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春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直肠癌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9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行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组织标本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45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9月.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预后因素分析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Twist蛋白的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wis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2% (28/45)和20.0% (9/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83,P<0.05).TNM分期为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2.1%,Ⅲ∽Ⅳ期患者为76.9%.N0期结直肠癌患者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1.7%,N1∽2期为85.7%.不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62,9.244,P<0.05).45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0∽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4个月.Twist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的结直肠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4个月和69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7%和82.4%,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47,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wist蛋白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HR=8.669,95%可信区间:2.959∽25.39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wist蛋白表达阳性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5.059,95%可信区间:2.888∽8.863,P<0.05).结论 Twis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升高,这与结直肠癌的发生、�
- 张伟杰陈小伍朱达坚欧阳满照钟强刘长春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TWIST蛋白预后
- Twist基因在结肠癌Lovo细胞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耐药中的作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Twist基因在结肠癌Lovo细胞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耐药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将siRNATwist、pc DNA-Twist分别转染结肠癌Lovo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细胞Twist的表达。不同浓度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不同作用时间作用于Lovo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Lovo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siRNA-Twist转染Lovo细胞48 h后,细胞的Twist基因表达明显降低,而pc DNA-Twist转染后,细胞的Twist基因表达明显升高。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Lovo细胞增殖。在IC50浓度奥沙利铂和IC50浓度氟尿嘧啶作用各组Lovo细胞48 h后,siRNA-Twist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siRNA-Control组(P<0.05),细胞对药物耐药性降低;而pc DNA-Twist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凋亡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pc DNA-Control组(P<0.05),细胞对药物耐药性升高。结论 Twist基因在结肠癌Lovo细胞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耐药中发挥正向作用。
- 欧阳满照陈小伍朱达坚张伟杰罗振涛刘长春
- 关键词:TWIST转录因子结肠癌耐药
- 姜黄素增强结直肠癌细胞对伊立替康的敏感性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与伊立替康(CPT-11)单独给药或不同时序联合给药对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浓度为2.5、5.0、7.5、10.0、12.5、15.0、17.5、20.0μg/ml的Cur和浓度为2.5、5.0、10.0、20.0、40.0、60.0、80.0、100.0μg/ml的CPT-11以及Cur、CPT-11单药和不同时序联合给药分别处理人结直肠癌LoVo、HCT116、RKO、SW480、HT-29和RKO—E6细胞(其中LoVo、HCT116和RKO细胞为p53野生型;SW480、HT-29为p53突变型;RKO—E6为p53缺失型),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48h生长抑制率。Cur、CPT-11单药或不同时序联合给药作用LoVo细胞24h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PARPl)蛋白的表达及活化。结果Cur和CPT-11对LoVo、HCT116、RKO、SW480、HT-29和RKO—E6细胞的48h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63、4.02、6.57、11.32、8.40、7.97μg/ml和6.25、7.51、5.12、63.88、12.08、10.37μg/ml,Cur和CPT-1l对野生型p53细胞的IC50值显著低于对突变型或缺失型p53细胞的IC50值(P〈0.05)。两药混合的抑制率高于Cur或CPT-11单药,Cur预处理2h后添加CPT-11单药或两药混合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显著高于CPT-11单药或两药混合处理(P〈0.05)。在LoVo细胞中,Cur和CPT-11不同时序联合给药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促进凋亡蛋白Caspase-3和PARPl的活化。结论p53突变或缺失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细胞对Cur和CPT-11的敏感性,Cur可以增强不同p53状态的结直肠癌细胞对CPT-11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凋亡阈值有关。
- 刘长春陈小伍朱达坚王国新
- 关键词:姜黄素伊立替康结直肠癌P53脱噬作用
- 姜黄素对伊立替康化疗导致的迟发性腹泻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伊立替康(CPT-11)化疗后所引起的裸鼠迟发性腹泻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 18只BALB/C-nu裸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3个组(n=6)。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腹腔注射CPT-11 75 mg/kg,连续4 d,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姜黄素治疗组在CPT-11注射前1 d予姜黄素100 mg/kg灌胃,连续8 d,其余两组同时予等体积的姜黄素溶媒5 g/L羧甲基纤维素钠。观察裸鼠一般情况和迟发性腹泻情况;HE染色法观察肠组织损伤情况;检测肠道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方法,比较3组间脯氨酸4-羟化酶β亚基(P4HB)、过氧化物酶4(PRDX4)表达差异。结果模型组裸鼠连续4 d注射CPT-11后,出现明显的迟发性腹泻;HE染色可见姜黄素治疗组肠组织损伤较模型组轻。姜黄素治疗组的SOD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而MDA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治疗组的P4HB和PRDX4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姜黄素对CPT-11所致的迟发性腹泻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SOD、P4HB和PRDX4等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因子水平,从而减轻CPT-11对肠道黏膜的损伤。
- 罗振涛陈小伍朱达坚王国新刘长春
- 关键词:姜黄素伊立替康迟发性腹泻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
-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癌胚抗原、CA153、CA125及CA199检测在乳腺癌不同形式化疗中的意义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CA153、CA125及CA199检测在乳腺癌不同形式化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11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新辅助化疗患者32例,辅助化疗患者50例,解救化疗患者30例,并以同期乳腺良性病变患者45例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初始血清VEGF、CEA、CA153、CA125及CA199及观察组患者进行2个疗程化疗后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上述指标差异及观察组化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新辅助化疗组、解救化疗组患者初始血清VEGF、CEA、CA15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辅助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新辅助化疗组显著高于解救化疗组(P<0.05),而辅助化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血清CA125、CA199水平,除新辅助化疗组CA199明显升高,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疗程化疗后,新辅助化疗组及解救化疗组患者血清VEGF、CEA、CA153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血清CA125、CA199水平,各组患者化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所研究的肿瘤标志物中,血清VEGF、CA153及CEA检测或可作为肿瘤负荷存在情况下乳腺癌化疗后疗效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指标。
- 刘长春姚成才严国标陈明冼家仪
-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