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堃

作品数:10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代谢
  • 6篇代谢性
  • 6篇代谢性疾病
  • 6篇性疾病
  • 6篇药物
  • 6篇药物组合物
  • 6篇菌素
  • 6篇疾病
  • 4篇酸酯
  • 4篇肥胖
  • 4篇醇酸
  • 3篇活性
  • 3篇活性成分
  • 2篇新药
  • 2篇新药开发
  • 2篇内氧化
  • 2篇秋水仙碱
  • 2篇烯丙基
  • 2篇烯丙基胺
  • 2篇卤代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0篇韦堃
  • 7篇李正辉
  • 7篇董泽军
  • 7篇冯涛
  • 7篇刘吉开
  • 7篇陈贺平
  • 6篇汪秋安
  • 6篇白雪
  • 6篇汪钢强
  • 6篇文春南
  • 1篇张凌
  • 1篇董文斌

传媒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韧革菌素二级醇酸酯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提供韧革菌素(Vibralactone)二级醇酸酯衍生物(式I),以通式I代表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肥胖以及其它代谢性疾病如糖...
韦堃刘吉开汪钢强白雪李正辉董泽军汪秋安陈贺平冯涛文春南
秋水仙碱和别秋水仙碱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秋水仙碱和别秋水仙碱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属于化学合成领域。本发明使用廉价的商业化异香兰素A作为原料,以金属Ir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胺化为关键反应,与卤代物D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得到环化前体E,随后经分子内...
杨玉荣梁箫李磊韦堃
文献传递
韧革菌素一级醇酸酯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韧革菌素(Vibralactone)一级醇酸酯衍生物(式I),以通式I代表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肥胖以及其它代谢性疾病...
刘吉开韦堃汪钢强白雪李正辉董泽军汪秋安陈贺平冯涛文春南
文献传递
韧革菌素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式I)所示的韧革菌素(Vibralactone)酰胺类衍生物,以通式I代表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肥胖以及其它代谢性疾...
刘吉开韦堃汪钢强白雪李正辉董泽军汪秋安陈贺平冯涛文春南
文献传递
白干皮孔菌发酵液的化学成分研究
2014年
首次从白干皮孔菌[Skeletocutis nivea(Jungh.)Keller]发酵液提取物的乙酸乙醅层中分离纯化了3个化合物。通过质谱、核磁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monomethylsulochrin(1)、6-methoxyspimtrypmst atinB(2)、pseurotinA(3)。
董文斌陈贺平冯涛李正辉董泽军韦堃张凌刘吉开
关键词:化学成分
韧革菌素一级醇酸酯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韧革菌素(Vibralactone)一级醇酸酯衍生物(式I),以通式I代表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肥胖以及其它代谢性疾病...
刘吉开韦堃汪钢强白雪李正辉董泽军汪秋安陈贺平冯涛文春南
韧革菌素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式I)所示的韧革菌素(Vibralactone)酰胺类衍生物,以通式I代表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肥胖以及其它代谢性疾...
刘吉开韦堃汪钢强白雪李正辉董泽军汪秋安陈贺平冯涛文春南
秋水仙碱和别秋水仙碱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秋水仙碱和别秋水仙碱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属于化学合成领域。本发明使用廉价的商业化异香兰素A作为原料,以金属Ir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胺化为关键反应,与卤代物D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得到环化前体E,随后经分子内...
杨玉荣梁箫李磊韦堃
文献传递
吲哚生物碱(-)-Actinophyllic酸的全合成研究
单萜吲哚生物碱actinophyllic酸于2005年被分离发现以来,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显著的生物活性使其一直深受合成化学家的关注。国外研究组Overman,Martin,Kwon,Chen完成了全合成,我国秦勇课题...
梁箫韦堃杨玉荣
韧革菌素二级醇酸酯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提供韧革菌素(Vibralactone)二级醇酸酯衍生物(式I),以通式I代表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肥胖以及其它代谢性疾病如糖...
韦堃刘吉开汪钢强白雪李正辉董泽军汪秋安陈贺平冯涛文春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