOC和DON与土壤含水率、土壤硬度、速效钾、全氮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
杨果果孔玉华赵佳宝冯志培范贝贝杨喜田
关键词:麻栎溶解性有机碳溶解性有机氮混交林
王屋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不同海拔对植被与土壤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为植被-土壤系统改善和山地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王屋山5个海拔梯度(800、1000、1100、1200和1500 m)植被与土壤的全面调查与采样分析,建立植被-土壤耦合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不同海拔梯度下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果】不同海拔梯度下植物的物种重要值、多样性指标和土壤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壳斗科栎属(Quercus fagaceae)在各个海拔均占据优势地位。1100 m处土壤综合评价指数最高,1500 m处植被综合评价指数最高,800 m处植被和土壤综合评价指数均最低。不同海拔梯度下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依次为1500 m最大,1100 m次之,1000和800 m最小,其中1500和1100 m分别表现为初级协调土壤滞后型和初级协调植被滞后型,1200 m为勉强协调土壤滞后型,800和1000 m分别为严重失调共损衰退型和中度失调植被损益型。【结论】王屋山地区不同海拔植物-土壤耦合协调关系较复杂,高海拔植被演替和土壤发育协调一致性较好,低海拔耦合协调度较差。
冯二朋张立伟赖勇王彩峰杨喜田孔玉华
关键词:海拔梯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