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考察不同厂家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体外实时释放曲线,比较不同来源阿司匹林肠溶片释放行为的差异,为提高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处方设计和质量控制提供思路及手段。方法:采用光纤药物释放度实时测定仪,测定各厂家阿司匹林肠溶片在p H 6.8(中国药典2010年版)、p H 6.8(日本橙皮书)、p H 6.0(日本橙皮书)、p H 4.0缓冲液和p H 1.2盐酸溶液5种释放介质中的实时释放曲线。结果:参比制剂在2种p H 6.8和p H 6.0缓冲液释放介质中,50 min内的释放量均可达到80%;以p H 6.8缓冲液(中国药典2010年版)为释放介质,31家企业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在45 min内的释放量均大于80%,且均一性良好;以p H 6.0缓冲液(日本橙皮书)为释放介质,部分企业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在50 min内的释放量均小于20%,且180 min内的释放量仍小于50%;以p H 6.8缓冲液(日本橙皮书)为释放介质,仅有部分厂家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在2种p H 6.8缓冲液中表现出相似的释放行为,另一部分厂家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释放较慢或不释放;p H 4.0缓冲液和p H1.2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均未释放。结论:参比制剂在p H 6.0以及不同离子种类及强度下的p H 6.8的缓冲液释放介质中均能释放,表明参比制剂在大部分肠道内均能够进行释放,并且受肠道内环境影响较小。部分企业阿司匹林肠溶片与参比制剂在释放度行为上存在差异,需重视处方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建议采用多条释放曲线评价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质量。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肠溶片药物稳定性与患者用药情况、包装材料和处方中高价金属离子的相关性,并研究样品阿司匹林肠溶片与参比制剂释放曲线一致性,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改进方向。方法: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含量、释放度和有关物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阿司匹林肠溶片方法)为考察指标,开展Mg2+与阿司匹林稳定性、开瓶稳定性(100片·瓶^(-1))、包装材料与药品稳定性研究;释放曲线研究采用光纤药物释放度实时测定仪,测定各厂家阿司匹林肠溶片在5种释放介质中的实时释放曲线。结果:(1)阿司匹林与硬脂酸镁按不同处方比混合,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游离水杨酸的含量增加,游离水杨酸增加速度与硬脂酸镁加入量呈正相关;(2)模拟患者使用方式,塑料瓶包装的产品(100片·瓶^(-1))每日开瓶3次,随时间增加,游离水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p H 6.8缓冲溶液中释放度均呈下降趋势;(3)不同存放条件下,随时间增加,铝塑包装产品的含量、游离水杨酸和释放度均无显著性变化,塑料瓶包装产品的游离水杨酸和释放度均有显著性变化;(4)在p H 6.0的缓冲溶液中,参比制剂在60 min内能够完全释放,部分受试制剂在2 h内未完全释放,在分别以2010年版中国药典和日本橙皮书方法制备的2种p H 6.8的溶出介质中,参比制剂均能释放,部分受试制剂溶出行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处方中应避免加入硬脂酸镁;考虑患者实际使用情况,为保证服药期间药品质量,建议减少每瓶包装量;铝塑包装产品稳定性明显优于塑料瓶包装产品,且不同塑料瓶包装产品稳定性有差异,建议生产企业选择优质包材;参比制剂在大部分肠道内均能够进行释放,并且受肠道内环境影响较小,部分企业阿司匹林肠溶片与参比制剂在释放度行为上存在差异,企业需重视处方工艺并做进一步研究,建议采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