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均 作品数:11 被引量:52 H指数:5 供职机构: 遂宁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对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尿酸、SIRT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对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疗效及对血清尿酸(SU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的186例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A组)、胺碘酮+替米沙坦组(A+T组)和胺碘酮+雷米普利组(A+R组),各62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5d后左心房内径(LAD)、P波离散度(P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SUA水平,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及血压变异性(BPV)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降低,P均=0.001;治疗后,与A组比较,A+T组和A+R组24hSBPV[(0.112±0.022)比(0.092±0.020)比(0.091±0.021)]、24hDBPV[(0.143±0.031)比(0.130±0.040)比(0.129±0.039)]和hsCRP[(8.3±0.3)mg/L比(5.3±0.6)mg/L比(3.6±0.4)mg/L]、BNP[(64.9±9.4)ng/dl比(61.1±7.6)ng/dl比(58.2±8.3)ng/dl]、SUA[(498.85±89.54)μmol/L比(298.54±56.12)μmol/L比(278.32±54.09)μmol/L]水平、SIRT1mRNA[(2.20±0.34)%比(1.87±0.30)%比(1.76±0.31)%]与蛋白[(29.54±8.12)%比(26.31±7.43)%比(23.21±6.90)%]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与A组比较,A+T组组和A+R组P波离散度(Pd)[(39.3±4.2)ms比(40.9±4.1)ms、(41.2±5.1)ms]明显增加,LAD明显减小[(37.8±3.4)mm比(35.1±4.6)mm、(35.7±4.5)mm],P<0.05或<0.01。结论: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对于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可明显降低血压变异性、血清炎症因子、尿酸与SIRT1水平。 杨瀚晅 余冬梅 刘益均 叶茂 邓学军关键词:高血压 心房颤动 胺碘酮 起搏器植入相关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一例 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男,76岁,因“反复头晕1年,晕厥1次”入院。患者于1年前出现间断性头晕,3~5min可缓解,有脉搏停跳感。1月前症状复发,并出现晕厥1次,外院诊治不佳转诊入我院。 刘益均 唐川苏 罗贵全关键词:起搏器植入 症状复发 头晕 晕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LP-PLA2、NEF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遂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中心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8例作为研究组,根据Gensini总积分分为轻度病变组42例,中度病变组47例和重度病变组49例;根据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40例,双支病变组49例和三支病变组49组。选取同期该院的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LP-PLA2、NEFA水平,并分析血清LP-PLA2、NEFA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对随访3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不同病变组患者的性别、年龄、LP-PLA2、NEFA、伴随糖尿病及高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体重指数、吸烟、喝酒、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19年4月,46例健康体检者未出现心血管事件,138例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57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1.3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病变程度[O^R=2.546(95%CI:2.001,4.013)]、不同病变支数[O^R=2.453(95%CI:2.000,4.014)]、血清LP-PLA2 [O^R=2.453(95%CI:2.758,5.346)]和NEFA [O^R=4.034(95%CI:2.014,5.896)]为冠心病患者3年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NEFA高表达,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影响患者预后。 谭震 罗倩 刘益均 余冬梅 邓学军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游离脂肪酸 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血HCY、Cys-C、MBPS与并发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晨峰血压(MBPS)与并发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17例杓型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24 h动态血压检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MBPS分为晨峰组140例、无晨峰组177例;比较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肾功能指标、血清Hcy、Cys-C、MBPS值;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Hcy、Cys-C、MBPS值与肾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晨峰组和非晨峰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BMI、24 h动态血压平均值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晨峰组患者的血清Hcy、Cys-C测定值均高于非晨峰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晨峰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值均高于非晨峰组患者,Ccr值低于非晨峰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组患者的BUN、S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晨峰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值与血清Cys-C、晨峰血压变异幅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Cys-C、Hcy、晨峰血压变异幅度与Ccr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Cys-C、Hcy、晨峰血压变异幅度与Hcy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变异幅度增大及Cys-C水平升高与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及其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王蕾 刘益均 赵躬英关键词:杓型高血压 胱抑素C 肾功能损害 CK-MB质量法与高敏肌钙蛋白T联合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联合质量法测定CK-MB和高敏肌钙蛋白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2年临床确诊的新发病例62例对其进行研究,对照组70例。在发病4~10、18~26、40~52h时同时测定CK-MB、hs-cTNT含量,比较两者在AMI患者中不同时间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确定联合质量法测定CK-MB和高敏肌钙蛋白的临床价值。结果 CK-MB、hs-cTNT两者在发病4~10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K-MB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6%和80.9%,低于hs-cTNT的95.1%和97.2%(P<0.05);两者在18~26h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4%、92.1%和99.2%、100%,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40~52h时hs-cTN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8.5%、100%,均高于CK-MB质量法的84.4%、79.3%,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作ROC曲线分析时,CK-MB质量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在4~10h和40~52h时分别为0.83、0.77,均低于高敏肌钙蛋白T的0.93、0.97(P<0.05);而在18~26h时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AMI患者中,质量法测定CK-MB早期效果稍差,而hs-cTNT检测能够为AMI的早期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但因两者在病情变化过程中其水平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因此联合测定两者对诊断和病情更有价值。 龚国忠 蒲泽晏 刘友迎 涂建华 刘益均 刘方久 杨瀚轩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高敏肌钙蛋白T 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血压变异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雷米普利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雷米普利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率变异性、血压变异性、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昼收缩压变异性(SBPV)、夜间SBPV、24h SBPV、白昼舒张压变异性(DBPV)、夜间DBPV以及24 h DBPV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指标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内皮素水平均明显降低,而一氧化氮水平均明显增高,且观察组该2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脂及hs-CRP水平,同时对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血压变异性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作用。 余冬梅 杨瀚晅 侯斌 刘益均 唐川苏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雷米普利 自主神经功能 血压变异性 血管内皮功能 血浆内皮素 1-磷酸鞘氨醇及其Ⅰ型受体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1年 目的探究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及其Ⅰ型受体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形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9型腺相关病毒尾静脉注射后,行左前降支结扎,4周后检测小鼠心功能、心脏梗死范围、心肌凋亡和血管再生情况。体外实验检测低氧环境下1-磷酸鞘氨醇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促血管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小鼠心脏左前降支结扎4周后,成功建立心肌梗死模型。与心肌梗死组相比,过表达1-磷酸鞘氨醇Ⅰ型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typeⅠreceptor,S1PR1)后小鼠心脏梗死范围减小,心功能好转,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减少,梗死边缘区新生血管增多(P<0.05)。体外实验发现:低氧环境下,外源性1-磷酸鞘氨醇促进内皮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上调,血管形成能力增强(P<0.05)。而利用siRNA敲低S1PR1表达,可逆转上述病理生理学改变。结论S1P/S1PR1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从而缓解心力衰竭发生发展。 任宏强 赵利 刘益均 罗贵全 李小平 邓学军关键词:1-磷酸鞘氨醇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血管再生 川中地区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川中地区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1月—2022年6月就诊于遂宁市中心医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603例,其中早发冠心病患者163例(早发冠心病组)、非早发冠心病患者240例(非早发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200例(非冠心病组)。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和冠脉造影结果,采用SYNTAX评分评估患者冠脉病变。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发冠心病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与非早发冠心病组患者比较,早发冠心病组女性、吸烟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例显著升高(均P<0.05),中性粒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5.421,95%CI:2.687~11.47,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OR=1.706,95%CI:1.469~2.017,P<0.001)、LDL-C(OR=1.350,95%CI:1.004~1.826,P=0.048)、空腹血糖(OR=1.213,95%CI:1.106~1.353,P<0.001)、室间隔厚度(OR=1.251,95%CI:1.052~1.498,P=0.012)、年龄(OR=1.161,95%CI:1.095~1.237,P<0.001)是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保护性因素(OR=0.915,95%CI:0.876~0.951,P<0.001)。在病变特征方面,早发冠心病组急性心肌梗死比例增加(45.4%vs 59.5%,P=0.007),单支病变比例显著升高(26.7%vs 40.5%,P=0.005),前降支病变比例(90.8%vs 75.5%,P<0.001)和SYNTAX评分水平显著降低[11.00(7.00,16.50) vs 9.00(6.00,13.50),P<0.001]。结论:男性、中性粒细胞、LDL-C、空腹血糖、室间隔厚度、年龄是川中地区患者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较多,起病方式多为急性心肌梗死,其血管病变复杂程度低于非早发冠心病患者。 罗倩 刘磊 李双 刘益均 任宏强 谭震关键词: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 2型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分析其在2型糖尿病合并GERD患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8例2型糖尿病合并GERD患者作为A组,4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B组,36例单纯GERD患者作为C组,40名同期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人员作为D组。对4组研究对象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 A组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116.53±22.02)pg/m L]呈高分泌状态,较B、C、D组[(101.89±20.76)、(90.04±21.16)、(92.48±19.69)pg/m 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较C、D组胃泌素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GERD患者血清胃泌素呈高分泌状态。胃泌素分泌异常可能与2型糖尿病合并GERD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何素玉 刘益均 陈拥军 唐毅 徐建玉 吴艳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胃食管反流 胃泌素 不同强度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阿托伐他汀中等强度组(20mg·d-1)、阿托伐他汀高强度组(40mg·d-1)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s-CRP的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ACS患者的hs-CRP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天后中等强度组和高强度组的hs-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高强度组较中等强度组的降低幅度更大(P<0.05)。但是两组治疗7天后的hs-CRP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症反应贯穿ACS发展过程,阿托伐他汀明显降低ACS患者hs-CRP浓度,高强度阿托伐他汀更能显著抑制ACS的炎症反应。 黄刚 罗贵全 唐川苏 周明刚 何雅丽 刘益均 王蕾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炎症 C反应蛋白 阿托伐他汀