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文

作品数:22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亚高山
  • 4篇植被
  • 3篇植被恢复
  • 3篇植物
  • 3篇土壤
  • 3篇气候
  • 3篇人工林
  • 3篇自然保护
  • 3篇自然保护区
  • 3篇物种
  • 3篇物种多样性
  • 3篇保护区
  • 3篇不同植被
  • 2篇植被恢复模式
  • 2篇杉林
  • 2篇杉木
  • 2篇杉木人工林
  • 2篇气候特征
  • 2篇区系
  • 2篇区系特征

机构

  • 20篇四川省林业调...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冕宁县林业局
  • 1篇松潘县林业局
  • 1篇天全县林业局
  • 1篇平武县林业局
  • 1篇叙永县林业局

作者

  • 20篇李德文
  • 8篇兰立达
  • 4篇李兴红
  • 3篇蒋勇
  • 2篇张军
  • 1篇陈礼清
  • 1篇舒联方
  • 1篇胡开波
  • 1篇焦晋川
  • 1篇袁晖
  • 1篇刘赞
  • 1篇林勇
  • 1篇蔡凡隆
  • 1篇刘赞
  • 1篇高跃
  • 1篇欧阳翔
  • 1篇章路
  • 1篇梁英明
  • 1篇王博

传媒

  • 18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西亚高山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和地被物水源涵养能力评价被引量:11
2014年
运用以空间代替时间,以糙野青茅草地、柳树灌丛、白桦林、混交林、冷杉林为植物自然恢复的序列,采用环刀法和实地调查-水浸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和地被物的持水能力。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而加大、随植被恢复而降低;土壤持水能力随深度增加而降低、随植被恢复而增加,表现为混交林>冷杉林>柳树灌丛>白桦林>草地;地被物储量及其持水能力随植被恢复极显著增加,其组成由草地的凋落物为主到冷杉林时以苔藓为主;生态系统土壤和地被物的持水能力随着恢复而显著提高,表现为混交林>冷杉林>柳树灌丛>白桦林>草地。因此,亚高山植被自然恢复能显著增加区域生态系统的土壤和地被物持水,适度增加阔叶树亦有利于促进川西亚高山恢复植被的土壤持水。
陈礼清孙泽平李德文黄俊忠
关键词:植被恢复持水能力川西亚高山
整地干扰对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2010年
本文通过对不同造林方式培育的人工森林群落的样方调查和多样性分析,探讨不同整地干扰强度对森林群落不同层次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造林整地方式对群落植物多样性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穴状造林整地培育的森林群落具有最高的植物多样性;(2)整地方式对群落不同层次植物多样性影响不同,其中对草本层的影响最大;(3)草本层对整个群落的植物多样性贡献率最大。建议在中亚热带阔叶林区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适宜采用穴状整地或封山育林方式以保育生物多样性。
普斌肖成明鄢蜀歧代军李德文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人工林
炼山对华西雨屏区杉木林采伐迹地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炼山在华西雨屏区造林时广泛应用,杉木林采伐迹地炼山后的土壤理化性质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华西雨屏区28 a生杉木林(对照)及其采伐迹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的炼山方式后采样测定土壤pH值、全N、P、K及其有效性以及Ca和Mg含量等,旨在阐明炼山对华西雨屏区杉木采伐迹地土壤的理化性质短期效应。结果表明:炼山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能显著增加土壤0~40 cm层的全N含量。不同土层的P含量对炼山的响应不同,炼山后表层土(0~20 cm)的全K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中层土(20 cm^40 cm)是先下降、后增加,底层土(40 cm^60 cm)持续下降。炼山后土壤中速效N、有效P的含量均先增加、后降低,而速效K的含量先下降,后增加。炼山后的土壤表层Ca含量显著增加,但对土壤中层和底层土的Ca含量影响趋势无规律。土壤各层中的Mg含量在炼山后明显下降。
唐小智孙泽平兰立达李兴红蒲永波李德文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
皆伐炼山对华西雨屏区杉木人工林碳库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人工林生态系统的C储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之一,皆伐炼山所造成的环境负效应值得深思.本文以华西雨屏区28 a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旨在阐明皆伐和炼山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C库的影响.结果如下:(1)皆伐所造成的干材C转移量为85.9(±7.6)t·hm-2、(2)炼山所造成的采伐剩余物、林下层植物和凋落物C量损失分别为8.8(±0.3)t·hm-2、0.19(±0.02)t·hm-2和2.80(±0.08)t·hm-2、(3)炼山能显著降低0 ~60 cm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其C损失量为39.5(±1.0)t·hm-2.炼山造成的采伐剩余物、林下层植物、凋落物和土壤有机质燃烧所释放CO2量为188.1 t·hm-2.在全球气候变化情景下,人工林皆伐炼山所造成的环境负效应不容忽视.
马松莉邹成坤兰立达李德文
关键词:碳库采伐剩余物杉木人工林
亚高山3种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物种多样性被引量:6
2009年
本文采用常规的群落学调查方法,研究了亚高山林区次生白桦(BF)、岷江冷杉(FF)和紫果云杉林(SF)的物种组成、叶面积指数(LAI)、年龄结构、胸径(DBH)分布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综合特征。结果表明:(1)BF群落中出现的维管束植物有27科57属71种,FF群落中出现的维管束植物有28科50属60种,SF群落中出现的维管束植物有27科36属39种;(2)BF、FF、SF群落的LAI分别为0.84(±0.11)、1.25(±0.30)和3.53(±0.22);(3)FF、SF群落内的岷江冷杉、紫果云杉和方枝柏的树高、冠幅与胸径大小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R2>0.84),BF群落内的白桦树高、冠幅与胸径之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R2<0.10)。处于演替早期的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高于演替后期的物种多样性,演替后期的群落LAI高于演替初期的群落LAI。可利用胸径大小与树高、冠幅之间的显著线性关系来评估亚高山"针叶树种"的冠幅和树高。
梁英明王德荣蒋勇蒲永波李兴红兰立达李德文
关键词:亚高山森林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叶面积指数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土壤水源涵养能力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实地调查和环刀法,研究了王朗自然保护区7种典型生态系统(糙野青茅草地、柳树灌丛、白桦林、混交林、冷杉林、云杉林和方枝柏林)的土壤持水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评价了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同一生态系统土壤容重随深度极显著上升而持水能力随深度极显著下降,生态系统系统类型对土壤容重和持水能力有极显著影响,以混交林土壤平均容重最小和持水效果最好;王朗自然保护区土壤的最大持水能力为90 870 361 t,主要贡献都是草地生态系统和混交林。生态系统对区域土壤持水的贡献取决于其面积的大小及其本身的持水能力。基于土壤持水能力的生态系统定向管理中,应加强混交林的建设,在构建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群落的结构及减少人为干扰。
舒联方盛晓琼李德文
关键词:土壤持水能力生态系统王朗自然保护区
不同干扰强度下的大渡河天然岷江柏种群特征被引量:4
2017年
岷江柏是国家Ⅱ级保护物种,主要分布于岷江、大渡河和白龙江流域。天然岷江柏林分布区域与居民聚居区相互重叠,受放牧、采伐、薪柴等人为活动扰动大。人为干扰对天然岷江柏种群特征的影响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干扰种类和强度为基础,把岷江柏林所受的干扰划分为过度干扰、重度干扰、中度干扰和轻度干扰,分别分析不同干扰强度下的岷江柏种群平均密度、高度、胸径和种群结构等,以期回答不同干扰强度对岷江柏种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干扰的岷江柏林中,各等级胸径、树高和地径的岷江柏均有分布,幼苗幼树的比例较小,中间等级的岷江柏较多,有一定数量的大树,结构合理。中度干扰下,小等级的岷江柏占主体,中大等级均有分布,岷江柏种群有可能趋于正常。重度干扰下,以低等级为主,等级越高所占的比例越小。在过度干扰下,没有较大等级的大树。在轻度和中度干扰条件下,岷江柏林的年龄、树高、胸径或地径的结构较合理,种群能自然更新。在重度和过度干扰条件下,种群结构合理性和稳定性较差,几乎不能完成自然更新。
李绪佳张庭端兰立达李德文高飞王洪荣王丽丽封伟
关键词:胸径树高
基于ArcGIS的森林分类区划图制作被引量:6
2011年
本文以ArcGIS软件为基础平台,以四川省元坝区为例,对ArcGIS软件在森林分类区划制图中的应用进行了尝试。形成的成果图面美观,图符清晰,数据精确,能准确地表达区划结果的各项数据指标,分幅出图的实现使得森林分类区划成果的应用变得极其便利,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李德文李逢吉林勇焦晋川
关键词:GIS森林分类区划林业制图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小气候特征被引量:11
2006年
对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林内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以及土壤5cm和15cm层温度进行了连续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1)林外太阳辐射E1总量变化范围为127.0MJ·m^-2·d^-1~216.5MJ·m^-2·d^-1,林内太阳辐射日总量的变化范围为8·4MJ·m^-2·d^-1~14.2MJ·m^-2·d^-1;2)林外和林内的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4.2℃和13.412;3)林外和林内的月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82.7%和86.8%;4)林下土壤5cm和15cm层的月平均温度分别为11.812和10.2℃,地表层的温度波动比下层温度的波动大。植被覆盖是造成林外和林内太阳辐射。
李德文高跃高志勇
关键词:岷江冷杉林川西亚高山
老河沟自然保护区中山地段几种林分的乔木特征及碳储存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解川西北中山地段不同森林的林分结构和碳储存与分配特征,本研究以位于平武县老河沟自然保护区中山地段的日本落叶松林、黄柏林、华山松林、野核桃林和混交林为对象,对其林分结构、乔木碳储存及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几种森林的物种组成和林分结构存在极大差异。林分的碳储量介于96.88±2.20 MgC hm^(-2)和282.61±7.94 MgC hm^(-2)之间,林木中的碳主要储存在地上部分;林分及各部分的碳储量具有极大的差异。仅就碳储量现状而言,野核桃林最优,混交林次之。
李德文盛晓琼
关键词:林分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